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近现代史的教学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十分重要。学生在成长中受到的影响和教育,会深刻影响学生的未来。因此,通过近现代史教学,引导学生逐渐成长为具有完善人格、被社会所需要、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优秀人才,是初中历史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教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了解历史兴替中的民族荣辱,使其明白,只有国家强大,人民富有,生活才能幸福,以此培养其爱国精神。初中近现代史课程中,讲述了近代因为无数革命先烈的不懈奋斗和付出,我们的祖国才结束战乱,走到和平时代,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在课程教学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明白现在的美好生活是一代代顽强不屈的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来之不易,必须好好珍惜,不辜负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
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近代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对人生和未来充满憧憬。理想有多远,路就走多远,只有目标远大,才能不满足于眼前,不骄傲自满,故步自封,而是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在初中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学生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或平凡而丧失奋发向上的毅力与决心,激励他们向更远、更高的目标前进。
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人格。判断善恶,分辨黑白,是每个初中生应该学习的内容。在初中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接近真理,接近善,远离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且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产生更清醒的认识,对自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塑造优秀的人格,成为正直、诚信的人,成为对人友善的人,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以史为鉴,从国家层面说明国富民强的重要性。历史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兴衰,也照出真理,它照得见人民遭受的苦难,也照出人民的抗争。在初中近现代史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做到以历史为镜子,向学生说明富强民主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只有国家富强民主,才能向着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才能使国家成为更强大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例如,鸦片战争这段历史说明当国家积贫积弱时,帝国主义列强就会化为群狼环伺,伺机对贫弱的国家分而食之。只有当一个国家真正富强起来,才会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才能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自由平等。
借古喻今,从社会层面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历史课中,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并且进行渗透和说明,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同时,历史也会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历史中那些为了使社会变得更美好,使人民生活变得更有尊严的奋斗精神,也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骄傲的。
例如,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的战火使封建统治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局面,走向其必然的灭亡结局。经历无数仁人志士的长久努力之后,我们才有了现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而在封建社会时期,底层人民受到剥削者的压迫,生存尚且难以保证,更不必说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了。正是因为有这样艰难的过去,现在的生活才显得弥足珍贵。历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碰撞,彼此检验,也彼此印证。
由国及民,从个人层面激发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在历史教学中,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了解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从来都不是相互独立的,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命运也是永远无法分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对国家和社会提出发展要求,对未来提出展望,也对人民提出了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不但要热爱国家,还要在工作中敬业,对待别人诚信友善。
例如,聂耳1935 年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至今仍是中国人民不屈的号角。近代史上还有许多人也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创作出了激发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的作品,激励无数中国人民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为民族的悲惨命运进行抗争。这些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作品都说明了个人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初中的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对未来往往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但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他们会明白,无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要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建设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而言之,在初中近现代史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可以使历史课程得到升华,变得生动,与当前生活产生更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会使学生对价值观念有正确的解读和正向的追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远大志向,发挥初中近现代史教学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