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融 罗雪珊
2019 年, 湖北92.5 万人脱贫,800 个村出列,88.23 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2020 年既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扶贫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而媒体在扶贫过程中也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扶贫报道的新闻框架体现了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彰显了党报的价值,但在全媒体时代,不论是固化的贫困人物形象还是单调的媒介形式, 传统的报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亟需变革。本文着力探索全媒体时代湖北省级媒体扶贫报道的趋势和特点, 以及当前报道的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案。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 本领高强、 求实创新、 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2018 年8 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四力”,要求记者扎根农村、坚持走基层,迈入贫困户的家中,用眼看、用心感受。
为了讲好扶贫故事,让读者能够沉下心阅读,湖北日报不仅在文风上进行改革,在媒介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在报纸和客户端开设专题《夜宿农家话脱贫》。 今年9 月2 日头版《贫困户成了“豆腐王”》中写道“工厂仓库,豆香扑鼻。 王学礼抡起黄豆袋。豆子落桶,噼里啪啦,清脆悦耳。关于王学礼的动作描写朴实生动, 寥寥几句就将他制作豆腐的场景写活,让读者仿佛置身场景之中。如果不是记者亲入农家采访,是很难有这样鲜活的描写。 除了文字描述外,还配上了5 分钟的视频,让读者有更好地阅读体验。 截至9 月2 日,该专题已有6 篇稿件, 记者深入湖北省各地, 分头走进农家,干农家活,吃农家饭,说感受,谈未来。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报道方式也从文字、图片拓宽到视频。视频直观、真实、有趣的特性使扶贫报道更加生动鲜活,从而成为大众更能接受、传播更远的方式之一。
2019 年,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联合长江云开辟了《第一书记的“丰收日记”》专题,该专题采用VLOG 的表现形式和纪实报道的表现手法,以第一书记为主题,记录其推进脱贫攻坚的工作历程以及开展扶贫的典型工作方法, 生动地讲述了他带领贫困群众脱贫的故事。
《第一书记的“丰收”日记》专题共刊发19 篇报道,该专题采取先“小屏”再“大屏”的多渠道融合创新传播手段,通过新颖的创作手法和接地气的内容, 树立了一批有作为敢担当的第一书记人物形象、 分享了各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丰富经验、激发了基层干部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获得湖北省委组织部、扶贫办等部门的高度肯定。
以 《农村新报》2018 年8 月7 日报道 《赶着牛羊奔小康——孝昌90 后残疾小伙唐根根脱贫记》为例,当年7 月农村新报记者前往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采访, 认识了天生四肢无力、被定性肢体二级残疾的90 后唐根根,他勤劳奋进,身残志坚,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用智慧和毅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报道中描写“寒冷的冬天,他顶着刺骨的寒风一次又一次追赶羊群,无数次摔倒在地……”体现出天生四肢无力,被定性为肢体二级残疾的唐根根的不易。只有走进他,看到他的生活状态,才能感受到他描述的场景。
2019 年,该报记者再次回访唐根根,发现他思想的转变。在和帮扶他的党员干部接触中,他深受鼓舞,两次写下入党申请书想加入党组织。 记者以他的心声为主线,深入采访,由此成稿《孝昌二级肢残小伙唐根根脱贫后,两写申请表心声——“我想成为你们这样的人”》。 该篇稿件立意新、脉络清晰,反映了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正是这些优秀党员平时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让唐根根“站”了起来。
该篇稿件被评为第三十七届湖北新闻奖三等奖。 文章引起较大反响,省委宣传部、孝感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认为,唐根根这种身残志坚,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的精神是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的精髓。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好的标题可以在一瞬间吸引读者视线, 鲜明地表达新闻的主题, 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翻译界常说“翻译文章要做到信达雅”,信即真实准确,达即通顺明了,雅即优雅有文化味。“信达雅”作为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是十分贴切的。
2020 年8 月4 日《农村新报》头版头条《项目跟着能人走 能人带动众人富——黄梅县产业扶贫探源》标题经过三次变动,最终呈现版本得到湖北省委宣传部的肯定,标题清晰、简明地概况报道核心内容,使读者在短暂的一瞥中,就能了解报道的核心内容。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黄梅有众多能人返乡创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这其中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有家乡情结,二是因为黄梅营商环境好,相关支持项目多,县委县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从用地、金融、、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性资金安排等方面,对能人回乡创业项目给予优先安排。 根据稿件内容, 文章标题历经几次改动。 从 “春华秋实满庭芳——黄梅县产业扶贫工作纪实”到“穷人跟着能人走 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黄梅县产业扶贫拔穷根探源” 最终到“项目跟着能人走 能人带动众人富——黄梅县产业扶贫探源”,在报纸上的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且能巧妙地突出新闻主旨。 也切实做到了“信达雅”。
版面、栏目是组成一张报纸的一个个大小细胞。 当下,平民化的口语词重返舞台, 栏目设置需要通过鲜明的 “词藻”来让整个版面立起来,也让读者很快了解报道内容。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仍有少数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他们不仅物质贫困,而且“等靠要”思想严重,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
为此,农村新报编辑部组织策划了“政府拉一把 自己蹬一脚”为栏题的系列报道,派遣记者、发动通讯员从群众立场和视角在全省寻找典型,通过他们的奋力脱贫故事,激发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从2019 年至今,这组报道共20 余篇,多侧面、多角度展开报道,主题重大,内容典型,叙写生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在新闻报道中同一个栏目的作品极容易出现典型性不足的问题,如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相关报道,无外乎讲述贫困户过去和现在家庭情况的对比,加上如何发展产业脱贫,成为立志榜样,这样的报道使人物形象趋同性太强,缺乏独特性,给受众一种“千人一面”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报道为了凸显人物的典型性,刻意拔高人物、上升人物高度,但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只有丰满、真实的人物才能引起共鸣。
当前纸媒的绝大部分报道依旧停留在 “文字+图片”的形式。而在全媒体时代和碎片化阅读时代背景下,受众很难沉下心看完一本书或将报道从头到尾阅读完。
媒体需思考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扶贫报道, 使其变成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的故事讲好。在媒体技术革新加速、 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一大批新鲜传播模式, 这就要求媒体人要学会接受新鲜事物,如短视频、漫画手绘、H5 等,使用多元化手段报道。
典型人物和时间往往能反映当时时代背景的主流价值观。因而在进行典型报道时,可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物和时间,这样的报道往往能展现高尚的情操和时代精神,发挥正向引导舆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