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重庆市总工会研究室
决战脱贫攻坚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决战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战役,在扶贫道路上,不能落下包括城市困难职工在内的任何贫困家庭、任何贫困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及时做好因各种原因返贫致困职工的帮扶救助。助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既是工会组织的职责所在,也是工会干部的不懈追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全力抓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奋力书写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工会答卷。
立足大局,加强体系建设,全面压实责任担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指出:“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目标标准”“强化体制机制”。重庆市总工会时刻关注脱贫攻坚大局,积极向重庆市委市政府争取政策支持,落实目标任务。一是将困难职工纳入全市城市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自2008年起,城市建档困难职工中的低保户、农村建卡贫困户里的农民工全部纳入政府统筹救助,切实解决了困难职工生活、医疗、助学、住房、就业问题。未享受到低保政策的建档困难职工,市财政每年拨付市总工会资金用于专项帮扶,近3年共计拨付4155万元。二是将解困脱困纳入区县党政考核体系。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任务作为“2019年度区县落实党建带群建责任”考核指标重要内容,纳入市委对区县党政考核体系,进一步压实各区县党政抓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责任。三是将脱贫解困纳入工会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将脱贫解困工作作为工会组织政治任务和工会工作重要部分,将“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区县工会工作综合目标考核,每年对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区县总工会进行差异化资金补助540万元。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调研视察并在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指出,各行业部门要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按照尽锐出战要求,切实履职尽责、合力攻坚。重庆市总工会牢牢紧盯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分解任务、倒排工期,精准到户、责任到人,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城市困难职工帮扶解困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
对症下药,积极探索路径,精准落实帮扶措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重庆市总工会在深入调研城市困难职工群体现状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摸清找准致困致贫问题症结,积极探索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工作路径。一是构筑就业援助自强之路。充分发挥职工服务中心功能,运用政府就业创业激励扶持政策,大力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创业援助,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阳光就业”计划。2016年以来,累计帮助3725户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实现再就业脱困、5150户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毕业实现就业脱困。二是构筑助学支助成才之路。深化拓展“金秋助学”品牌活动,不断拓展助学范围、提高助学标准、创新助学方式,重点对建档困难职工家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阶段就读的子女实施救助,给予5800元至8000元的梯度性助学金帮扶。在全市14个贫困区县开展困难职工子女“助学成才”社会实践支助活动,2019年为贫困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劳动岗位602个,发放助学资金222万元。三是构筑医疗救助健康之路。坚持开展困难职工大病救助,对建档困难职工本人及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给予5000元至5万元分类救助,对困难职工家庭中终末期肾病患者、残疾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学生按不同标准给予帮扶救助。实施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开展互助互济活动,提高职工抵御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能力。从2016年至今,累计参加职工保障计划1067.38万人次、筹集互助金4.72亿元、惠及职工17.9万人次。四是构筑生活扶助温暖之路。协助政府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建档困难职工家庭通过纳入社会救助兜底脱困、2873户建档困难职工家庭通过纳入社保制度覆盖脱困。给予建档困难职工家庭4500元至6500元不等的生活救助金,形成常态化慰问机制;及时向受到疫情影响生活困难职工、遭受自然灾害职工家庭、关停并转企业职工、工伤职工等发放慰问金,防止出现新的贫困家庭。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重庆市总工会对标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高度关注重点区域、劳动密集型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建档立卡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努力发挥工会优势,综合运用就业、救助、补贴等多种手段,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切实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在全市14个贫困区县开展困难职工子女“助学成才”社会实践支助活动,2019年为贫困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劳动岗位602个,发放助学资金222万元。
织密网络,健全保障机制,持续增强工作成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指出,“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就有“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重庆市总工会注重发挥体制优势,协调汇聚多方力量,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编织起更广、更密、更牢的救助网络。一是健全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的集中保障作用,推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投入,逐年提高工会经费投入比例,用活社会各界资源,形成从中央财政到社会资金多渠道、广来源的经费投入格局。2016年以来,争取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8亿元、各级工会经费投入资金1.2亿元助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立重庆市温暖基金会,通过整合工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服务,募集物资资金3100余万元。二是健全多部门共享合作机制。与市级有关部门建立困难职工家庭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机制;与社会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涉及去产能和运转困难企业的职工提供工作岗位、岗前培训,降低职工因下岗失业致困、返贫的风险。三是健全多维度制度保障机制。规范帮扶资金管理,逐步健全帮扶资金管理使用督查制度,银行打卡发放覆盖率达到100%。研究制定《关于为建档困难职工家庭提供或者购买过渡性工作岗位的暂行管理办法》《重庆市工会送温暖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市级困难职工档案管理细则》等制度规定,各级工会职责更加明确,帮扶资金使用更加高效,帮扶方式不断创新,帮扶渠道大力拓展,初步形成层次清晰、各有侧重、严密规范的制度保障格局。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重庆市总工会将立足工会实际,继续做“雪中送炭”“温暖人心”的实事,以统筹帮扶资源、增强服务功能、提升造血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搞好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努力做到持续帮扶、跟踪帮扶、结对帮扶,确保初心不变、力度不减、结对不散、措施不软,倾情倾力助推重庆城市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