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轶伦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时强调:“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山西是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构建汾河文化带和山西遗产保护廊道,积极开展沿线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保护、修复和活化,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生态廊道、文化廊道和发展廊道,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1)遗产类型丰富,时间跨度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西遗产数量庞大,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同时有世界遗产4处(含长城)。涵盖古遗址、雕塑、墓葬石刻、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等多种类型。时间跨度上,从旧石器时代的丁村遗址,到北魏石窟和唐宋元明清建筑,再到近现代革命遗产和工业遗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脉络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同时,山西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8项,以及众多尚待发掘的宝贵遗产。
(2)依托汾河流域,南北带状分布。汾河源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流到新绛县折西,由运城市的河津汇入黄河,全长710千米,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的1/4。汾河北接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流经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南接运城盆地,是山西中部最重要的河道、商道。历史上,由于地势险峻和经济富庶,加之山西内部较为封闭带来的长久安宁,使得大量遗产留存至今。汾河流域成为我国文化遗产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因而,汾河不仅灌溉了山西的土地,更滋养了山西的文化和历史。
(3)系统性保护有待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传承较弱。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山西曾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发展第一、二产业,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重视不够,造成一定程度的地域文化消解和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甚至出现汾河断流、污染严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遗产保护意识逐步加强,在国家和省地层面制定了相对完善的遗产保护条例,逐步形成了通过文化遗产带动城市发展,并反作用于遗产保护的良好经验,如平遥古城等。当前存在的问题有,整体保护层面,面对数量庞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缺乏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缺乏史料、脉络、传承、格局的整体研究和文化价值的整体评定,以及当地人广泛的文化认同和民间力量保护工作的有效参与。个体保护层面,忽视文化内涵和深入研究:对于一些等级较高的文化遗产,利用粗放;对于更多等级低、未定级甚至已定级的文物资源,在科学研究和文化发掘上长期处于沉寂状态,甚至部分重要遗产的研究进展仍停留在20世纪初期文化遗产刚刚被发现和考察的阶段。
线性文化遗产(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是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理念,是一种跨区域综合性遗产保护利用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的签署,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更为规范和科学的时代。随后文化线路、遗产廊道和线状遗迹等概念的提出,都体现出跨时空、跨区域的特征,并在2008年通过了《文化线路宪章》。当前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势正从重视单一要素的遗产保护,向同时重视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保护转变;从重视“点”“面”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大型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转变;从重视“静态遗产”保护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保护转变。
在国外,法国的米迪运河、日本的纪伊山脉胜地和朝圣之路、以色列的香料之路等历史廊道相继成为世界遗产。在国内,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这两处线性文化遗产2014年申遗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启发我们思考遗产保护的新格局。同时,茶马古道、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东北工业廊道等地域性线性遗产廊道,也成为保护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并推动其综合发展的有力途径。
汾河作为山西内陆主轴,与山西周边的黄河、长城、太行山的框架互相衔接补充,形成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全方位的保护链条。汾河文化带是将遗产保护和汾河水治理、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推进系统保护而提出的空间构架。
(1)汾河文化带是指以汾河流域为基础贯穿山西全省,由大量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构成的,体现山西典型文化特征的大型活态文化区域。其文化属性是内在核心,进而衍生出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从而实现遗产保护与居民生活、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2)汾河文化带作为文化区域没有明确的地理界线。考虑到山西特点和周边省市空间发展格局,在汾河流域基础上,文化带向北涵盖忻定盆地、大同盆地,与京张廊道连通;向南涵盖运城,融入到黄河沿线的生态文化保护中,形成跨区域、整体性、有生命的文化空间。
(3)汾河文化带的整体性及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一,它是自然要素和文化要素共同构成的混合遗产线路。其二,它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内容。其三,它是点、线、面相结合的文化线路。其四,它是由古代、近代和当代遗产共同构成。其五,它是静态与动态共同构成的活态遗产。其六,它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发展廊道。
山西遗产类型复杂多样,遗产所处地理环境也千差万别。因此,要更加充分理解遗产的文化价值,扩展和深化遗产保护内容,遵循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
(1)城市区域。除保护古建筑外,还应避免城市发展对文物古迹的“压迫”,保留重要历史街区,使每个城市都保留独特的“个性”,遏制城市均质化发展的不良趋势。在保护古代遗产的基础上,提高对近现代遗产的重视。如汾阳铭义中学旧址、太谷铭贤学校旧址等近代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的历史研究等。建国后,山西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矿等工业建筑展现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成就。如今,大量工业遗产成为山西历史和转型发展的见证,汾河文化带作为一条工业遗产廊道,体现出明显的能源特色。通过合理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留存城市记忆,修补城市功能,如大同煤气厂、太化工业园的保护、改造和利用等。
(2)乡村区域。乡村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自然生态环境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汾河文化带需依托乡村展现农耕文明和山西乡土文化。如乡村是遗产的宝库,古戏台、龙天庙和圣母庙都是广泛分布于汾河流域且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现出共同的文化、血脉和传统信仰。在革命时期还留下众多红色遗产,如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平型关战役遗址等革命遗址、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等。对于乡村遗产的保护不能仅停留在登记层面,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推动民间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要让传统村落保护“活”起来。一是传承戏剧、曲艺及手工艺等民间技艺,使传统农耕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和发展。二是注重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保留文化符号,适度开发旅游。三是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建立遗产保护廊道,对古迹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研究,发掘当地文化的真正价值和深厚内涵,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文化名片,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3)沿河区域。通过沿河区域的整体协调,连通城市与乡村,以及各文物节点、景观节点。一是把握汾河既有的影响价值,如对周边生态、民居、气候和文化的影响,做好保护工作。二是借助汾河梳理国土空间格局,推动汾河流域协同发展。汾河文化带既是文化景观,同时也是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要保护其河道和附属设施,以及与汾河相关的重要遗迹。要保护汾河周边的环境景观,对沿河区域进行系统性生态修复,恢复其灌溉、水利甚至航运等功能。使汾河文化带不仅具有遗产价值,也具有宣传教育和经济价值。
汾河文化带贯穿山西全省,是最能体现山西悠久文明的大型文化线路。打造汾河文化带,不仅具有文化意义,也具有生态景观战略意义和社会经济意义。以面涵点、以线状区域带动各个节点的遗产保护,有利于顶层设计,有利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科学保护和经验总结,使其具有更大的综合影响力。汾河文化带的构建是一项与国家、山西省发展战略相配套的基础性工程,同时也是山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确定汾河文化带的核心区、拓展区和影响区,纳入山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清晰构建汾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布局和规划分区。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景观协调区,为汾河文化带的遗产保护和区域发展提供充分支持。
把握汾河文化带的关键区、脆弱区以及重要节点;开展遗产资源调查,通过考古调查、科学勘察和资料梳理的方式,摸清各类文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基本信息。建立开放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5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遗产进行资料收录、状态检测和及时修缮。发挥群众优势,使他们可以及时向平台补充内容,分享新发现、新资料,从而不断丰富系统内容,成为汾河的“百科全书”。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保护和恢复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合理开展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适度利用工作,发挥节点带动作用,成为展示区域文化形象的窗口。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要抑制汾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处理好遗产、自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生态修复,从而活化汾河文化带。确立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避免现代的建筑、景观设计手段对汾河进行不合理干预。
以汾河文化带作为“五千年文化看山西”的重要窗口,讲述山西故事,增进文化认同感。保护传统村落城镇的风貌格局,活化传承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激活自我认同;探寻红色记忆,讲述革命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在保护的前提下探索开发沿河文化带的深度文化旅游项目,揭示出汾河文化带体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