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玺
在新闻摄影里,有很多的题材都是动态的,需要我们新闻摄影工作者静态化的表现,如突发事件、体育摄影、舞台演出等。题材不同,被摄体的运动速度也不一样,拍摄时所采用的快门速度和方法也就不同。新闻摄影工作者既要抓住典型性瞬间,又要有新闻价值,还要表现出一定的新闻图片视觉冲击力,这就要求新闻摄影工作者在动体的拍摄上下足工夫,尤其是动体的静态拍摄方面。
动体的静态拍摄前准备
使运动的被摄体静态化表现出来,拍摄前首先考虑器材能不能保证你完成这个拍摄任务,这是新闻摄影工作者应有的一种本能。一般的运动被摄体,普通的摄影器材就可以满足,但是要拍摄无规律变化运动的被摄体和大场面的运动项目,如足球赛事,就要换器材了。因此根据新闻题材选择合适的摄影器材,是新闻摄影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其次你对拍摄对象的熟悉程度、资料掌握情况等都会影响到拍摄,当然在动体摄影里面最关键的还是速度(眼快、脑快、手快)的控制能力。
动体拍摄时考虑因素
动体的拍摄不得不优先考虑速度概念,即快门优先的功能。这里提到的速度包括:被摄体的实际运动速度;选择的相应快门速度。
被摄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变化。被拍摄物体的运动速度直接关系到在拍摄时选择的快门速度,并且被拍摄体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被摄体与摄影机成的角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快门速度的调整。一般情况是被摄体离相机的距离越大,相机选择的快门就越低,因为被摄体离相机的距离越大,它的位移相对越小。当然这是在同一焦距段的情况下。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被摄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与选择的照相机快门速度成正比,前提是被摄体与照相机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
2.被摄体的运动方向与相机在同一个轴上时,拍摄被摄体需要的快门速度也将越快,前提是被摄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
3.镜头的焦距越长,相机需要的快门速度越高,前提是被摄体速度不变,被摄体与相机的距离不变。
要定格高速运动的被摄体画面,尤其是在体育摄影里面,摄影师一般很少用1/500秒以下的快门速度,美联社的顶级体育摄影师埃里克·里斯伯格说:“我用过最慢的快门速度是1/500秒,在1/1000秒时,动作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相应快门速度的变化。快门速度除了保证曝光量外,还影响到了运动被摄体的清晰与否。快门的速度低于被摄体的速度,形成的影像是模糊的(有时这种模糊是刻意创造的动感效果);快门的速度和被摄体的速度相吻合或者高于相对的被摄体运动速度时,这时产生的影像是凝固的一个清晰静态画面(有时候这样的画面会显得死板);当快门的速度高于被摄体的速度时,会出现曝光倒易律失效,影响到景深大小,会使得被摄体无动感。
动体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运动的被摄体要通过静态的画面表现出来,要给读者一种动感和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在拍摄时应该注意:
抓取典型性瞬间。动体的静态拍摄时抓拍是首要考虑的,拍摄运动的被摄体就要采取抓拍的方法,抓拍的动作要典型有力度。在被拍摄体位置不断地运动变化,被拍摄对象的神态也在变化,尤其是在被拍摄对象无规律运动的情况下,比如:足球比赛,这时拍摄要全神贯注地抓好典型性瞬间画面,摄影师要眼明手快、果断、迅速。建议采取连拍,便于后期挑选。
调焦。动体摄影尤其是体育摄影,为了在瞬间获得高清晰的影像,那么相机上的自动追踪聚焦功能便是最佳的选择,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如区域调焦、定点调焦等。
闪光灯的使用。在个别必要的光圈使用时和新闻动态事件拍摄时,如夜晚的一些公安稽查类新闻事件,为了高清晰画面,可以考虑使用闪光灯,以提高快门速度,凝固典型瞬间画面。但是这里要考虑:闪光灯闪光对被摄体有没有影响(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比赛项目,闪光灯闪光会对被摄体的比赛顺利进行、发挥、视线等方面造成干扰);闪光对表现画面主题、表现画面造型等方面有没有帮助作用;闪光灯指数、被摄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数码相机感光度。现在的新闻传媒行业里是全部数码化的时代。在拍摄动态新闻事件时,尤其是在弱光线下,不便使用闪光灯,但又要提高快门速度,大多会采用高感光度,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噪点的控制,不要让噪点毁了一张非常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的放大效果。
周围环境。要考虑被摄体与周围的环境关系,便于更有现场感;并且摄影师还要留意赛场内外的反应,寻求有趣的、不寻常的、令人激动不已的和出乎意料的镜头。
动态构图。动态拍摄要迅速抓取典型瞬间,抓取的画面构图、表现意义必须是完整的,画面造型必须是简洁的,主题必须是明确的,主体必须是突出的;并且熟悉被摄体,对运动被摄体有预判能力。
动体静态拍摄时的其他注意事项。动体的静态拍摄时除上面提到的事项之外,还有如:拍摄位置的选择、拍摄点的选择、灵敏的预判性、迅速准确的抓拍技术等都是确保优质图片的基础因素。
总之,现在的新闻摄影的题材非常广泛,新闻摄影者平时应多加练习,掌握过硬的摄影技术,并要求摄影者面对新闻事件,应冷静应用纯熟的摄影手段,根据专业特点,尊重新闻事实,进行新闻事件主题的表现。具体使用什么技巧拍摄和表现手法,要视现场的情况和编辑的要求而定。(项目编号:2008GJYJ-B21)
参考文献:
1.肯尼思·科布勒[美]:《美国新闻摄影教程》,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刘建民:《新闻摄影学》,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