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铭
人们常说:摄影无非就是光和影的艺术。 的确如此,在摄影技术两大要素中,除了构图,应该就是用光了。 一部优秀的摄影作品,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在光线造型上应该是成功的,用光是能为表现主体添彩的。如何利用光和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光源无非就是自然光(太阳光)和人工光(灯光器材),对于投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因方向和角度的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 按光源和被摄体及摄影机之间的位置(光位)不同,一般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等。 虽说不同光位都有不同的光效和视觉,但我认为逆光摄影是最吸人眼球、最富有感染力的用光手法,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值得探讨和运用的。
逆光拍摄是摄影用光中的一种手段。 广义上的逆光应包括全逆光和侧逆光两种。 基本特征是:从光位看,全逆光是对着摄影机,从被摄体的背面照射过来的光,被摄体正好位于光源和摄影机之间,也称“背光”;侧逆光是从摄影机左、右135°的后侧面射向被摄体的光,被摄体的受光面占1/3,背光面占2/3。从光比看,被摄体和背景或2/3 面积在暗处,因此明与暗的光比大,反差强烈。从光效看,逆光对不透明物体产生轮廓光;对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产生透射光;对液体或水面产生闪烁光。 关键在于逆光摄影时光线能为被摄体勾勒出漂亮的轮廓线,可使主体跳出背景的束缚,让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效果和空间感。 而且逆光摄影产生的光影斑斓、生机灵动的艺术效果,是其他光位无法达到的。 下面我们就从几方面来谈谈逆光摄影的独特表现力。
特别是拍摄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时, 逆光应为最佳光位。拍摄花卉、植物枝叶、玻璃或陶瓷器皿时,光线射透被摄体,在暗色背景衬托下,树叶花朵醒目灵动、生机勃勃,细部的纹理脉络都清晰可见。玻璃陶瓷物品在逆光照射下,可拍出空灵闪亮晶莹剔透的效果。 就是不透明的金属物体,掌握好合适的角度,逆光拍摄也能逼真地呈现物体的质感并使其表面点缀出美丽的光斑。 拍摄昆虫、飞禽走兽等,逆光使牠们的羽翼和鬃毛呈现透明状,富有立体感。 逆光拍摄人像也是专业摄影师的首选,特别是表现老人、男人和儿童。 拍摄时侧逆光为主光,适当辅助面光,人物的头发和脸型可勾勒出漂亮的轮廓光,男人粗粝的皮肤和老人沟壑的皱纹历历在目、质感毕现。 头顶美丽的轮廓光环更增添了儿童的可爱。
逆光为何能更好地表现被摄体的质感?是因为,一方面逆光照射使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的色饱和度和色明度都大为提高, 使顺光照射下平淡无味的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呈现出美丽的光泽和很好的通透感,起到了增色增艳的效果;另一方面, 逆光使同一画面中透光物体和不透光物体之间亮度呈现较大反差,明暗相间,让画面元素更丰富更有立体感。
摄影者拍摄时往往是带着情绪的, 他希望用最理想的形式来表达他的情绪。逆光摄影恰恰在营造画面氛围、渲染画面情绪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1.逆光适合表现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大场面,特别是战争场景。在早期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系列电影【解放】中,常出现逆光拍摄的大场面片段。 几百辆坦克战车轰响着冲向敌人,呐喊的战士簇拥跟随在周围,坦克履带卷起的尘土逆光下漫天飞扬,士兵头上的钢盔、步枪上的刺刀和坦克的金属表面,都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在许多军事题材影片中,无论是故事片还是纪录片,在表现部队行军、训练受阅、冲锋陷阵的大场面时,逆光摄影的镜头都是不可少的。究其原因,逆光产生的硝烟弥漫、刀光剑影的艺术效果,更有力地烘托了战争场面的宏大和残酷。
2.逆光适合表现森林、水面、村落等场景的空旷和宁静。 在影视剧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如下画面:清晨的树林中,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斜射进来, 形成几道似有烟雾盘旋上升的光柱,几声鸟鸣,更显林间幽静;平静的湖面,薄薄的水雾弥漫着像一层轻纱,逆光照射下湖面波光粼粼,像无数只亮闪闪的眼睛;傍晚的村庄,炊烟袅袅,夕阳给房屋、大树镀上了金色的轮廓,一切是那么的温暖和安详。
3. 逆光能更加形象地展现摄影者要表达的情绪和气氛。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空镜头:移动中仰拍时而透过树木枝叶的阳光, 太阳偶尔穿透遮挡直射镜头形成眩光,阳光在树叶间跳跃着像一只精灵。此时无疑是在传达一股欢快乐观的情绪;相对应的是:逆光摄影中较特别的剪影效果,除了需强调被摄体的造型轮廓,更多的还是令人感觉到压抑、阴郁、孤独。
其实人们的视觉习惯是顺光看东西, 因为顺光既不刺眼、还能看得更清楚更仔细(当然这是顺光的优点)。由于逆光下主体正面较暗,且因光位较低角度直射容易刺眼,光线直射镜头还会产生眩光,有人就认为逆光不适合拍摄,殊不知恰恰利用逆光这些特点,只要处理得当,往往能使画面产生较强的艺术造型效果,韵味更足。逆光摄影是在唤醒人们的视觉习惯, 使我们能看见由于日常视觉习惯而被忽视的美。 在逆光拍摄中,由于暗部比例增大,相当部分细节被阴影所掩盖, 被摄体以简洁的线条或很少的受光面积突现在画面之中,这种大光比,高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具体地说,首先,能使背景处于背光之下,曝光不足,色彩还原差,使背景得到净化,从而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其次,能生动地勾勒出被摄体清晰的轮廓线,使主体与背景分离,突现出被摄体外形的起伏和线条,强化被摄体的主体感;再次,能深入地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命运,由于整个画面受光面积小,面部与身体的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形成以深色为主的浓重低调画面,有助于表现人物深沉、含蓄、肃穆或忧郁的性格。 在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场矿工澡堂的戏:师傅为救安锁子意外牺牲,孙少平(主角)和安锁子沉浸在痛苦中。阳光从澡堂高处狭窄射进来,投洒在孙少平的头部和后背,一个少平正面的平移近景,没有台词,没有泪水,只有逆光下少平那悲痛而空洞的脸,画面极具感染力。还有很实用一点,逆光可使画面影调反差即对比度加大,受光处和非受光处明暗光线视觉对比明显, 既可使画面中某些缺欠或需淡化的部分利用背光的阴影藏拙, 又可借助逆光明暗反差强烈的特点达到突出主体、 增强画面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可谓一石二鸟。
由于不同环境空气中的介质状态各异, 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的时段, 逆光拍摄可使画面的影调及色调产生远近渐变的纵深感。 近处景物暗、色彩饱和度高;远处景物亮、色彩饱和度低。 整幅画面由近及远,呈现出影调由暗至亮、色调由浓至淡的逐渐过渡,强化了画面的立体感和通透效果。 这样的场景画面肉眼就可看到,我们只需留意就行: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早晨或傍晚选择逆光方向,前方视野广阔,最好是远处山峦叠嶂、近处水面微澜,花草苗木逆光下熠熠生辉。 你只需手搭遮阳棚额头,眯缝双眼远眺,就能看到一幅近暗远亮、近浓远淡,层次丰富、纵深感明显的山水图!
当然,逆光摄影只是作为摄影用光众多方法的一种,各种用光方法互有优劣、各显千秋。不同的被摄体及现场不同的光线条件需采取相应的用光方法,不能拘泥于哪一种,原则就是尽量选择最合适最出彩的。 逆光摄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摄影者去努力学习并运用, 逆光摄影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讨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