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郑 晖
进入新媒体时代,有的新媒体差错越来越多,低级错误屡见不鲜,有的新媒体稿件中存在语病和错字,图文不符的情况明显增多。即便是传统主流媒体,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故。有人认为,相较于平面媒体,广播新闻稍纵即逝,即使出现一些错误也不一定听得清楚。 有这种想法是不应该的,对于广播从业者来讲,有这种想法更是谬误千里,减少新闻报道中的差错是全体媒体人的责任。 对于每一条广播新闻都应把好关,加强行之有效的制度管理,远离各种新闻差错。
现在的搜狗﹑百度﹑谷歌都研发出智能便捷的拼音输入法,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使用传统的五笔输入,这些输入法不仅能根据输入的前一个预测后一个字, 而且能记忆之前输入过的所有词语,有的记者忙于出稿,后期又缺少必要的校对, 有时编辑也疏忽了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错误。 比如以下错误:“张艺谋指导的《山楂树之恋》”中的“指导”应为“执导”;“清明期间网上祭扫的人群理念增多”中的“理念”应为“历年”。 凡此种种,猛然读到稿件让人一头雾水。还有的是一些更加严重的新闻硬伤,有家媒体在主题宣传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成“不忘初心,忘记使命”,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时下网络十分发达,给记者和编辑查询资料,分享新闻素材提供了便利。利用网络可以完整复制原文,但原文中有差错也很难发现。 2015年11月30日,某媒体的一条稿件将美国总统奥巴马错写“奥马巴”,多家采用这条稿件的媒体都没发现,一起犯错。 还有的复制粘贴过程中断行错行,形成内容缺失;有的看错日期,把前一天或两天的“旧闻”当成今天的新闻发出来,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相比,还缺少了校对这个环节,要想发现其中的错误,相对来说更难。
有的编辑在编发新闻时,对一些行业术语不清楚,造成一些错误的数据和行业术语播发出去, 还有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网络词汇,比如“柠檬精”“白骨精”“996”“雨你无瓜”等。 一些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不善于吸收和学习网络词汇,自己弄不明白,编发稿件时出了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学习就不会进步,相反还会被淘汰。 有些错误的出现不一而足,但在网络时代,任何一个小错都能通过 网络无限放大,我们自己试想,一篇有错字,有常识性错误的的稿件还能有什么价值和可信度?
目前的广播新闻 ,除央广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外,绝大多数的省市新闻都是直播,对主持人的反应,查纠错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报社是以纸质平面向受众呈现的,广播是依托主播的声音来向听众呈现的, 这对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实工作中,还是有些错误犯在主播身上。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造成主播在出错的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一是备稿不充分,准备不足,主播没有时间熟悉稿件中的人名地名,行业术语等,造成断句受到影响;二是对时政新闻播报不熟悉,有时将“常务副省长”播成“常委副省长”,一些民主党派的“主委”播成“主任”;国际新闻中的人名地名断句出现错误,有的将人名和后续的新闻混着播,类似“齐齐哈尔滨”式的播报在日常的播报中确实发生过。 有主播将“日本首相森喜郎播成‘喜森郎’;“严禁出入事发现场”播成“严禁出入事,发现场”等等。有些错误是连环错,有时播错一紧张,下面点击片花或录音报道时,更容易发生点错的情形。
新闻从业者犯错,既脸上无光,还要被处罚扣奖金,相信没有哪 个从业者是故意犯下的。 在新闻报道中永不出错, 是不可能的。 但怎样减少出错的程度和机率是我们目标,“完全不出错”是我们的追求。 降低差错率关键在人,在制度。因为事是人做的,制度是规范人的,这两点做好了,就会把差错关进笼子里。
传统媒体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对媒体的采﹑编﹑播人员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采访不深入,造成新闻失实;为吸引眼球,造成事实夸大;为了抢发稿件,造成萝卜快了不洗泥;编辑不仔细审稿,没有认真校对就将稿件发出……, 于是各种各样的大家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错误就发生了。 所以一定要对新闻从业者加强职业教育。
首先要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底线意识,确保提要和内文不出政治错误, 要对文字有敬畏之心, 倡导职业操守,恪守本质工作。其次目前招考进各新闻单位的新闻从业人员 ,不论是科班和非科班出身,都缺少磨合期,特别是现今媒体大多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一进门都忙于写作﹑编辑﹑主持等工作,有的还没有资深的老师“传帮带”,所以工作状态都是“单兵作战”“天马行空”,加强职业教育,一定不要重“术”轻“学”,除职工自身加强学习外,管理方也要重视﹑组织﹑花成本,否则职工无法进步,单位也将无法可持续发展。
新闻从业者要与时俱进,开阔视野,加强创新,成为多面手和百事通。作为为一名新闻记者或编辑,要熟悉新名词和网络上出现的新用语,还应从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人文,历史,经济,管理,法律,自然科学等领域都要有所涉猎。 拿不准的一定多查多问,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时代在前进,媒体融合正迅猛发展,推特已成为国外突发新闻的重要门户,脸书也加速了公民新闻的发展,今日头条的手机新闻和澎湃短视频项目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记者和编辑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新技术熟悉和使用的技能。
按照“墨菲定律”,既然错误可能到来,那么它有一天总会到来,但是希望采﹑编﹑播﹑审等把关人细心些﹑努力些,让错误来的更晚些,让错误来得更少些。
媒体要减少差错,一定要在制定发稿规范和流程规范,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每个岗位在防堵差错方面的具体职责,记者﹑编辑﹑主持人﹑审稿总编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都应该明确。不要出现“记者指望编辑﹑编辑指望总编﹑最后还有主持人把关”的局面。许多媒体都制定了相关制度来防堵差错。 广西日报将多年来出现的100多例典型差错,编成《我们错了》公开出版发行;《新京报》和《南方周末》都曾在专门版面自揭家丑,将读者发现的错误公之于众;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制定了专门的《新闻编播规范》,详细规定了各岗位上岗时间﹑工作流程﹑播前准备﹑应急措施等。
在奖惩机制上,也应该有明确的制度。 在这一点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作出了示范: 参选作品出现两处以上错误就不得获评。湖北广播电视台对各广播频率﹑电视频道的新闻节目每一天都有相应的监播报告,好的点赞,错的作出相应的处罚。与此同时,对错误较少或没有错误的相关从业人员,应予以相应的表彰,并在职务晋升中予以倾斜,不要认为“不批评就是表扬”。
堵防新闻差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每一位新闻从业者都要牢记:我们做对的,可能没人会记住;但我们做错的,没有人会忘记。 查错堵漏,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