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欣
智媒, 是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形态,是基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生态系统。质量、时间、连接,是智媒时代内容生产的基本要求,它所对应的三层意思是:优质、快速和价格低的服务。
在传统媒体时代,抵达现场、获得内容、成为信源,传播能力、影响力就达到了;但是在智媒时代,传播能力、舆论引导力要体现在:触达用户,即获得流量、获得用户价值;通达人心即被人信服、获得引领地位。笔者结合楚天都市报近几个月来的一些报道, 谈谈智媒时代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三个关键词。
传统媒体在智媒时代的传播能力, 体现在内容的深度挖掘和生产能力、内容传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上,要达到打造舆情峰值、给受众形成积极印象的效果。 同时,传统媒体的危机意识也推动着“实时报道”的发力,及时、迅速地在新媒体平台对一些内容进行准确地发布。
2019年10月27日晚, 武汉军运会圣火缓缓熄灭,本届军运会落下帷幕。楚天都市报的军运会报道,不管是在报纸还是新媒体平台,都做出了都市报特色,也做出了“持续的深度”。 对于开幕式的报道,精心策划,10月19日见报的报道,全方位展示了开幕式盛况以及盛会背后的人物风采,内容丰富。既有围绕开幕式演出节目亮点而作的《止戈为武和平薪火传五洲》;也有揭秘性强的《巧设机关 地下送水上舞台》,让读者看到了电视直播里看不到的内容,也揭开了开幕式背后的创意与科技含量。
军运会期间的报道也体现了“独特视角”。 《被风放了两天“鸽子” 军运帆船赛东湖扬帆》,展现了等风来的两天里,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的心理、准备工作等,大家翘首以待的心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军运村内有众多故事,大多数鲜为人知,《像擦枪一样清洗每一件衣服》, 选取的人物是运动员背后默默奉献者,他们有着辉煌的过去,故事性强、可读。
闭幕时的报道, 重点突出军运会对这座城市的影响,反映出武汉市民的获得感。13 个版的详细报道里,既有站位高、立意远的《全球瞩目 让世界爱上大武汉》、《文明大城 请为自己点个赞》两个综述版,也有从道路建设、园林绿化、城市夜景、场馆利用、志愿精神等方面详细描述对市民生活影响的版面。 内容分割清晰,版面设计优美,让人感受提炼的高度和深度。 除了报纸外,新媒体各平台也进行了及时的传播。
如何面对5G 时代到来的内容生产?
5G 时代带来的变化有:网络传播“零时差”,传统媒体的报道,失去了第一现场;网络呈现的对话语态也有变化,娱乐心态居多,自由、批判、真实的年轻网络用户成为活跃意见主体……
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报道,就要重视主观体验和内容的重新获得感,通过“吸引人的现象”,来把握传播的主动权。
《沉浸式自习室现身江城写字楼》,《饮品店重金引进萌宠招揽生意》,《挖机师傅变身直播网红卖盆景》,《电商主播靠耍嘴皮子“带货”赚钱》,这几则经济新闻都受到读者好评。
这些报道有两大共同点:一是题材新鲜接地气,属于经济新现象、新事物,有趣而可议;二是写作故事化,以人物故事来串联商业逻辑,展示经济百态。
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经济报道要想可读,还要视角朝下,脚板底下出选题,注重“吸引人的现象”,以经济生活中鲜活的“人”或“事”为载体展开采写,让经济报道有血有肉、可读可议。
智媒时代,因为传播更立体,所以叙事一定要“真诚”。我们要用真诚的故事“通达人心”。
10月底,楚天都市报推出了一组系列报道《守护轮椅上的求学梦》。 采访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来自新疆的高位截瘫学子胡泽洋,历尽千辛万苦走进大学,为了守护他的求学梦,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想办法为他创造最好的求学、生活条件,由老师、学生、宿管员、食堂工作人员等组成的“最全守护团”,方方面面的照顾确实无微不至。记者在采写时,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核实事实,故事很充分,写作很收敛,没有任何的夸大,所以虽然是“好人好事”,但看点很足,有说服力。第一天的报道刊发后,官方微信也进行了推送,不少网友留言“看哭了”,因为文字很“真诚”。
第二天的报道, 则主要写胡泽洋对身边小伙伴的正面影响,正如同学所说的,“刚见到胡泽洋的人可能会同情他,但只要你跟他接触,他的人格魅力会让你忘记他的病情,向他学习”,故事同样特别打动人。摄影记者跟拍了两天,照片自然、生动。 报纸的编辑、新媒体的编辑在包装稿件时也非常用心。 连续两天,这组报道获评了好稿、好写作、好图片、好版、好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专家则如此评价这组故事:“不忘初心,以爱育人,不仅体现着一所大学的温度与情怀,也是在擦亮武汉‘大学之城’的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