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易错易混知识的二轮复习策略
——以古代中国政治史为例

2020-11-17 00:54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2期
关键词:门第中央集权皇权

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考查的就是易错易混知识,其在备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应如何开展易错易混知识的教学工作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造成易错易混知识的原因类型与应对策略两方面,浅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概念辨析

由于没有准确掌握概念的内涵与本质,学生易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如将分封制与宗法制、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西周的“封建”与秦朝的封建制度混淆等。

笔者通过讲授法,先将概念解释清楚,使学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如区分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指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即封邦建国,简称分封制、封国制,是一种中央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简言之,涉及天子与诸侯、藩王关系问题的是分封制,涉及血缘关系的是宗法制。

又如,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专制主义)是一种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方式,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涉及皇帝与宰相(丞相)的关系,相应的内容主要有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内阁、军机处等;中央集权指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应的内容主要有郡县制、郡国并行制、推恩令、藩镇(节度使)、转运使、知州、通判、行省制等。

再如,区分西周的“封建”与秦朝的封建制度。西周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封建制度、封建社会指的是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社会形态,其在中国的建立时间在秦朝。

在概念讲解后,教师还应结合试题,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与“关键信息”的方法,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内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例1.(2015·广东卷·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解析】本题易错选A项,其原因在于对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充分。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概念,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二者的本质区别:君主专制处理的是皇帝与宰相的关系,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再引导学生抓住材料中“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等关键信息,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问题而非中央集权。如此,不仅使学生较好地吃透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本质区别,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技巧。

二、发展的观点

由于缺乏运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唯物史观素养,学生易对一些知识形成错误认识,如误认为九品中正制最初就是按门第选拔官员,不利于人才选拔。

第一,笔者让学生阅读人教版必修一第14页的文字:“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第二,笔者让学生根据上述叙述,归纳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及其作用,学生很快便得出结论: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选拔官员,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第三,笔者抛出如下问题:九品中正制真的向来如此吗?并提供了如下材料与设问:

材料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这种由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共同品题以荐举职官的做法,似乎比出于一人之意的察举要少一些随意性。因此,“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但后来,“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门阀世族控制了选官制度后,逐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个过程,几经周折,多所变化。

——陈旭麓著《陈旭麓文集》

设问: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通过阅读材料,学生可形成如下认识:九品中正制初创之时,是由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共同评定以举荐官员的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但是,后来逐渐演变为按门第高低选拔官员,并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和垄断,以至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良选官现象,从而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九品中正制有了动态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唯物史观素养。

第四,笔者呈现了如下试题,检测和巩固复习的效果。

例2.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在曹操当时,采行九品中正制而有效于一时,但此后此制度墨守不变,毛病丛出,后来人便只怪九品中正制不好,其实这也有些冤枉……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研究九品中正制要采用多变的角度

B.认识九品中正制应考查历史变化

C.九品中正制的施行直接有利于门第

D.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进步的断层

【解析】本题易错选C项,其原因在于,学生错误地认为九品中正制最初便按门第选拔官员,缺乏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唯物史观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曹操采取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是为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而且“有效于一时”,只是“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故正确答案为B项。

三、辩证的观点

由于缺乏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唯物史观素养,学生易对一些知识形成错误认识,如误认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百害无一利”,误认为三省六部制只是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等。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评价误区”的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教师应使学生分组讨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影响)。

第二,教师应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积极作用(影响)是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组织和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影响)是极易形成暴政现象,阻碍历史发展,助长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思想,压抑创造力,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由此可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不是“百害无一利”,而是既有“弊”也有“利”。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全面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唯物史观素养。

第三,教师应结合最新高考真题进行进一步巩固。

例3.(2019·全国卷Ⅱ·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解析】本题易错选B,C两项,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缺乏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唯物史观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率先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组织能力强大,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诸如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项。

关于“三省六部制评价误区”的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归纳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学生很快便可得出结论: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第二,笔者呈现了三省六部制分工与运行示意图。

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图

笔者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上述示意图: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且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即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书省做出的决策交给皇帝后,还要交给门下省审议,审议没有通过则要被驳回,对皇权也有一定的限制。由此可见,三省六部制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即加强君主专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第三,笔者呈现如下试题,以检测和巩固复习的效果。

例4.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 )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解析】本题易错选C项,其原因在于,学生只看到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皇权,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皇权。据材料可知,政事堂在法律颁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没有政事堂的盖印便没有法律地位,这体现了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的制约作用,故正确答案为B项。

四、透过现象看本质

由于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史观素养,学生易对知识形成错误认识,如误认为明中后期出现内阁首辅专权是因为皇权渐趋衰弱。

第一,笔者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思考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行的目的。学生通过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实行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第二,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明中后期出现内阁首辅专权的实质是什么?学生们回答道:其实质是皇权渐趋衰弱。笔者继续追问其原因,学生一时难以答出,笔者顺势指出明中后期出现内阁首辅专权的原因:皇帝年幼无知、软弱无能或玩物丧志,这时内阁首辅的一切权力都来自皇帝的恩赐,其实质还是君主专制,不是皇权衰弱。

第三,笔者呈现如下高考真题,以检测和巩固复习的效果。

例5.(2014·全国卷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本题易错选A项,其原因在于,学生只通过“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这一表象就草率地得出“皇权衰弱”的结论,而没有深入分析其本质。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明朝内阁大臣的权力来自皇权,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由皇帝决定,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制度与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故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皇权加强的表现,故B项正确。

猜你喜欢
门第中央集权皇权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承启门第之仪的门钹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资金“中央集权”
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
生意人的“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