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竹
国外媒体发展起步较早, 国外在媒介运营管理上实施较多措施,可做为我国媒介应对“信息茧房”效应的经验。
国外媒体市场发展中, 近年来更加明显注重强化在网络信息通信链接能力。 以RCS 为例,将许多沟通方式如多媒体共享、即时消息、短信、语音等置于其中,保证用户沟通效率提高。 RCS 对互通性、标准化给予足够重视,这种互通性的构建,更有助于用户信息来源范围的拓宽,无需完全局限于某一“茧房”内,改变“坐井观天”的情况。国内媒体应该充分利用物联网、 人工智能、H5等技术手段打破媒体区隔实现富媒体传播格局。
媒介平台能否冲破“信息茧房”束缚还在于能否在服务转型期间,看重对用户群数据的挖掘,满足受众场景化、移动化等多元需求,同时重视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功能。从国外新媒体发展的经验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对接”、“联通”案例。以Verizon 为例,自其推出Verizonhub 后,便将较多服务功能加入其中,如天气预报、路况信息、地图信息等,且可对其中的视频浏览欣赏。而在国内媒体的实践中,虽近年来发展中引入较多新的模式,但均停留在平台自身应用层面,并未有真正推出特色的超内容服务。
从国外新媒体发展政府参与管理大多起步较早, 从具体的管理形式分析表现为: ①实施实名制, 韩国为例从2005年起,便实施互联网实名制。②分类许可实施。新加坡自1996年便提出在互联网管制上加强,由政府广播管理局指导负责实施分类许可证制度③非政府组织成立,英国政府针对互联网平台存在的种族仇恨、儿童色情情况,设立互联网监管基金会, 以保证平台健康运行; ④过滤软件的安装。法国政府要求通过内容过滤软件的应用,保证传播的内容健康。 能够发现,国外新媒体平台发展中,注重立足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道德与个人服务,降低平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往研究中提出,可进行网络“人行道”模式的构建,该模式下强调,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物理空间如公园、街道,均可纳入到公共领域范畴中,应将其视为“人行道”,有较多不想要或非计划情境出现,而这些情景下可能增进不同个体间的言行互动。 所以,按照“人行道”模式,使媒体平台发挥“公共论坛”作用,向用户提供更多“不想要”或“非计划”内容,这样便能将不同领域信息提供给用户,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阶层观点均会被个体接触,解决“茧房”封闭问题。 具体拓展信息偶遇机会中, 可采取的策略主要包括:第一,信息公共区间的构建。以个人微信为例,每个主页均属于封闭信息空间,除好友外,个人信息对他人完全处于屏蔽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个人信息的封闭性,需在自身行为上不断调整。通过关注不同群体的朋友圈信息,参与到转发、讨论活动中,做到个性化、公共性融合,防止个人进入“茧房”中。 第二,用户关注领域的拓宽。 由微信应用情况看,目前在好友设置方面,仅停留于通讯录联系人层面,可考虑设置朋友推荐功能,如根据用户信息,选择文化、兴趣相同的朋友推荐,帮助用户拓展知识面与信息面,从“信息茧房”中走出。第三,主流文化的导入。微信作为新媒体平台之一,应加强对主流文化的引导,利用自身影响力,杜绝平台中信息泛滥等情况发生。
运营平台不能罔顾社会责任,一味追求流量变现、商业目的,另用户失去自主意识,遮蔽人的知识、妨碍了人的自由度, 沦为算法推送的奴隶, 甚至严重的情况引发群体极化、网络暴力现象。 运营商应该合理把关,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协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把握信息传播内容。以微信为例,可采取的策略主要包括:第一,技术控制方法。不断在技术控制上优化,如部分图文内容无法在朋友圈发送,或发送后他人无法看到,这些均是技术控制的效果。 运营商在后续管理中,可采取关键词查询、账号后台管理等方法, 如发现某账号下频繁出现恶意信息及时示警,若言论影响过激,直接采取删除或过滤。 对于履禁不改的行为,采取注销用户资格方法。
由“信息茧房”形成因素看,用户主观因素有决定性影响,当用户将关注焦点完全集中在自身关注的领域上,便会加速“信息茧房”形成。从用户角度,在信息获取范围上不断拓宽。 具体实践中,可通过两方面使信息获取范围拓展,包括:第一,用户获取信息触角的延伸。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应注意引导用户在信息来源上拓宽,对不感兴趣的领域,可适当关注,这样在多元化信息聚合下,能够了解更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立场群体的观念,有助于视野拓宽。第二,鼓励不同媒介共同参与联动。 针对这种用户完全依赖于某一媒介渠道的情况,应考虑如何在媒介渠道上拓宽。事实上在国外媒介发展中,强调媒介间的深度合作、打通,其不仅为媒介带来更多的用户流量,同时使用户走出“信息孤岛”的藩篱。
对于公众来说,媒介素养“新内涵”包括媒介使用、信息生产、消费素养、社会交往、协作、参与素养。 对于传媒业者来说“新内涵”是拥有充分认识、运用好社会化媒体的能力,对政府机构管理者来说,媒介素养“新内涵”表现为对社会化媒体角色价值功能的充分认识以及对公众相应权利的保障,做好信息公开、信息甄别引导工作。 自媒体时代每个用户均可称为信息发布者与传播者,信息良莠不齐,技术平性背后隐藏新的霸权,以利益为动机的,裹挟资本的圆形监狱已无处不在, 若未能有效甄别判断, 极易引起群体价值迷失。因此,媒介素养的提高是当前破除“信息茧房”效应的关键。切勿陷入当今“后真相”的沼泽。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都应坚持公正、客观、理性的原则,切忌将自身偏激性的情感措辞置于其中,用情绪化的表达去建构事实,防止出现网络暴力、舆论暴力以及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保证网络社会风气良好。
“信息茧房”是微时代下的重要产物,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当前用户、 运营商与政府相关部门需考虑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国外媒介运营成功管理经验,提出如何降低微信“信息茧房”效应的路径,包括用户自身、政府参与管理以及媒介运营商改进等, 这样才能保证用户信息获取渠道拓宽,避免群体极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