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宇 廖羽明 谈秀芝 欧麟飞
1. 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广东云浮 527300;2. 广东省罗定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罗定 527200;3. 广东省郁南县中医院针灸科,广东郁南 527199;4. 广东省新兴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广东新兴 527400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针灸科、骨科和康复医学科等学科的常见疾病[1],发病率高。国内腰痛的患病率达13.6%,30 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高峰年龄在41 ~55 岁[2]。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back pain,NLBP)是下腰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总下腰痛的85% 以上[3]。其特点是不伴有神经根症状,也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病因既不能通过临床检查结果来确定,也不能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临床症状为腰骶、骨盆区域或臀部疼痛,有时伴有不超膝关节水平的下肢疼痛,常伴有腰部单方向或多方向活动受限,症状可逐渐加重,甚者不能正常站立、行走。主诉痛区可存在压痛。症状往往在长时间固定姿势、负重劳动、长时间卧床后加重,可在休息后缓解。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发病在年轻人中比例也较高,Weiguang 等[4]2011 年报道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患病率为29.10%。发病率及复发率较高,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本研究自2017 年6 月起开展浮针疗法方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5 月云浮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罗定市中医院针灸科、新兴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及郁南县中医院针灸科招募的198 例NLBP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各99 例。观察期间,脱落病例20 例,其中治疗组11 例,脱落率11.11%,对照组9 例,脱落率9.09%,脱落病例均属于完全随机缺失,对应数据不做统计分析。共有178 例患者完成试验观察,其中治疗组88 例,对照组9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1.1 诊断标准 NLBP 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课题参照欧盟制定的下腰痛防治指南[5]对下腰痛分类。(1)根性下腰痛:因腰骶部神经根受压造成,如腰椎间盘突出症;(2)特异性下腰痛:经过相关检查后发现存在腰部病理学相关改变,如骨肿瘤、骨折、骨髓炎、脓肿等;(3)非特异性下腰痛:找不到明确病因。通过排除根性下腰痛、特异性下腰痛和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腰痛进行诊断。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1.2 纳入标准 (1)症状:腰骶、骨盆区域或臀部疼痛,有时伴有不超膝关节水平的下肢疼痛,常伴有腰部单方向或多方向活动受限;(2)体征:常有腰部肌肉紧张度高,伴局部压痛,有腰部活动度受限等体征,但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射均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呈阴性或假阳性;(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腰椎间盘变性、膨出、腰椎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改变等非特异性改变;(4)一般情况:年龄20 ~50 岁,体重指数<28kg/m2,生命体征平稳,无其他严重疾患;(5)所有患者在参加试验期间,均可从事一般工作。
1.1.3 排除标准 (1)既往有腰部外伤、腰椎骨折、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腰椎滑脱或腰椎手术史,在过去3 个月内曾系统进行腰肌功能锻炼者;(2)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和(或)存在运动缺陷(如双下肢灵活性、姿势、步态异常),影像学检查有后天椎管狭窄、脊椎滑脱、脊柱侧弯等脊椎疾病的患者;(3)患有腰椎特异性或者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如骨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4)有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孕产妇,精神病患者及存在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试验者。
1.1.4 终止标准 (1)试验中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试验不能继续,或患者因发生特殊生理变化,客观上不宜继续参加研究的情况;(2)发生治疗中意外事件,需采取紧急措施,不宜继续进行治疗的情况;(3)研究对象中途主动要求退出临床研究。
1.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1)研究对象不合作,在治疗过程中违背试验方案,不服从治疗安排,医生反复解释无效者;(2)治疗过程中因出现新发疾病而需采取药物或其他方法治疗者;(3)在治疗过程中,因家庭或社会意外事件中断治疗;(4)在治疗过程中自然脱离,失访者。
1.2.1 对照组 常规毫针针刺。(1)针具:长40 ~75mm、直径0.30mm 的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2)取穴:参照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针灸学》),选取肾俞(双)、大肠俞(双)、命门、腰阳关(双)及委中(患侧)。(3)操作:患者采取俯卧位,针刺穴位时用安尔碘常规消毒,针刺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每10min 行针1 次,留针30min。(4)疗程:每日治疗1 次,连续治疗10d 为1 个疗程。
1.2.2 治疗组 浮针疗法。(1)针具:符仲华牌一次性使用浮针;(2)取穴:通过触诊,查找患肌与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也称为激痛点),常用治疗点P1 点在压痛节段相应的棘突旁凹陷中,P2 点位于患侧梨状肌的体表投影点,P3 点位于患侧小腿腓肠肌中央的上下或外侧。一般选取5 个进针点进行浮针治疗,分别为P1 点外侧、P1 点下方、P2 点外侧、大腿外侧中央段(由下向上)、P3 点下方。(3)操作:进针点距离P 点3 ~5cm,进针前使用安尔碘常规消毒,针刺方向朝向P 点。在治疗过程中,不伴有酸麻胀重感,治疗手法以扫散手法为主,配合再灌注活动(即抗阻下扫散时间约10s,后扫散约100 次),留软管8h。每日治疗1 次,连续治疗10d 为1 个疗程。
观察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疾患评分[6] 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评价指标:(1)应用JOA 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将症状分为主观症状(9 分)、体征(6 分)、日常生活动作(14 分)、膀胱功能(-6)进行评分,最低分为-6 分,最高分为29 分,数值越小,疾病越重。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进行JOA 评价。(2)不良反应评价,包括面色苍白、胸闷、肢冷、汗出、眩晕、心悸、恶心、呕吐;血肿、皮下出血;疼痛加重、针刺部位的针刺后麻痹感等,在治疗过程中至治疗结束时记录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7]:(1)改善指数= 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改善率=[ 改善指数/(29- 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25% 为无效,25% ~60%为有效,61% ~99% 为显效,100% 为治愈。总有效率=(治愈+ 显效+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治疗1 个疗程(10d)后判定疗效。终点治愈者则直接计算终点治愈率,纳入统计分析。
在治疗完成后3、6 个月时间进行随访,统计3 个月复发率和6 个月复发率。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1 个疗程(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组3、6 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n(%)]
治疗1 个疗程(10d)后,两组组内治疗前后JO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治疗组有6 例出现针刺后局部轻度血肿,1 周后瘀血消失,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82%;对照组有5 例出现针刺局部轻度血肿,1 周后瘀血消失,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治疗组 88 16.28±5.32 26.56±2.72 16.129 <0.01对照组 90 16.78±5.50 26.72±2.51 15.603 <0.01 t 0.609 0.422 P>0.05 >0.05
研究发现,腰痛的病理机制是骨关节和软组织由于损伤、过度使用、炎症侵犯、退行性改变等造成损伤后,病变部位刺激神经或脊髓导致[8]。
20 世纪30 年代开始,由于当时解剖、生理学及影像技术等的发展,在客观上证实了椎管内椎间盘突出的存在,使相关理论越发系统和完整,神经根受机械性压迫引起疼痛的理论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且被写入医学教材。于是,对于慢性疼痛,临床出现了唯影像学资料为尊的现象,认为增生的骨质、变形的关节、突出的髓核等是疼痛问题的关键。在机械压迫学的理论指导下,慢性疼痛治疗多采取精确定位的神经阻滞、开放性手术或微创介入治疗等,但对慢性疼痛的治疗依然效果不佳[9]。
欧洲联盟采用的下腰痛预防和治疗指南[5],把下腰痛分为三种情况:(1)根性下腰痛,因腰骶部神经根受压造成,如腰椎间盘突出症;(2)特异性下腰痛,经过相关检查后发现存在腰部病理学相关改变,如骨肿瘤、骨折、骨髓炎、脓肿等;(3)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找不到明确病因。通过排除根性下腰痛、特异性下腰痛和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腰痛进行诊断。按照这种诊断标准,临床上更多的慢性下腰痛患者可以诊断为NLBP。
针灸在我国的应用有漫长的历史,其在治疗疼痛方面有显著疗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直接镇痛作用和改善病理变化而止痛[8],在传统医学领域,NLBP 属于中医“腰痛”“痹证”“脊强”范畴,《举痛篇》有云:“气不通,故猝然而痛”。《灵枢》:“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比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即指出经脉瘀阻、气血循环不畅是引起腰痛的关键病机。同时,因NLBP 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故其证通常为虚证或本虚标实,病机或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或为长期从事久坐久立、重体力工作而致腰部筋脉劳损;或为腰部闪挫劳伤未复,致督脉及足太阳经经络气滞不通,不通则痛;或为阳气亏虚,加之居处环境潮湿、感受风寒等,风寒湿邪痹阻经络,不通则痛。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证实针灸疗法治疗NLBP 疗效确切[10-11]。针灸治疗可以发挥散寒除湿、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治疗本病。现代研究表明,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在治疗NLBP 的过程中,具有促进炎症消散、恢复小关节序列、快速缓解疼痛的作用[12],但对于NLBP 来说,治疗上仍无特效方法且易复发[13]。
浮针疗法是一种基于腕踝针、皮内针发展而来的针灸方法,治疗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以下理论相关:(1)疏松结缔组织液晶态理论;(2)引徕效应;(3)肌筋膜学说;(4)浮针与再灌注活动[14]。肌筋膜学说认为,疼痛仅是筋膜功能失调的信号,治疗重点应放在筋膜发生致密化的协调中心点(协调中心点是筋膜中对拉伤最敏感、最易发生致密化且会导致其他部位发生疼痛的部位)[15]。在NLBP 中,协调中心点发生致密化造成功能性动作时力学分布不平衡,感知中心受失常的牵拉或关节活动改变影响,导致疼痛。有研究证实局限性疼痛患者的疼痛部位血流量明显低于健康者[16],用浮针治疗通过肌肉的舒缩运动,完成再灌注,使周围的血液重新灌注到缺血紧张区域[9],通过对目标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的最大限度干预[17],发挥快速镇痛效应。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观察及评价者盲的方法,以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为观察指标,并统计浮针治疗NLBP 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 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3、6 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JO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结果提示,浮针治疗组复发率相对较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有研究分析了NLBP 在青少年中的发病原因,发现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少均可能引发,且长时间处于坐姿则更容易导致NLBP 的发生[18]。提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NLBP 易复发可能与生活习惯等的关系较大,这与MTrP 形成的持续因子,包括机械性因素(不良姿势、重复性动作)、系统性因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和糖尿病、高血尿酸、慢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异常)关系较密切,浮针疗法的特点之一即是重视MTrP 的持续因子[9]。消除MTrP 的持续因子可能是降低复发率的主要原因。
也有研究从腰椎稳定性方面分析,将NLBP 分为腰椎节段性不稳和非不稳两个亚组进行研究,发现腰痛的发生及腰椎稳定性改变与躯干肌群的形态、物理学等特性并无关联;而力量这一机能特性的改变与NLBP 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19]。提示要进一步降低NLBP 复发率,加强力量训练可能为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浮针疗法可以有效改善NLBP 的临床症状,能有效降低NLBP 复发率,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