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翱
[摘要]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学生除了要接受学校开展的第一课堂活动外,也不能忽视第二课堂活动,班级活动就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在班级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天赋,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理论实践能力,从知识理论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农村学生;班级活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9-0032-02Research on Innovation Strategy of Class Activity Management
(Central Primary School, Nanhua Town,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Ao
[Abstract]In the conte×t of the new era, in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schools should consciously cultivate students ' inno-vative spirit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students ' innovative ability. For this reason. in addition to accepting the first classroom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the school. students cannot ignore the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Class activities are an importantpart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In class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freely use their talents,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carry out activi-ties, improve their hands-on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oretical practical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fromtwo aspects of knowledge theory and practical research.
[Keywords] Rural students;Class activities;lnnovative ability
创新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培养能力的教育,是为学生适应社会进行的发展教育,它既体现义务教育的内涵,又突出了创新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学生自身价值和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就要融入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满足当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在围绕班级活动的开展中,广泛进行创新类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更是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路线的重要体现。
一、开展班级创新活动的意义
开展班级创新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来说,一个班级的成员来自不同家庭,但是都有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样一群背景不同的人聚集到一起,为了共同的爱好而开展相关活动,可以极大发挥各自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小学学生在班级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灵感,尝试创造带来的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所学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开展班级创新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各类比赛是当前创新类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班级成员在组织创新比赛时就是出于对该类比赛的兴趣,而通过班级成员的共同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类比赛中来,从而扩大了创新类比赛在学校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双创能力。当前,各种各样的创新比赛应运而生,校级的、市级的、省级的以及一些国家性质的比赛都为学生提高双创能力提供了平台。比如每年开展的青少年科技大赛就是其中最好的范例。当前,创新类竞赛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但在农村小学中还是存在问题的。
第一,不少学校不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难以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大赛信息,导致部分具备较高双创能力的学生失去了参加比赛锻炼自己的宝贵机会=第二,不少学校往往为了应付检查而搞形式主义,对于学生提高双创能力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为了应付一些上级的要求,临时组建团队进行突击训练,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对于创新类比赛的积极性,而且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建立创新类的专业班级,能够发挥班级的引导作用,在学校生活中能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类竞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平台,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也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二、班级活动的创新策略研究
对于刚升入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和生涯毫无思想准备,带着懵懂的思想,开始人生道路的启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之间有了差异,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想法,针对这一现状,很有必要通过创新、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觀,对自身做好正确定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班级活动创新教育应定位在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重点。把培养班级成员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通过积极的策略全面激活班级成员的知识潜能,使其成为具有创造能力的实用型创新人才。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毕竟经验较少,如果单纯依靠学生开展班级活动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阻碍班级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班级创新道路的发展,需要为班级选择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如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时候,小学生对于雷锋精神还不能够深刻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必要时聘请道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讲座,通过讲座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然后付诸实践活动。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依托课程指导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
创新类班级的成立和发展必须基于明确的活动方向和目标,如果活动目标不明确,那么即使班级成立,也走不了多远。近年来学校根据文件要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类班级的建立和发展可以有效借助这一类课程,让学生基于课程建立起兴趣,从而加入或者自觉组建班级,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从来不是对立发展,而是相辅相成的。依托创新类课程建立或者发展班级组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创新类课程的知识,还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具体的活动中,不同班级可以打造自己特色的活动。班级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特色活动来体现,同时,特色活动也是塑造班级形象,吸引更多学生加入班级的重要方式。如有的班级开展了舞龙舞狮活动,有的开展了“太平鼓”文化传承项目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不少创新类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例如“我是小小发明家”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创新活动。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班级在学校的影响力,还能增强班级成员的凝聚力。特色活动需要定期开展,在开展活动前期班级成员需要聚集在一起讨论相关细节问题,从而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一项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相互了解,相互吸引,在头脑风暴中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创新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班级成员的合作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起着显著作用。
总之,当前国家积极提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是当地经济建设中创新的基础力量。创新班级也正是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积极利用学校各类创新班级的桥梁作用,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走向社会铺平道路,要着力发挥创新类班级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元兵.学校创新管理的建设及发展[J].江苏教育,2016(12).
[2]陈赫颖.专业性班级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2017(23).
[3]刘长亮.学校班级活动运作的实践探索[J].常州信息技术学院学报,2013(18).
[4]闫国栋.创新教育与学校活动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5]邱麗娟.学校班级管理教育模式探究[J].班主任,2015(17).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