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分析

2020-11-16 01:51耿鑫胡朝章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万古霉素注射用血药浓度

耿鑫 胡朝章

摘要: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最常见原因,总体发生率介于1%~3%之间。如果关节置换术后怀疑患者出现感染,建议进行关节穿刺抽取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查,然后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1,2]。现介绍一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治疗方案效果不佳的病例,调整方案的治疗过程。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48-01

1.病史摘要

患者,男,56岁,以“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1天,胸闷伴发热6天”入院。入院11天前因右侧股骨头坏死于当地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5天出现高热并胸闷不适,伴手术切口部位较多渗液,体温持续波动于38-39℃,给予对症处理,胸闷症状逐渐加重,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查体:体温39.0 ℃,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2/77mmHg。手术切口较多血性渗液,髋部屈伸活动受限,下肢肿胀皮温高。辅助检查:NEUT 92.14%,PCT>10ng/ml。诊断: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入院后给予注射用头孢硫脒(2.0g,bid,ivd),氨溴酸注射液,注射用多索茶碱,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并持续灌洗引流对症治疗。第4日患者细菌培养为MRSA,改用万古霉素1g q12h,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第19日患者体温仍间断升高,NEUT 72.44%,临床药师建议加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 q12h,细菌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第40日患者出现皮疹,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停用哌拉西林和万古霉素,皮疹逐渐消退,第45日CRP 2.66mg/dl,ESR 30mm/h,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2g q8h。第66日,患者体温未再升高,切口处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加用万古霉素 1g q12h,第75日,脓性分泌物较前显著减少,患者要求出院。嘱出院后继续抗感染治疗及伤口换药处理。

2、分析讨论

2.1 抗感染方案分析

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入院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的抗感染方案如下:

1)入院第4日细菌培养为MRSA,万古霉素敏感MIC为1mg/L,改用万古霉素1g q12h,日剂量为2g,药物选择合理,为常规剂量,但应对严重感染时剂量稍显不足,根据万古霉素说明书,万古霉素日剂量最大可达4g,所以可适当增加万古霉素剂量。

2)第19日患者体温仍间断升高,NEUT 72.44%,加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和万古霉素联合用药覆盖多数阳性菌和阴性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剂量为4.5g q12h,联合治疗之后患者情况好转,体温有10天左右是恢复正常的,提示治疗有效,且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但患者病程长,且有引流管持续引流,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耐药,或者不敏感治病菌感染,应连续细菌培养,分析感染部位致病菌的变化情况。

3)第45日CRP 2.66mg/dl,ESR30mm/h,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2g q8h,头孢他啶为三代头孢菌素,药敏试验提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定敏感,且患者未再发热,但挤压伤口部位仍可见浑浊液体流出,置引流管之后引流液呈淡红色,提示感染未完全控制。应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鉴别感染的相关指标,并继续细菌及血培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药敏结果调整抗感染方案。

2.2 药师建议

1)监测血药浓度:万古霉素使用48-72h后应评估疗效,疗效不佳时应考虑血药浓度监测。专家建议为了使感染灶内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总)浓度维持在15-20mg/L时,所以当万古霉素出现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万古霉素剂量。且万古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肾毒性,所以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应监测患者的肾功能。

2)连续细菌培养:患者病程较长,致病菌可能会发生变化,应根据患者情况连續感染部位细菌培养及血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分析致病菌变化,并依据药敏结果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3)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一旦发现引流管不通畅,应调整引流管,或重置引流管,保证引流管的通畅。

4)排除其他部位感染: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现有的治疗方案将不能完全覆盖感染灶的致病菌,可以通过询问患者有无其他部位不适,或进行全身的查体等进行排除,一旦发现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感染,应根据感染情况及致病菌培养进行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

3、小结

对于关节置换术后引起的感染,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抗生素的剂量是否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致病菌是否发生耐药或合并其他致病菌感染、引流管是否通畅、是否有其他部位感染等。应进行连续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保证临床抗感染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the diagnosis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s of the hip and knee.J Bone Joint Surg Am. 2011 Jul 20;93(14):1355-7.

[2]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Clin Infect Dis 2013 Jan 56(1):1-25

通讯作者:胡朝章,198602女,汉族,甘肃白银,本科,药师,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 邮箱 781711678@qq.com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注射用血药浓度
万古霉素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配方优化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肾功能指标间的关系
烟草可降低血中药物浓度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