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河江
[摘 要]近代以来,受诗性精神失落、功利主义渗透以及人文理想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传统诗教的文化品性被逐渐遮蔽,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澄明”。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通过从整体上进行儒家文化的再创造,唤醒师生具有人文意识的诗性精神,实现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以及渗透于美育与德育实践等途径,促成传统诗教文化品性的生成。
[关键词]传统诗教;传统文化;文化品性;儒家文化
传统诗教是一种通过古诗来实现人的教育教化的文化實践活动。“以诗为教”的传统始于孔子的“《诗》教”思想。最初的“诗教”是指以《诗》(亦称《诗经》或《诗三百》)为教材的教育实践,主要倡导温柔敦厚的精神品质与处世态度。后来,“诗”的指称突破了《诗》的专属,成为一个囊括各种类型诗的“大概念”。现代意义上的传统诗教指的是在传承与弘扬中华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改良和人心教化,它奠基了品德修养、人格教育、审美理想和社会功用等方面的功能和基础,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性。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传统诗教的文化品性逐渐被“遮蔽”,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澄明”,这对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尤为重要。
一、传统诗教的文化品性表征
传统诗教是古人探索化育心灵方法的智慧结晶,是一种通过古诗来培养人的诗性精神,丰富人的意义世界,增强人的审美素养以及提升人的道德品质的文化实践活动,其文化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精神文化
传统诗教的精神文化源于古诗中的精神旨趣。大量中华古诗反映了古人心怀苍生的悲悯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以及中国的历史变迁、壮丽山河、人文风情和哲学思想。我国古代诗词中往往寄托着诗人的某种志向和精神品格,其中那些可贵的思想,构成了中华古诗精神之属性。如苏轼的《定风波》记述了诗人在野外偶遇风雨时的心境,将一件平常小事描写得趣意盎然、生机勃勃,展现了诗人旷达乐观的精神品质。开篇“莫听穿林打叶声”,描绘了天地间雨骤风狂的景象,而“莫听”二字却表现出作者对外物的心不在焉;从“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可知当时他在风雨中前行时装备“惨淡”,却又以一个“轻”字传达出困境中的乐观心态;“一蓑烟雨任平生”则由眼前现实推及整个人生,强有力地展现了诗人超然的人生态度。细品诗词,可以感受到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2.生命文化
从生命存在的角度而言,诗歌是对人类生命意志的表达[1]。中华古诗体现着诗人的人格品性、心地良知和对世间万物的关怀,以及蛰伏于生命中尚未唤醒的灵性。诗人们对世俗生命体验的观照与升华是古诗创作的逻辑基点,诗中有他们的经历、体验、理想和意志。如《古诗十九首》中,很大一部分表达了对生命和理想的悲叹,揭示了自然规律及生活哲理,带有浓重的忧患意识和生命觉醒的意味。这些古诗的作者大多是沉浮于社会下层的潦倒文人,生活的窘迫使他们更频繁地对生命有所忧思。人生苦短与祸福无常给这些诗人们带来痛苦的体验,他们深刻认识到生命在茫茫世间的脆弱与渺小。于是便有了《回车驾言迈》中的“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有了《今日良宴会》中的“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等关涉生命文化的诗句。
3.审美文化
传统诗教的审美文化源自古诗中传递出来的审美气质。从现代美学的角度来看,诗教从属于美育范畴。这是因为古诗本身就是一种“美”之物,优秀古诗的审美属性呈现出立体、多元的特点,它们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韵律美,即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会讲究单音独体的平仄和结构,由此出现一种有关“平上去入”的声调;二是形式美,中华古诗的隐喻形式,具有一种“道不完,说不尽”的朦胧之美;三是意境美,古诗多擅长虚实结合,在虚与实的交错中产生悠扬的意境;四是精神美,诗中所蕴含的精神可以触动人的心灵,发人省思。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严格遵循古诗的格律,通过隐喻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深情关怀,心系一场夜雨后被滋润的万物、荒凉田野小路上的行人、点亮孤灯仍在劳作的渔夫。整首诗韵律规整、意境悠扬、精神崇高。传统古诗的审美属性创造了传统诗教的审美文化,传统诗教的形式、环境和内容通常也体现着这种古典的诗性审美文化。
4.民族文化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2]”优秀的古诗中就包含着这种强大基因,其背后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广泛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真谛。其中,许多思想精华至今仍影响着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念,构筑了其独特而坚定的精神世界[3]。这些古诗是传统诗教实践的主要内容,因此传统诗教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中华古诗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要求传统诗教之民族文化的涉入;另一方面,现代意义上的诗教实践总会在不自觉中折射出民族文化的特质。
二、传统诗教文化品性的遮蔽
传统诗教的精神文化、生命文化、审美文化和民族文化要求诗教肩负起关怀生命、充盈精神、涵养审美、回归民族的文化使命。然而在现实中,传统诗教却走向了“非主流”的文化范畴,其文化品性逐渐被遮蔽。究其缘由,有以下几点。
1.诗性精神的失落
中国历朝历代都具有浓厚的诗性氛围,诗歌的盛行创造了厚重的诗性精神。诗性精神是传统诗教文化品性形成与价值发挥的基础。传统诗教文化品性在现代社会中被遮蔽,其深层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偏狭地过于推崇理性精神,导致了诗性精神的衰落。理性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属性和人类智慧的精华,它确实能够为社会物质与技术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然而,理性本身却内在地隐含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矛盾与分裂,给人类带来一个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了社会关系的彻底物化与异化,并由此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自然生态、主体意义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危机[4]。理性精神的过分张扬压抑了诗性精神的发展,使得现代社会对传统诗教这种收益缓慢的“文化财富”视如敝屣,传统诗教的文化品性自然也无法生成。
2.功利主义的渗透
在哲学意义上,功利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认为个人利益是唯一的现实利益[5]。功利主义在教育领域表现为追求财富的教育目的、分数至上的学习心态、符号灌输的教学方式等。传统诗教作为教育的一个范畴,同样受到功利主义渗透的影响。在学校层面,某些学校为响应国家提出的“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在形式上营构出一种“诗教”的氛围,实则未能在意识层面上认识到传统诗教对中华儿女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也未能把握传统诗教与民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仅仅视诗教为提升语文成绩的手段。这种诗教实践往往置传统诗教文化特质、个体生活现实、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于不顾,只是片面追求制度化的诗教内容。
3.人文理想的缺失
传统诗教是一种人文活动,其得以生存的环境必定由人文理想所构筑。人文理想是对“人文”和“人文主义”理念的美好想象与向往,其本质是一种对人文精神的追求[6]。中国的人文理想多指儒家的道德理想和道家的审美理想等传统文化理想。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人文理想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光辉。首先,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整个现代社会中的实质分量较轻。由于历史原因,现代社会并未充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传统文化也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其次,经济主义和科技主义不断腐化人们的心灵,诱惑人们在背离人文精神的歧途中越走越远。人文理想是迈向意义世界的信念支撑与价值引导,人文理想的缺失将导致人类乏于思考“人性”“理性”和“超越性”等根本问题,而作为一种人文活动的传统诗教自然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传统诗教文化品性的生成路径
基础教育在澄明传统诗教文化品性上具有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在基础教育实践中,应通过从整体上进行儒家文化的再创造、唤醒具有人文意识的诗性精神、实现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以及将诗教渗透于美育与德育实践等途径来实现传统诗教文化品性的生成。
1.从整体上进行儒家文化的再创造
儒家文化是传统诗教的母体。尽管传统诗教的文化内涵经历着历史演变,但作为传统诗教的文化之“根”,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儒家文化始终为传统诗教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因此,在现代社会的新环境中,儒家文化的再创造对澄明传统诗教文化品性具有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一是养成文化自觉,摈弃民族虚无主义,增强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中小学生文化自觉的养成,引导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二是检视儒家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找寻民族之根底。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已浸透在中华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信念以及生产、生活的行为意识当中[7]。作为一种深厚而广博的本土文化,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传统诗教之优秀的文化品性在这一契机中重获生机。
2.唤醒具有人文意识的诗性精神
基于生存论视角,诗性精神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诉求和终极关怀,它体现了对人的生存意义或价值的关注,更贴近人的现实生活。但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体现了即世与超世的统一。诗性精神具有人文、自由、潇洒、浪漫、超然的属性。具有诗性精神的人既以仁爱之心观照世间万物,又能给个体以充足的、安逸的、本真的精神空间,积极探索本心的构成并自觉地使之充盈。因此,有必要重新唤醒具有人文意识的诗性精神,以改观理性精神的绝对统领地位。
一是践行人文理想。诗性精神是一种具有人文属性的精神样态,在教学中应遵循育人规律并确保人文理想的在场。二是坚守自由理念。诗性精神具有自由的品格,这种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个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三是体味生活乐趣。教育工作者应指导学生以宽容之心体察世间百态,以感恩之心构建个体与生活世界的相处模式,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并热爱生活。四是汲取自然能量。要带领学生接触自然、融入自然,让自然成为滋养心灵的源泉,通过与自然的深度互动开启精神生命的成长。
3.实现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
传统诗教作为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其文化品性要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得以彰显,就需要深入挖掘它的现代价值,实现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传统诗教本身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经典基因,能够通过转化以配适现实需求,进而被赋予当代创造的文化要素。实现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是传统诗教文化品性焕发的根本出路。
一是对传统诗教文化进行一番批判性的提炼。传统诗教起源于封建社会时期,在它的文化品性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属性。在提炼的过程中,必须以现代目标和创新精神对其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分解,抛却过时的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发展其中合理的内容。二是将传统诗教中的优秀资源融入当下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坚持传统诗教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将传统诗教中优秀的文化品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契合,建立一个新的完备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三是创新传统诗教的形式,进行实践范式的转换。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应对传统诗教的旧式范式进行现代语言范式、逻辑思维的转换,使其文化品性结合时代要求而发挥内在价值。
4.渗透于美育与德育实践
传统诗教可以通过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美育”与“德育”得以复兴,再次焕发其文化品性的人文化成之价值,进而凝聚人心,成风化人,推动当代伟大实践[8]。审美与道德是传统诗教文化品性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传统诗教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休戚与共,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将审美与人格塑造联系起来,因此可以在现代美育与德育的实践中得到“随风潜入夜”式的生成。
一是将诗教与德育融于一体,开展诗意德育。将传统诗教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召唤德育的诗性魅力,让学生在诗性文化的环境中获得德性、主体性、诗性的发展。二是引导学生完成“人生诗化、诗化人生”审美情态的终极追求。所谓诗化人生就是在诗意环境的熏陶下获得一种诗性精神,使人以诗性的态度携着超然的心灵面对生活,从而把人生提升到诗的境界。三是寓教于乐,塑造情感。寓教于乐是美育实践的高级形式,要求以审美为核心,主张尊重学生的音乐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马草.儒家诗教观的文化阐释[J].湖北社会科学,2016(7):117-122.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328/c1003-31001242.html.
[3]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3-28.
[4]杨建华.理性的困境与理性精神的重塑[J].浙江社会科学,2014(1):104-111,158.
[5]柯佑祥.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3):13-18.
[6]蔡连玉.論人文理想与教师的人文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3):34-37.
[7]余仕麟,余彦.复兴儒学的根本意义:寻回民族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2):77-82.
[8]李山.“诗教”的启迪[EB/OL].http://www.qstheory.cn/culture/2017-08/01/c_1121411973.htm.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