文/蒲芸茜 吴梦影
巴蜀大地,人杰地灵。川渝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从古至今人才辈出。
人才兴,事业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核心要素,人力资源服务是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方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分重要。目前,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面临着多重机遇和利好。尤其是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势必加速川渝两地人力资源要素双向融合,极大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奋力冲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时候,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支撑保障?从共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务实包容、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四川人社与重庆人社协同发力。
川渝一盘棋。今年是川渝人社部门合作的第十个年头,深化川渝人社合作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意义重大,既是顺应川渝两地民心民意之举,又是在两地人社部门长期合作基础上的再提炼和再升华。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共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如何在唱好“双城记”时用好这个关键词,川渝两地人社从共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破局发力。
10月26日,一场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签约仪式在位于川南的宜宾举行。当天,宜宾市与重庆市人社局签订了人力资源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是四川省市(州)和重庆市级部门合作的典范,为川渝两地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标志着川渝两地人力资源合作迈入新的阶段。双方将以推进中国宜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公共实训中心项目为抓手,重点破除影响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障碍,建立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的机制,共同推动两地人力资源健康、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将时间拨回至半年前。4月2日,四川省人社厅与重庆市人社局以视频形式举行合作联席会议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四川、重庆两地人社部门“云签署”《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合作协议》。这是川渝两地开展人社合作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今后的一切工作将围绕此协议展开,其中就把“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要素配置”列为七大合作事项之首。同一天,在重庆,两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签署了《成渝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区域最强“招才引智”IP。“我们两家合作,标志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人力资源产业协同发展的领域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我们将通过举办活动,增强抱团聚才效果,建设跨区域人才资源池,促进各类人才向两地高效集聚。”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总经理王之川说。
为了让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更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引领带动西部地区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7月1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正式成立,四川省人社厅与重庆市人社局共同签订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准入管理协议》。产业园联盟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挂牌成立的国家级和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管理单位组成,是行业性、非营利性的联合合作组织。“在人力资源场景应用、区域人才互动合作、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搭建跨界共享的人力资源服务共享平台,以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川渝两地共同探讨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方式和路径。
“四川将坚持高位推动、示范带动、项目驱动,围绕‘战略全局’‘产业格局’‘发展大局’三个方面与重庆市深化合作。”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田杰表示,将充分发挥两地国家级产业园辐射作用,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并带动一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
重庆市人社局副局长何振国表示,产业园联盟要形成合力,在园区建设、人才培育与引进、产业政策扶持、对外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全力推动两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
从初步携手到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再到市(州)和重庆市级部门合作共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半年时间,川渝两地人社部门踏实地迈出了一步又一步,用行动强有力地发出了人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声响。
10月28日,“智汇巴蜀·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论坛”在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举行 四川省人社厅 供图
深化川渝两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既要发展相向,又要能级相当。在工作指导上,四川注重辩证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协同发展的关系,首先干好自己的事情。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构建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的总目标和“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的总路径,建立了省领导联系指导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省发改委已原则同意在四川“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增加“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内容。省人社厅作为牵头部门,召开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会,围绕落实省上决策部署,研究确定了“强主体、建园区、创品牌、优业态、聚人才”的“十五字”的总思路,会同省统计局核定了整个产业总营收“今年1700亿、明年1850亿、后年2000 亿”的“三步走”发展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将紧紧扭住“十五字”总思路,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聚力打造以成都、重庆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主干”辐射全域、区域性园区为“支点”带动周边的产业集聚创新发展格局,规划建设一批省(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市场),(以内江和宜宾为例)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让溢出效益不断显现。
在加快推动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泸州、绵阳、乐山3 家省级产业园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按照“全省统筹、市州主建、特色发展、区域互补”的抓建思路,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积极争创川南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力争到2022年再新建6—8 家省级产业园和一批市(州)级产业园。串点组网,建立全省或区域性人力资源产业园(市场)联盟,探索“共建分园、指导建园、委托管园、联合办园”等合作模式,暂不具备独立建园条件的市(州)可先合建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分园,加快形成以国家级产业园为“龙头”、省市级产业园为“支点”的产业集聚新格局,以此支撑“一核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进一步规范已建产业园的运营管理,完善省市区三级联管机制,实施产业园亩产效益倍增工程,建立省级产业园示范激励和末位退出机制。
——四川省人社厅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处长 叶华
“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协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包括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同数据资源之间、不同终端设备之间、不同应用情景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如何统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与“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协同是关键词。
“这个招聘会太好了,不仅有两个地方的企业,提供的岗位也多,不用两地跑招聘会了。”李兴来自广汉市向阳镇,想在家附近找工作的他在7月参加了由成都市新都区人社局和德阳广汉市人社局联合举办的“成德眉资(新都—广汉)”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民营企业招聘会。让他想不到的是,2 个月后,四川出台了《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样方便的招聘会以后会越来越多,给群众带来更多的便利。
如何相向发展又能极相当?首先得做好自己的事,即把四川内部发展好。
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实施,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四川人社首先把目光聚焦到了成德眉资四市。成德眉资四市总面积近3.53 万平方公里,2019年GDP 总量2.15 万亿元,常住人口近2600 万,其中劳动力总量1715.65 万、人才总量599 万,是我省经济最活跃、产业最发达、人力资源最丰富、地位最重要的区域。建好示范区,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促进人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引领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于是,四川省人社厅提出打造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下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先手棋”,从而夯实全省人社合作发展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示范区建设要统筹推进‘四个协同’:区域协同发展,按照‘一核三地’空间格局,支持成都市创建现代人力资源服务核心城市、德阳市打造装备制造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地、眉山市成为成都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供给的重要承载地、资阳市成为推动成渝‘双核’人力资源相向融合的重要枢纽地;产业协同发展,即大力推动示范区内人力资源服务跟着产业、园区、企业、项目走,支持成都市深度对接66 个产业功能区,德阳市深度对接重大装备制造产业,眉山市深度对接电子信息、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资阳市深度对接口腔装备材料、临空经济现代产业等重点产业;服务协同发展,即对标国内外先进标准,以成都为‘核心引擎区’、德眉资为‘辐射带动区’,全面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品质化、均等化建设,提升服务供给整体效能;资源协同发展,即统筹整合示范区内人力资源服务供给、市场、数据、创新资源,共同打造‘一极两带多点’高能级产业集聚新格局,构建‘研究开发主要在成都、转化应用辐射全域’的产业创新共同体。”方案提出,成德眉资四市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及“4+6”现代服务业体系等重大机遇,辩证处理各自发展与协同发展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市场主导,干支联动、示范辐射,错位互补、合作共赢,人产融合、精准匹配”原则,以推动区域、产业、服务、资源协同发展为重点,以强主体、建园区、创品牌、优业态、聚人才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共同打造辐射范围广、产业规模大、服务供给优、溢出效益好的区域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新高地。
随后,四川省人社厅第一时间下发推动总体方案落地落实的通知,牵头成立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还将建立“总体方案+年度任务清单”工作推进机制,分年度制定示范区建设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清单及具体措施办法,每半年开展一次综合督查和考核评估。同时要求成德眉资四市的人社局要加强横向协调联动,最大限度争取政策、要素、资金等支持和投入,积极谋划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平台建设。
方案出台不到1 个月,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泸州市人社局组织了100 名高校毕业生于10月23日参加2020年重庆英才大会——第九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暨畜牧科技人才招聘会。当天,参加招聘会的126 家企业共发布岗位需求2 万余个,大部分企业都是高薪聘请专业人才,最高年薪达到了40 万。不少学生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今天岗位很多,而且很多都适合我。我已经约了好几家企业的面试了,一定可以找到心仪的工作。”来自泸州的学生小曾开心地说。
“以成都带动德阳、眉山、资阳协同发展,实现人力资源产业区域共兴,辐射引领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进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更大范围内激发规模效应。”可以看到,由内核到外部的协同正在发酵,而这些产生的效应给川渝两地群众带来了更多的福利和便利,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到2020年,示范区内人力资源服务业基本走出疫情影响,年末产业总营收力争达1430 亿元左右;到2022年,示范区内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成为示范引领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和“标杆”,年末产业总营收力争达1730 亿元左右,每年促进300 万人以上实现就业或流动,引进、培育中高端人才10 万人以上……这是《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
这个方案的出台,让各地从“各自为战”向区域协同转变,进一步扩展了产业发展空间。结合国省战略,在突出区域协同、产业协同、服务协同、资源协同时,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四川“一干多支”、成德眉资同城化等重大部署,聚焦“两大主攻方向”,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发展。首先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协作,把“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要素配置”列为川渝人社合作7 大任务之首,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与重庆方面商定3 个方面13 项重点合作任务。组建成渝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联盟,推动成都、重庆两大国家级园区相向发展,启动川南—渝西地区共创国家级园区,以及在川渝结合部新建若干省(市)级园区等重大项目论证工作。其次打造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突出“一核三地”空间布局,统筹推进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区域、产业、服务、资源“四大协同”,打造中西部最有活力、最有优势的人力资源协同新板块。同时,加快构建四川人力资源产业体系发展“一核两翼”空间布局。“一核”就是在环成都经济圈,打造“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与重庆形成“双核”带动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相向发展的新格局;“两翼”就是在川南经济区建设“四川·川渝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试验区”,在川东北经济区支持广元、南充、达州创建省级产业园,逐步形成“川南—渝西地区”和“川东北—渝东北区域”两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新高地,其中川南四市试验区建设将在年内实质启动。
——四川省人社厅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处长 叶华
8月 26日,遂宁市举行四川技能大赛第四届遂州技能人才暨第八届农民工技能人才大赛 遂宁市人社局 供图
7月17日,第四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暨第四届绵阳市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开幕。来自绵阳市内各职业院校、县(市、区)选拔的240 名职业选手与来自重庆市北碚区的22 名职业技能选手一起同场竞技。“比赛要求我们在3 小时15 分钟内,用3 种颜色对模特头发颜色进行短发造型。”在美发比赛现场,北碚区参赛选手黄元聪不到2 个半小时便完成了作品设计。对于这位有着15年美发从业经验的国家级高级技师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绵碚两地友谊的升华,一次学习交流的好机会。
“这是自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后,六个地方人社部门首次共同观摩、参与的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展示活动。”8月26日,在遂宁市举行的四川技能大赛第四届遂州技能人才暨第八届农民工技能人才大赛上,重庆铜梁、大足、潼南、合川四个区的人社部门来到现场观摩。“这场技能人才比赛,门类齐全、组织有序,将进一步激励职业技能人才,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重庆市大足区人社局局长胡红兵表示,他们正计划与遂宁市共同举办一次技能大赛。而就在比赛开始前的22 天,遂宁市刚刚与重庆市部分区签署了人社合作协议,其中对技能人才培养协作达成了合作意向。
“长安公司是国内一流的汽车企业,这次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实习实作机会,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学生徐志涛怀揣着对未来的期盼坐上了前往重庆长安渝北工厂的专车。徐志涛将和他的同学以及来自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学生一起开启为期六个月的人力资源共享之旅。自重庆市渝北区——四川省德阳市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启动仪式启动后,两地人力资源共育共培共享模式正式启幕。5月20日,德阳市与渝北区签订了《推进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两地将从人力资源、技能人才等方面开展对接合作,特别是为龙头企业与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之间建立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桥梁。
6月4日,乐山市和重庆市武隆区签署人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地将从包括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在内的五个方面开展合作;6月28日,“泸江永荣”四地人社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泸州市举行,泸州市分别与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荣昌区签署人社合作协议,四地将在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协作、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协同等7 个方面开展合作;广安市加强与重庆市渝北区、合川区、长寿区、两江新区等重庆毗邻地区的对接交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交流合作,共建共享职业技能竞赛资源,共同提升两地职业技能水平;7月3日,四川和重庆联合发布2020年川渝职业能力建设工作重点合作事项,签订职业技能等级和专项证书互认备忘录备录。未来,川渝两地将在技工教育、技能培训、评价竞赛、平台共建共享等多个方面深化协作,共同培养技艺精湛的高素质产业技能人才……巴蜀同源,川渝同根;技能协作,共创辉煌。如今,一幅川渝两地技能人才共培共育共享蓝图正在巴蜀大地上全面铺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能力建设协同发展,最重要内容之一是两地技能人才评价互通互认。四川、重庆将通过组织双方专家共同编制开发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推进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证书互认和数据互通,联合构建成渝地区特色产业职业体系,促进两地技能人才评价互通互认,共同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此外,川渝还将共谋技工教育创新发展,在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介“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双方互派3 至5 名校级领导、10 至20 名专业学科带头人、20 至30 名任课教师横向学习交流、挂职锻炼,加强两地技工院校教师队伍交流学习,挺起技能人才培养的脊梁。同时,两地还将共办职业竞赛,深化职业技能竞赛领域合作;共享培训平台,依托两地世赛、国赛集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重庆)研修中心,开展走训工作,共同培养参赛选手、专家教练、场地经理和技术翻译,助力川渝两地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再取佳绩。
技能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板块,在人力资源互动、产业互通、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速川渝两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接下来,四川将与重庆持续开展各类合作交流互动,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主导作用,积极融入川渝人才发展战略,优化人力资源要素配置,加强技能人才的交流合作,提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质效,促进两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稳定扩大就业和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川渝人社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同培共育技能人才,为加快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四川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