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蓉
古筝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起源于秦而鼎盛在唐朝时期。近些年来,古筝如雨后春笋一样发展十分迅速被广大民众所了解,而这种情况的出现跟古筝自身所蕴含的典雅与柔美有着很直接的关系,而日益开拓的技法和不断丰富的乐曲也带给了人们更多更为新奇的体验。古筝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大大增强了传统音乐对潮流音乐的冲击力,将音乐所蕴含的细腻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此,合理发掘古筝演奏的情感表达情况是广大古筝表演艺术者所需要探索及思考的问题。
古筝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大众关注的演奏乐器,并且因为地域背景、文化经济及民俗风情的不同影响,古筝在演奏方式上也逐渐演变出了各种具备自身独特鲜明音律、音韵、节奏及演奏程度和技巧的流派风格。[1]而在早期的筝曲中也被分为南北两派,每一个不同的流派都具备着自身独特的情感表达意境,而这些情感表达就是古筝演奏过程中的重要核心,没有这个核心,那么古筝的演奏将毫无韵律可言。
其中南派的古筝情感表达多为温文尔雅、圆润细腻且具备婉约的南国风情,南派古筝在演奏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比较优雅且柔美稳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将南方温柔似水的情感完美地体现在听众的面前;相比于南派,北派风格则多为苍劲有力、刚中带柔、庄重古朴,充满着北方民族粗犷、高亢且豪放的情感艺术体验。因此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要充分将情感体验融入到其中,继而为整个古筝的演奏魅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具备着丰富情感的演奏才能使音乐具备充分的感染力与生命力,才能够进一步打动听众[2]。为此在进行古筝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应具备强力的情感表达能力,合理地将作品中所蕴含的一系列情感呈现到听众面前。并且演奏者只有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将曲目中的情感同作品融为一体才能被称为表演艺术。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弹奏类乐器,发音非常清脆悦耳,具备着很强的中华民族特色。因此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技与艺的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情感表达方式,深入了解并分析出作品的结构,从而提升整个乐曲演奏的基本修养。
古筝拥有流水般的声音,因此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不能失去自身情感表达的意境,例如在演奏《高山流水》的同时,演奏者应将自己置身于山水之中,从而体现出山的雄伟壮阔及水的柔美秀丽。[3]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同时要理解与明确作品所蕴含的一系列思想,并在演奏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到自己内心深处,继而做到人琴合一的效果。
音乐在一切艺术中是最为接近情感表达的一种,而在音乐之内,音又是情感的“外形”,情是音乐的“核心”。因此合理地将二者进行一个完善地融合,进一步相互依存,不断地进步与完善,从而达到良好的演奏境界。同时感情也要多与情感进行合理地融合,这将对音乐的表达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此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要多加注重对情感的表达及应用,例如在演奏《高山流水》时,全曲分起承转合四大部分。音乐浑厚深沉,清澈流畅,形象地描绘了巍巍高山,洋洋流水。曲义为展示古筝的特长,提供了充分的天地。从低音到高音,从高音到低音的滚奏手法,惟妙惟肖地托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使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大自然美景之中。[4]因此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入情感。再例如在进行演奏《平沙落雁》时,可分为多种流派演奏,这其中广陵派平沙中多吟猱,且无逗,多撞,多退复。撞、退复、吟猱三者结合,全曲听来旋律丰满流畅而又华彩柔和。浙派平沙少撞,少吟猱,却多逗,曲调运用切分音,使重音后移,且乐逗停在后半拍上,使曲调强弱分明,节奏有所变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曲调听来古朴、典雅、恬静,且跌宕、简练而见奇趣。
综上所述,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演奏人员应积极将情感融入到演奏中,继而才能弹奏出一首完美的作品,作品思想内涵也能够更加深刻,也更具感染力,从而使听众获取更为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感受到筝曲的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