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江婷婷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2014年至2019年,黔南州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1.5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12%下降到0.68%,历史性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3月3日,全州836个贫困县村全部出列,提前摆脱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全省3个自治州中率先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份沉甸甸的脱贫攻坚成绩单,是黔南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注脚。
黔南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有汉、布依、苗、水、瑶、毛南等44个民族,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以麻山、瑶山、月亮山“三山”地区最为突出。全州12个县(市)中,有10个贫困县,其中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27.18万贫困人口生活在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信息闭塞、生态脆弱、灾害频繁,脱贫攻坚难度巨大,任务繁重。
脱贫之路,注定是一条探索之路。自国家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以来,黔南州不断总结经验打法,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整村推进”,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积累起具有长远启发意义的经验。在发展扶贫产业上,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对照“八要素”补短板、强弱项,注重统筹布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在决策思路上,按照“五步工作法”推进各项脱贫工作。在内生动力激发上,深入开展智志双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攻坚力量统筹上,形成全州上下齐心干、社会各界同参与的攻坚大格局。同时,创新实行“约法三章”,创新“七个一”机制,推行“精准打法十条”,建立“六本台账”,确保脱贫攻坚精准精准再精准,工作细致细致再细致。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既要聚焦老问题又要应对新挑战。黔南州一方面围绕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这个重点目标,认真开展定点督战、巡回督战、行业督战,层层压实责任,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切实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另一方面,围绕12个特色产业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推行“优质稻+N”“菜—稻—菜”等模式,制作低效作物集中连片种植区结构调整图斑,落实调减计划,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在资本引导、龙头企业培养、专家培训等方面,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市场品牌。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力度要大,脱贫攻坚政策要稳。黔南州多措并举,在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上下功夫,既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和产业扶贫力度,通过稳岗拓岗、增加就业、培育产业,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增收、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又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不搞“一脱贫就撒手”,而是“扶上马送一程”,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做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减、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减,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不撤、继续保持脱贫攻坚政策和支持力度连续性。
脱贫既看数量,更看质量,尤其是决战收官之年又遇疫情大考,客观上增加了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难度。黔南州展现出舍我其谁的担当,确保脱贫攻坚成色真实可靠。通过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有力组织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让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重要关口,黔南州将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