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仲明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尘埃落定,各归其主。作为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这是对2015年到2018年四年间长篇小说创作的一次集中扫描和总结。我们约请几位评论家对五部获奖作品进行评论,也可以说是这一总结的继续。评论家们的评论非常细致中肯,大家在阅读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在这里,我想借机谈谈我个人的感受。我所表达的更多是遗憾和期待。
遗憾有两点。一是对这次参评的长篇小说作品艺术性不很认可。参评作品230多部,它们都是由有关部门、出版社和作者推选出来的,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多方面的信心,可以看作这四年长篇小说创作的代表。但是,应该说,在艺术上很成熟的却不算多,从数量说,大致有40多部,占五分之一多点吧。而且,即使是获奖作品、入围作品,在艺术上也很少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更重要的是,参评作品中还有一部分在艺术上相当粗糙。无论是作为一个当代文学研究者还是一个普通读者,对这种情况我都感到有些失望。二是思想上的匮乏。我一直以为,对于长篇小说,思想的深邃比艺术的精致更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的是内涵最为厚重的文体,承载着传达时代思想的任务。古往今来特别是现代以来的优秀长篇小说几乎无一不具备深刻的思想性。但是,这次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中,具有深刻、新颖思想性的作品很少——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是确实不多。而且,也许因为对思想性的认识差异等原因,那些真正有思想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也许是中国很多文学评奖无法避免的悲剧。
艺术性问题折射的是当前长篇小说整体水平问题。当然,大多数成名作家的作品艺术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个时期文学应该由更广泛的创作队伍和文学作品所构成。考虑到当前中国每年要出版3000部左右的长篇小说,参评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中居然还出现艺术上很粗糙的作品,确实难以让人觉得满意。同时,这也许还折射出一些作家对长篇小说缺乏严谨细致的创作态度。因为很多艺术问题(如情节上的自相矛盾,细节上的不真实,以及语言的粗糙)都不完全缘于创作水平而主要是与创作态度有关。思想问题则更为复杂。一个时代文学的思想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思想高度。也就是说,当前长篇小说思想高度的匮乏与社会整体思想状况有直接关系。不过这个问题已经超出文学范围之外,不是在这里可以说清楚的,所以就不展开了。相比于艺术水平,一个作家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难度也许要更大一些。思想能力既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还需要精神的独立,知识、睿智、胆识缺一不可。但这几个方面,对于很多作家来说,难度显然不小。
遗憾当然不是目的,最终还是期待中国长篇小说的腾飞,做到既有高原又有高峰。一般情况下,高峰是建立在有较广博高原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就一个时代文学整体看,高原也许比高峰更重要。就像“五四”时期虽然有鲁迅这样的高峰,但由于整体上高水平作家不多,因此,一般对“五四”时期的文学水准评价不是太高。现在距离“五四”已经一个世纪了,文学创作质量问题应该说已经主要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对文学的尊重和努力的问题。所以,对于长篇小说高原的出现,完全可以充分期待。
整体水准提高,才会有伟大作家作品的出现。但真正的文学高峰需要的条件更多。我不是作家,这里只能是纸上谈兵。但我以为,一个作家要实现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的真正成功,也许在创作初衷上就不应该以获奖为目的——文学奖项是对作家创作的肯定,但它最好是在水到渠成的前提下,而不是勉强去追求。中国一些作家的获奖意识太强了,但效果也许是适得其反。反倒是真正潜心于创作、不太以获奖为然的作家,有可能达到文学高峰,也能够得到比获奖更高的荣誉——我以为那就是文学史的认可,就是文学本身的不朽价值。
2020年3月9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