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绪兰,王 英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教师资格证书有两种获得形式:一是参加国家统考,二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面试,而且根据规定,只有笔试和面试都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因此,面试环节的试讲非常关键。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近三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官的经验,分析师范学校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试讲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10 分钟模拟课堂进行无生试讲的应对策略。
什么是算理?通俗来讲就是这样算的理由,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解释计算的方法、计算的规则、计算的步骤。什么是算法,算法是人为规定的操作方法。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而算法是算理的提炼和概括,算法必须以算理为前提,算理和算法是相辅相成的。以“分数乘整数”为例,这节课最重要的例题如下:
大部分师范学生都能总结出算法: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但是,这里的算理是什么?这里的虚线框起什么作用?师范学生解释不清楚。这里的根据乘法的意义表示3 个相加,从而转化为这是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内容。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得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可以转化成乘法”,得到分母不变,分子3 个2 相加转化为2×3。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分子、分母同时约分得这部分算理的转换,可以用一个图形来表示:
例题中虚线框表示的是算理,不要求学生掌握,更不要求学生在计算每一道题时都显示该计算步骤,只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师范学生在试讲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这道题的算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算法。以上教学模式是以思维为前提,以算理为主线,师范学生要在讲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算法,总结计算的规律、法则,实现算理和算法的有机结合。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建构的基础,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但是这些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中却常常被师范学生忽略。例如,师范学生在试讲一年级上册“左右”时,一直让学生“拍拍你的右腿,举起你的右手”。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什么“右”,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却被师范学生忽略了。“左”“右”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人们为了区分两只手,而给出的规定性的概念。教材上的情境图显示:教师与学生转到相同的方向,教师举起一只手说:“这是右手,另一只手是左手。”这幅情境图明确了右手的概念,并引出“右”这个概念。师范学生在试讲中要通过明确这一概念,明确“右”的方位性,让学生明白“右”的概念属性,是方位词,是相对自己而言的方位词,并给学生引出其概念的外延,如“右手”“右耳”“右腿”“右肩”等,以及类似的概念,“上、下、前、后”等。
统计课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10%左右,包括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数据的解读。统计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内容为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知识。统计图的制作更适合用多媒体演示。但是教师资格的面试环节不允许师范学生使用多媒体,所以,师范学生要掌握必要的板书。以人教版四年级的条形统计图一个格子代表一个单位为例。师范学生要画出完整的统计表,完整列出用以示范的条形统计图的第一列,其他列可以不用板书。如下图:
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课程主要安排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和每一册的最后一章“数学广角”。在解决问题课中,计算方法不是重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课程的重点,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课程的难点。以“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为例,“在总长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总共要栽多少棵树?”绝大多数师范学生都能总结出:棵树=间隔数+1。但是公式:总长÷间隔距离=间隔数,这一公式却容易被师范学生忽略。在分析问题时,师范学生需给出相应的概念,并分析:100 米是总长,每隔5米栽一棵,是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称为间隔距离,简称间距。100÷20=()表示把总长分成了几段,称为段数或间隔数。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是这节课探究的重点。这就要求师范学生在教师资格面试前要了解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由已知导入新课,用已知讲解新知,用已知和新知综合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10 分钟的模拟课堂试讲不仅要求师范学生对课堂的组织形式有所选择,还要求师范学生合理把控教学内容。师范学生应该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提高理解教材、深入探究教材知识点的能力,这样才能成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