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何勇
作为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故而其心理素养的培育历来受到重视。但纵观当下,由于中职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明显加剧,部分中职学校教育愈加关注文化、技能教学,而相对较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上中职生恰好处于身心发展的过渡期,极易在人际交往、求职,及其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心理困惑,对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渴求,因此中职学校非常有必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适配的解决方案。
第一,情绪情感压抑。处于身心发展过渡期的中职生拥有丰富多样的情绪与情感,且这些情绪与情感极易遭受外界因素干扰。若外界不良因素介入过多,中职生或产生消极自卑、消沉郁闷、冲动易怒、虚荣嫉妒等非健康心理,进而促使其情感备受压抑,变得敏感。
第二,人际交往有障碍。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父母间的人际交往是否顺畅,直接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状态。调研发现,有的学生与家长、老师间存在代沟隔阂,经常不信任、不亲近老师,以致其较难得到老师重视,无法与老师形成融洽亲近的关系,进而滋生烦恼和消极情绪;有的学生则过于热衷或者恐惧与其他学生,尤其是异性学生交往,导致自身情感压抑;有的学生过度沉迷网络,只喜欢与网友往来,而排斥身边的同学、朋友等,致使自身频频陷入人际关系困境。
第三,性心理问题出现。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或多或少存在性心理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已出现性冲动或者性压抑困扰。其中有的男生会为遗精、自慰感到羞愧和不安,有的女生会恐惧和忧郁经期疼痛。加上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性特征开始快速发育,他们会变得非常在乎,甚至过度在乎自身在异性眼中的形象,并为个人长相、体态、肤色等的变化而感到烦恼。部分学生则进入早恋阶段,会就如何控制与异性的亲密度而倍感困惑。
第四,性格养成偏轨。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具有相对较强的逆反心理与意识。若不注重引导,任凭外界不良因素介入,部分学生或形成狭隘、妒忌、暴躁、敌对、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攻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部分学生可能会因此丧失理智判断,变得越来越消极,对生活、学习感到愈加无所适从。
第一,创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要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中职学校须着重依照国家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建立健全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对此,中职学校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创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调研本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编制系统完整的心理教育工作规划与方案,为各年级有步骤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提供指导。二是制定心理教育制度。结合中职学校的现实教学状况,编制并执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实施方案》《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心理健康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学生心理健康报告制度》等多种制度,为本校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提供规章层面的支持。三是建立教育主体联动网络,基于微信、QQ、AO 办公工具督促落实各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切实提高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拓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渠道。适度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向中职生普及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知识,有利于多维度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此,建议中职学校采取下列策略:一是鼓励专业课、通识课老师积极挖掘相关课程教材所含的心理健康教学元素,并依据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大纲,系统灵活地向中职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能通过文化课、技能课潜移默化地养成积极心理。二是采用多种途径广泛宣传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随着中职生愈来愈熟练互联网应用技能,互联网成为学校向学生传播信息的重要阵地。故而,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中职学校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校园网络、多媒体微课、校园BBS 共享论坛等宣传推广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逐步消除负面心理,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此外,中职学校可整合校园媒体及其他宣传渠道,如校园广播、校园期刊、校报、橱窗、信息栏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三是设计中职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例如,中职学校可将一年中的某个月设为心理健康月,选择该月的某日为心理健康表演日,邀请各级各班学生自主报名参加心理情景剧表演活动,或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活动、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演讲活动、心理健康征文活动、心理健康小报展评,进而使中职生在活动中深化心理健康理念,舒缓压力,养成健康乐观的良好心理品质。
第三,设计灵活的心理咨询辅导方式。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中职生在发现自身存在心理问题后,不愿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医问诊。对此,建议中职学校改进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设计,使之转变成易被学生接受的心理活动室,具体可采取的措施如下:一是在心理测评软件、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化心理咨询师坐诊,灵活设计集心理沙盘、智能互动宣泄仪、脑波训练仪、音乐放松系统等于一体的心理咨询环境,打消学生的顾虑,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健康帮助,及时消除负面情绪。二是定期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开展表达力、亲和力训练,不断强化心理咨询老师的耐心,以便学生更乐意亲近心理老师,敞开心扉与心理老师沟通,获得心理老师的帮助,真正解决心理困惑,健康积极成长。三是建立网络心理室,允许学生匿名向心理老师咨询心理问题。实践证明,相比与心理老师面对面沟通,中职生更愿意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通信工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地向心理老师实时发送心理困惑,并开口向心理老师咨询解决方法,进而切实消除自身当前面临的心理健康危机。
第四,基于需求调研丰富团体的心理辅导。中职生因学识水平、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现状、年龄、所处青春期阶段不同,所需心理健康知识有所不同。因此,在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时,中职学校有必要全面开展调研,合理划分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团体,再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性团体心理辅导,逐步引导各中职生群体消除心理困惑,形成健康心理。例如,基于本校各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设计男女生交往主题活动、预防性骚扰主题活动、青春期网恋主题活动、恋爱受挫主题活动、体相烦恼主题活动、情欲与冲动主题活动、艾滋与性安全主题活动、责任与价值观主题活动等,并据此给各主题活动分配心理讲堂、主题班会、情景表演、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团体心理游戏、与外联谊等实践形式,以便各心理需求群体能通过不同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正确对待和自主调适自身的心理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五,家校联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既需要学校的支持,也需要家庭的配合。因此,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家校联合的功能。具体来看,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到学生家中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的温馨程度及家长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心理近况,鼓励家长主动调整自我态度,理解中职生的青春期叛逆心理,为中职生的人格独立成长提供空间,并因势利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避免家长采用传统粗暴的方式压制学生,引起学生更大的心理叛逆。二是建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群,有计划地向家长群推送中职生健康心理培育技巧、经验方法或优秀文章,引导家长不断优化自身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使中职生更愿意主动敞开心扉,主动和家长沟通心理困惑,实现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