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邹 丹 宋秋颖 李金颖 关东旭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眼一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白内障是我国最为常见的老年眼科疾病之一,据2018 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新进展国际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在60 ~89 岁的老年人群中,白内障发病率为80% 左右[1-2]。白内障除了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外,在各类眼病中,其致盲率高居首位。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已成为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虽然手术疗法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但超声乳化术毕竟属于一种有创手术,会对患者眼表上皮造成机械性的损伤等原因,大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干眼病的症状及表现,如眼部干涩、异物感和畏光流泪等[3],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为了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干眼病的情况,我院眼科采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在我院治疗的106 例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1995 年美国眼科研究所干眼工作研究报告中的干眼症相关诊断标准[4],如眼部干涩和异物感等;(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心脏等脏器重度疾病的患者;(2)先天性无泪症或无泪腺患者。本研究已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 例。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为(68.1±5.7)岁,平均病程为(4.37±1.96)年。观察组中,男30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为(67.6±5.5)岁,平均病程为(4.48±1.8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停药1 周后开始治疗。对照组采取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滴眼(爱尔兰,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lrela,H20140562)。滴眼前,先清除患者眼内的分泌物,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用拇指和食指分开上下眼睑,同时指导患者目视上方,然后将眼药水滴入眼睑内,每次1 ~2 滴,用后即弃。滴眼后,指导患者闭眼2 ~3min,此时切勿用力闭眼或挤眼等,4 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杞菊地黄丸(马鞍山天福康药业有限公司,Z34020795),8 丸/ 次,3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 个月。
(1)泪膜破裂时间:泪膜破裂时间<10s,表示泪膜不稳定。(2)泪液基础分泌实验:患者泪液浸湿长度<10mm,表示为阳性。(3)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患者标记评分为3、2、1、0 分,分别表示重度、中度、轻度、正常。(4)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眼部感受:调查内容包括眼痛和畏光流泪等,每项评分为1 ~5 分,分别表示无症状、轻微症状、有症状、明显症状和严重症状,由患者根据自身眼部感受如实填写。(5)患者康复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 种。痊愈:患者干眼病症状完全消失,裂隙灯检查结果正常;显效:患者干眼病症状明显缓解,裂隙灯检查结果显示结膜明显改善;有效:患者干眼病症状缓解,裂隙灯检查结显示结膜由轻微裂隙;无效:患者干眼病症状和裂隙灯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均无变化[5]。总有效率=(痊愈+ 显效+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实验和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泪液基础分泌实验的泪液浸湿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角膜荧光染色实验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的眼痛、畏光、眼干、异物感、眼痒、易疲劳和分泌物异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白内障是一种进行性眼晶状体浑浊病变,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如遗传、代谢异常、辐射和营养不良等,且与年龄密切相关,即年龄越大,白内障的发病率越高,据相关医学统计,在60~89 岁的老年人群中,白内障发病率高达80%[6]。白内障患者发病后,症状表现包括视力进行性减退和视物模糊等,一般与干眼病的发病无直接关联。
表1 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实验和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结果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实验和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结果的比较(± s)
组别 n 泪膜破裂时间(s) 泪液基础分泌实验(mm/5min) 角膜荧光染色实验(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3 5.78±2.03 12.43±3.12 4.26±1.94 12.19±3.04 2.60±0.57 0.41±0.06对照组 53 6.00±1.1 12.06±3.0 4.40±1.86 10.06±3.05 2.70±0.49 0.71±0.08 t 0.590 0.630 0.408 3.598 0.239 24.760 P 0.556 0.530 0.684 0.000 0.812 0.000
表2 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眼部感受调查结果(± s,分)
表2 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眼部感受调查结果(± s,分)
组别 n 眼痛 畏光 眼干 异物感 眼痒 易疲劳 分泌物异常观察组 53 1.23±0.36 0.81±0.23 0.86±0.25 0.43±0.10 0.39±0.11 1.26±0.11 1.06±0.12对照组 53 1.67±0.32 0.97±0.29 1.30±0.37 1.1±0.11 0.81±0.10 1.62±0.18 1.31±0.14 t 36.315 13.205 36.663 32.890 20.58 18.145 13.06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白内障患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视力,但大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干眼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其主要原因在于手术前,麻醉药物、散瞳药物和消炎药物会对患者的眼表产生刺激;手术完成后,超声乳化术的切口位于角膜上,可能切断神经纤维,使患者术后角膜感觉能力降低等[7-8]。因此,随着干眼病的发病率的升高,相应的如何缓解干眼病症状,成为白内障超乳化术后主要的治疗工作。
针对干眼病的治疗,常规疗法以西医治疗为主,如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例,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药物成分与泪液相近,滴入眼内后,可以产生亲水性膜,且长时间黏附于角膜表面,以此缓解眼部干燥刺激引起的眼干和瘙痒等不适感。因此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万文娟[9]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采取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为患者滴眼,有效恢复了患者泪膜的稳定性,缩短了眼表功能的修复时间;王尧[10]为了进一步改善术后干眼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治疗,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除西医治疗外,中医治疗干眼病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我国的传统医学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则能视。由此可见,眼部疾病的发病及康复,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11-13]。同时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即肾脏与肝脏属于母子关系,若肾脏出现病变,则会影响到肝脏。另外,肝脏主藏血,肾脏主藏精,精与血是互生的关系,因此眼部疾病的治疗需要从肝脏与肾脏同步入手进行治疗[14]。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和泽泻等组成。其中枸杞子,甘平质润,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菊花善清利头目,可宣散肝经之热和平肝明目等[15-16]。以上8 味中药配伍组合,可共同发挥滋阴、养肝和明目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泪液基础分泌实验测量长度大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评分和眼部感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采取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杞菊地黄丸联合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病患者,泪液基础分泌实验和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检测结果更为理想,有效缓解了患者眼部不适感受,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