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俊 盛英坤 王剑峰
1. 杭州市拱墅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浙江杭州 310011;2.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3.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兰溪 321100
海洋生物因其长期的进化历程及特殊的生存环境,是开发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海洋生物活性肽已广泛应用于抗菌、抗病毒、抗癌、降血糖等多个领域[1-2]。近年来,在介肉中药牡蛎肉中发现了牡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发现其具有较好的降低和稳定血压的作用[3]。然而,介肉中药的概念及其性味、归经、功用缺乏系统地整理与总结。本文试从介肉中药药性出发,以历代本草记载为依据,对其性味归经进行整理归纳,对其功用进行总结,为今后介肉中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介”一般可作甲壳、护甲或者甲胄来解。介类,古代又称之为介虫、贝类或甲虫,是指具有坚硬的壳、甲之类的虫类或水族[4]。介类中药是指以虫类或水族类之甲、壳为药用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的药物。洪寅等[5]已对介类中药的性效用进行了剖析和探讨。而介肉中药则相对于介类中药而言,首见于《本草经集注》[6],是以介类动物的软体部分为药用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一般而言,介肉中药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是以虫类或水族类动物的组织入药,除了少数介肉中药,如田螺、蜗螺等,其药用部位有本草记述为全体,并在五味中增加了咸味。
梁代《本草经集注》收载介肉中药5 味。如“鲍鱼,味辛、臭,温,无毒。主坠堕……勿令中咸”[6],另有龟肉、鳖肉、鮀鱼肉、田中螺汁粗略的功用记载。至此,介肉中药鲍鱼就已具备明确的性味、功效记载,可见介肉中药在此之前已早有著述,而《神农本草经》中未见记载,其中缘由不做细考。
唐朝新增介肉中药5 味。《新修本草》[7]载有“蚬肉,寒,去暴热,明目,利小便,解酒毒”;又有蚶“温,主心腹冷气,腰脊冷风不尔令人口干”[8],此外还新增有牡蛎肉、蚌肉以及魁蛤肉的功用。
宋朝主流本草《证类本草》《开宝本草》新增介肉中药4 味。如其中蛏肉记载有“味甘,温,无毒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蚌肉“冷,无毒,明目,止消渴”[9]。另附有车螯肉、蛤蜊肉的四气及功用。
至于明清时期,《本草纲目》较为系统的记载了介肉中药性味、功效,并列出了每味药物性味、功用的出处。此外,新增介肉中药10 味,如蠵龟肉、摄龟肉、纳鳖肉等。其中有贲龟肉、纳鳖肉、能鳖肉、马刀肉和石决明肉(蚶) 5味未记述其性味。明末《食物本草》[10]明确记述了19 味介肉中药性味、功效。新增介肉中药2 味,即珠鳖肉和车渠肉。《本草纲目拾遗》[11]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吐铁、西施舌的功用记载。《本草求原》[12]新增有明确功用记载的介肉中药3 味,即沙螺、沙白和蠝。
近现代,《中华本草》[13]新载了瓜螺、角螺和夹蛇龟肉3 味介肉中药。《中国药用海洋生物》[14]新增了红螺肉、贻贝以及海月肉。两者均有详细的性味、功效记载。通过对上述11 部本草著作整理外,另对《本草蒙筌》《得配本草》《海洋中药》等5 部本草著作中的介肉中药进行整理归纳,共整理出38 味介肉中药,具体见表1。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气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不仅是对药物真实滋味的反映,也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15]。每味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性味合参对全面把握中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38 味介肉中药性味统计整理,除6 味未记载其性味外,其中寒凉性占46.9%,平性占28.1%,温性占25.0%(表2)。因此,介肉中药四性以寒凉为主,部分性温或平。
介肉中药五味统计结果显示,介肉中药五味归属较为明显(表2),其中84.4% 的介肉中药属甘味,其次为咸味(34.4%)。故介肉中药性味规律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味多甘咸,性寒凉,或温或平。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阐明了药物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准确用药[15]。本文通过对《中华本草》《海洋本草》《海洋中药》《动物本草》[13,16-18]中介肉中药归经进行整理,共整理出18味介肉中药的归经。其中有83.3%(15 味)的介肉中药入肝经,55.6%(10味)的介肉中药入肾经,有33.3%(6 味)的介肉中药入脾经,另有少部分介肉中药入心(4 味)、胃(4 味)、肺(3 味)、膀胱(4 味)经。由此可见,介肉中药主入肝、肾经。
表1 历代本草中介肉中药的记载
表2 32味介肉中药性味统计表
通过对32 味介肉中药以性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并对介肉中药功效进行理论推导。如图1,32 味介肉中药中甘寒占40.6%,其次为甘温和甘平,均占21.9%,咸寒占18.8%。与上述表2 所得统计结果相一致。介肉中药多味甘性寒凉质润,味甘能补、性寒清热,故有滋阴清热的功效;且主入肝、肾经,肝主藏血,开窍于目,故有养肝、明目的作用;肾藏精,主气化司开合,故能益精血、利水;味甘性温或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肝益肾、温中健脾的功效;肝藏血,主藏魂,心主血脉,主藏神,故有安神之效。咸味能软能下,寒凉以疗热。咸寒介肉中药多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兼有利水的功效。
图1 32 味介肉中药性味统计图
通过对16 部本草著作中23 味具体明确功用的介肉中药进行整理分析,将具有滋、补、养等表述的药物归为补益药;将具有清、凉、明目等表述的药物归类为清热药;将具有利水、利湿功效表述的药物归为利水药;将具有化痰、软坚、消瘿瘤、祛风除痰功效表述的药物归为化痰药;健胃、消食利肠胃功效表述归为消食药;将具有安神功效表述归类为安神药。结果提示,介肉中药可分为补益药、清热药、利水药、化痰药、消食药以及安神药(表3)。性味理论推导与本草著作中的功效整理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确定介肉中药具有滋阴、清热、化痰、利水的功效特点。
表3 23味介肉中药功效规律总结
介肉中药用药历史悠久。《黄帝内经》载有鲍鱼汁治血枯;《肘后方》用生龟治疗十年咳嗽或二十年医不效者;《本草经集注》记载了鳖肉的补益作用;《新修本草》记载了蚬肉“寒,去暴热,明目,利小便目黄。浸取汁服,主消渴”。《本草纲目》[19]记载的六味车螯散,用于治疗发背痈疽。近代,《中国药膳大观》[20]中记述了鳖肉柠檬汤,用于治疗全身浮肿以及蚬肉汤、蚌粥等。《中国动物药》[21]记述了淡菜补血汤,将淡菜与熟地黄、黄芪、当归进行配伍组方,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海洋药物与效方》[22]更是在每味介肉中药记述了诸多方剂,如鲍肉调经汤等。不管是滋阴、止咳、清热还是利水,介肉中药从古至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是不可忽略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介肉中药用药历史渊源不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性效用体系。
一般而言,性味相同则功效相近,性同味异,味同性异则功效不同。介类中药大多咸寒,“介类潜阳”“咸能软坚”是其性味、功效的高度概括。介肉中药则相对于介类中药而言,是以虫类或者水族类动物的软体部分为药用部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甘寒质润、滋阴清热是该类药的主要功效,咸寒清下,过食介肉往往引起腹痛腹泻。异于介类中药味咸,介肉中药大多味甘。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介肉中药皆以虫类或水族类的软体部分为药用部位,介肉中药味甘是其真实滋味的反映;其二介肉中药大多药物具有滋阴、清热作用,与五味理论中甘味“能补、能缓、能和”理论一致,是其功能滋味的体现;其三从物质角度分析,甘味可能与其化学成分中的肽类成分有关。四气理论上,介类中药与介肉中药四性均以寒凉为主,可能与其生长在海洋湖泊中有关。《本草从新》[23]有云:“大抵海物咸寒,功用略同”。
升降浮沉是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与成长生存环境、四性、五味、质地、炮制、配伍等密切相关。《本草备要》[24]药性总义的升降浮沉部分云:“凡药清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寒无浮,热无降,此升降浮沉之义也”。介肉中药多甘味,甘属阳,咸属阴。阳主升,阴主降。从五味角度分析,介肉中药味甘应归为升浮药,而综合介肉中药性寒凉,质地沉重,主入肝、肾经以及清热、滋阴、明目、利水等诸多因素,介肉中药则是沉降药。
介肉中药自梁代就已有记载,近年来其化学成分研究亦日趋火热。相关研究表明,海洋生物中存在许多活性较高的天然活性肽。大马哈鱼经胰蛋白酶水解,分离得到了序列为Gly-Leu-Pro-Leu-Asn-Leu-Pro 的具有抑制ACEI 的活性肽;从海绵中提取出五种新型环形肽reniochalistatins A ~E,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25]。而有研究最早从介肉中药文蛤肉中分离出了抗肿瘤活性肽Mere15[26]。此外,牡蛎肉、杂色蛤、菲律宾蛤仔、贻贝等介肉中药中提取分离了抗氧化、抗菌、降压以及抗肿瘤等作用的活性肽[27-28]。
介肉中药传统药性规律有据可循,化学成分分离纯化技术先进,传统理论与现代研究存在间隙,介类中药与介肉中药概念混淆,为了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其药性理论考究不可或缺。本文以介类中药为参考,界定了介肉中药的概念,总结了介肉中药性寒,味甘或咸,入肝肾经的药性特点。为今后介肉中药和介类中药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为介肉中药开发生物活性肽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