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的创新路径探索

2020-11-17 11:46:46张伟伟
新闻前哨 2020年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精准大学生

◎张伟伟

一、大数据分析助力精准就业指导的意义及优势

1.大数据分析对实现精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经济由以往的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变的同时, 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也随之进一步提高。 大数据时代下的科学思维模式与高效技术手段不但是人们处理各个工作、生活中各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高校精准化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精准化的支持, 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推荐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数据信息, 帮助学生了解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方法, 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与企业的认识,避免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为不明确、价值不同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2.大数据分析助力就业指导的全程化跟踪

所谓就业指导实际上就是做学生的工作, 通过对毕业生性格、兴趣、专业素质、就业能力、家庭情况等各方面因素的全面分析, 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求职意向、发展预期以及职业规划,确保学生毕业后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速来临,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时,应该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两微一端” 可以精准定位大学生的类型以及就业需求,然后通过建立毕业生职业观与职业需求动态跟踪体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大学生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

3.大数据分析促进就业信息的精细化挖掘

由于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职业规划、市场就业形势等各方面信息都存在着较强的不确定性与可塑性。 因此高校在开展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时, 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和分析海量就业信息, 通过挖掘就业信息间存在的关联规律的方式,掌握大学生就业的动态,才能在及时的优化和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模式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成效的稳步提升, 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大数据分析增强就业工作的科学化研究

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就业质量报告中蕴藏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不仅为高校提供了准确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以及招生计划指导信息, 而且推动了高校就业工作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了高校就业指导信息的可行性、可读性与可用性, 为高校精准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

二、高校就业出现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效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时, 已经深刻意识到大数据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并且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希望可以推动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效果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制约了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教师大数据意识淡薄。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较深, 不仅没有正确认识大数据在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 同时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大数据实践创新工作方法, 仍然采用传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方式, 对学生职业发展和规划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其次,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 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专业能力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信息技术培训的话,必然无法正确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的方法。 所以,即便是绝大多数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大数据意识和大数据思维, 也因为不具备应用和实践的专业实力, 制约了大数据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应用效果的提升。

三、 大数据时代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1.更新就业指导观念,树立大数据思维

各个高校在积极落实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时,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革新教师队伍思想观念。 高校在运用“两微一端”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时,应该从更新教师传统就业指导观念着手,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大数据思维和意识, 要求教师站在大数据角度上重新的定位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将大数据思维贯穿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其次,充分发挥大数据思维的优势,通过“两微一端”对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教育活动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类型,收集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活动的满意度调查数据, 才能在准确掌握学生真实就业指导需求的基础上,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形式, 调动学生参与就业指导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

高校应该采取定期组织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参加信息技术专业培训活动的方式, 提高教师的就业指导大数据实践应用能力, 要求教师掌握正确的大数据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方法,推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比如可以通过举办教学大赛的方式, 要求教师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大数据应用成果,然后通过相互交流和分析讨论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大数据思维敏锐度,才能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

3.完善制度保障,强化就业数据的动态管理

随着00 后大学生个人权利意识和隐私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两微一端” 在高校学生中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两微一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数据安全方面的问题,而且应该采取建立大数据使用和管理体系的方式, 防止因为学生个人信息泄漏问题的发生,影响到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 高校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时,应该建立就业数据实时动态反馈机制的方式,全面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的数据信息, 促进大学就业率的有效提升。

4.搭建大数据精准就业指导信息平台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精准化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时, 应该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 提高大学生就业数据信息获取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通过对国家颁布实施的就业政策、行业发展政策以及企业用人信息等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大学生就业形势,丰富和拓宽大学生就业的信息获取渠道,然后建立电子化的大学生就业档案与实时跟踪体系, 分析和掌握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的特点和规律, 促进大学生精准就业教育指导质量的稳步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机遇, 高校应该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脚步,树立正确的大数据意识和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传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方法,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服务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在进一步拉近高校与学生之间距离的同时,推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精准大学生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