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新学工”精细化管理的路径

2020-11-16 06:08李晓青成季奎许伟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7期
关键词:途径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精细化管理

李晓青 成季奎 许伟

【摘  要】当前针对社会的人才需求来讲,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已经成为了首要任务,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落实自身教育体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学生工作放在首位,因此文章便是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新学工”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展开分析。通过管理制度、培训方式以及信息化“新学工”平台系统这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阐述,意在通过文章论述,能够为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工作创新奠定技术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新学工”;精细化管理;途径分析

引言

近年来,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就导致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工作也要进行创新,而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是否具有科学性,还需要结合当前实际的教学管理方案进行针对性分析,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打造信息化的“新学工”管理体系,结合理念和制度的加持,来提升学生工作的质量,不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创新自身制度的主要研究课题。

1.“新学工”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价值和挑战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提升高职院校自身职能价值的载体,同时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也能够深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遗留下来的问题,为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推动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完善自我奠定基础,另外,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反映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质量。

因此重视创新,增强对理念改革的重视是当前构建新时代学生工作体系的基础要求,与此同时,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必须要从思想意识以及实际行动方面进行转化,摒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与当前社会现代化管理理念接轨,打造新型的学工体系,将是提升“新学工”精细化管理质量的基础前提。

但是在实际的心学工管理理念构建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定位管理模式的出发点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效率的转型和提升,还需要深入分析当前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新学工”体系的建立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必须要强化对所有学生的了解。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基础以及成长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与此同时,经济状况、个人阅历以及受教育程度均不尽相同,这些导致学生的思想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异,而思想状态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新学工”精细化管理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学生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对精细化管理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也是当前高职院校落实教育体系改革的首要挑战。

2.高等职业教育“新学工”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从理论角度上来讲,精细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在超出了大體制度以及管理模式的限制后,针对实际的学生工作细节落实管控,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来实现对学生思想的捕捉,并且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管理措施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当前的文娱活动、思政教育以及生活化教育,促使学生的思想能够逐步统一,从而便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落实。

从学生工作的落实角度来讲,精细化管理不仅要建立在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基础上进行完善,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工作模式以及业务流程进行职责和工序的划分。这其中涉及到了学生信息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资源整合、助学贷款管理、学生休退留状态变动管理、思政教育管理等于学生学习和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各个领域。从体系上来看,较为复杂,需要注意的要点较多,在传统的人为管理模式下极有可能存在管理盲区,因此,落实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形式便是根据不同的管理系统来构建针对性的调整策略,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网络平台建设,从而打造“新学工”管理体系,促使每一项管理模式均有的放矢,且能够与实际的管理需求相融合。

3.高等职业教育“新学工”精细化管理措施

3.1落实制度建设

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转型是从模式上进行创新,因此必须利用制度进行行为约束,才可以确保精细化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首先要建立在人本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人性化制度体系,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的了解和调整,结合学生自身的利益建立保障机制,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管理以及综合素质测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造良好的渠道和发展方向。其次要加强科学管理机制的建设,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发展现状来看,随着办学规模以及师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传统管理方法,存在着较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必须要促使“新学工”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要满足社会的发展进程,而构建科学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了对工作者的教学态度调整、管理工作方法优化、岗位职责建设。针对实际的学生工作内容,落实制度体系的创新,才能够真正促使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制定满足学生、院校和社会的多主体发展需求。

3.2增强培训力度

打造具有多元化以及制度化特点的培训理念,对于提升新时代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质量,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常态化培训模式,可以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重点学习以及变动情况落实定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以思想意识、文化体系、学习方法以及就业指导为主,培训的模式可以向多样化和开放性方向转型,多利用校园联谊、社会实践、文娱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培训兴趣和培训质量。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能够积极获取学生的实际思想意识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新时期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提供相关依据。另外,必须要落实培训结果的回溯性分析,要建立在不同培训方法所形成的反馈意见和结果基础上来分析成效,同时可以利用制度作为培训体系的保护基础。将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培训机制维持下去并且进行创新,促使培训模式能够不断优化,并且以借鉴其他院校的学生工作模式为依据,博览众长,才能够为精细化管理的落实提供坚实的基础。

3.3构建信息化“新学工”管理平台

由于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增加,导致高等教育过程中落实学生工作的业务模式和系统分支也逐渐增多,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存在极强的滞后性,无法实现高效高质的管理模式创新,因此借助信息化平台打造信息化“新学工”管理体系,能够真正实现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和跨空间转型不,当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均已经建立起了信息化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其中不仅涉及到了校方的管理,业务也涉及到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通过浏览器可以直接登录学工管理界面,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学生通过登录自身的账号和密码,可以实现对不同权限的分化,同时支持密码修改操作。大多数的学工管理系统涉及到了学生信息统计、动态查询、党团建设、评奖评优、对外交流以及学生资助等基础模块,同时也为学生的实际发展设立了勤工俭学、社会实践、适岗就业、心理健康等功能性模块,能够为学生提供社会调查、岗位申请、个人审核、心理咨询、特殊学生维护等服务。

这种信息化学生工作管理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打破时间的限制,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学生均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交流和沟通,对于强化自身的职能以及权益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符合当前现代化学生管理工作转型的趋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时期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管理理念的创新力度,建立在制度优化的基础上进行行为约束,并且坚持以培训来落实对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使精细化管理有创新依据,另外还需要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打造跨空间的工作模式,促使细节精准、条理清晰、职能丰富,推进高等院校教育“新学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智慧,王小凤.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

[2]孟彦乔.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实效[J].科技信息职教与成教,2008(34).

作者简介:李晓青( 1985.01-),女,汉族,四川巴中人,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成季奎:(1991.09-),男,汉族 ,重庆奉节县人,本科,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工作。

许伟:1986年12月,男 ,汉族 ,重庆市云阳县人,专科,研究方向:军事理论。

猜你喜欢
途径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精细化管理
简析指导幼师开展视唱练耳教学的途径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途径分析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当代社会背景思想政治生命价值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