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0-11-16 02:24董思宇
戏剧之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体制改革发展趋势

董思宇

【摘 要】本文试图从制度发展和管理机制的角度探析中国艺术表演团体的现状,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负面因素,以此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对策,预测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0-0203-02

我国各类艺术表演形式繁荣多样,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以来,事业单位制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共同为中国演艺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民族文化的精神。但在目前的社会市场大环境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传统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体制愈加无法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管理制度的缺陷成为阻碍我国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艺术表演团体的概念、属性及其特点

(一)艺术表演团体的概念

“艺术表演团体”是社会艺术组织的专用名词,是现代语境对戏曲、曲艺等艺术组织的统称。“艺术表演团体”是由古代“戏班”的概念演变而来。1954年1月12日,在《中央文化部一九五三年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艺术表演团体”这一概念。在这以后,“艺术表演团体”这个新的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并且使用。

(二)艺术表演团体组织的属性

1.艺术表演团体组织的伦理性。艺术表演团体服从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需求,通过艺术表演多种多样的形式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进行文化的传播,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是艺术表演团体的伦理性目标。

2.艺术表演团体组织的政治性。艺术表演团体服从服务于政治要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

3.艺术表演团体组织的经济性。追求经济效益也是艺术表演团体的固有目标,艺术表演团体必须借助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艺术表演团体组织的审美性。艺术表演团体生产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精神文化审美的作用。

(三)艺术表演团体的特点

1.艺术表演团体的精神性特点。艺术表演团体所从事的特殊生产活动属于精神性意识范畴,其产品的生产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非物质性的精神产品,他们得到的不是实际的物质产品,而是一种视觉感官上或心灵上的享受。

2.艺术表演团体的社会公益性。艺术表演团体具有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层次需要的职责和繁荣祖国艺术文艺事业的职能。

3.艺术表演团体受艺术环境和经济规律的双重影响。艺术表演团体所生产的非物质产品同样需要市场的流转,因此,艺术表演团体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实现艺术价值和经济规律的有机结合。

4.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对象的不稳定性。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活动大多都不是在固定的剧场和舞台,这种流动性质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了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对象的不稳定性。

二、艺术表演团体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和条件,可以将艺术表演团体划分为国办艺术表演团体、企业办艺术表演团体和民办艺术表演团体三类。

一是国办艺术表演团体。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的艺术表演团体称为国办艺术表演团体,对于社会的影响较大,是由国家重点扶持,纳入国家社会发展规划的事业部门,属于国家财政资助的非营利性艺术组织。作为国办艺术表演团体,其生产演出的作品和风格代表着整个国家的艺术水平和艺术实力,国办艺术表演团体对于我国当代的艺术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企业办艺术表演团体。企业办艺术表演团体作为一种崭新的模式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实现了艺术团体和企业的有机结合。这种新模式下的企业与艺术团体相互制约影响,企业为艺术表演团体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外在支持,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活动和作品为企业进行推广宣传,弘扬企业文化,以此实现艺术表演团体与企业的有机统一。

三是民辦艺术表演团体。以自愿组织、自负盈亏为主的社会民众组建的艺术团体称为民办艺术表演团体。民办艺术表演团体在社区和农村发展较为迅速和繁荣,其增加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会文化需求,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艺术财富。民办艺术表演团体更加侧重于丰富业余生活和社会经济效益,其审美价值不高,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基层群众的艺术文化消费需求。

三、传统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制约因素

(一)传统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的现状

1.网络飞速发展,艺术表演传播形式呈现多样化。由于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艺术表演传播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艺术表演大多以舞台表演为主。但在这个大数据下的信息时代,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络上观看到免费的艺术表演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艺术表演的传播范围,与此同时也对传统艺术表演团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部分消费者在线上购买到廉价甚至盗版的碟片、网络资源,侵犯了艺术表演团体的原创版权,降低了消费者在线下观看的兴趣,使传统艺术表演团体更加艰难。

2.业务能力存在不足。现阶段,我国很多艺术表演团体在演出、创作、营销等方面能力不足。一方面是因为专业性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部分艺术表演团体没有自己的排练厅、专业设备。另一方面,艺术表演团体的创作能力低,无法对艺术作品进行创新,无法开展专场演出,导致艺术表演团体的知名度低,观众观看演出活动的积极性低。

(二)传统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

1.政府减少财政经费注入。经费问题是制约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的“瓶颈”,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部门通过撤销部分艺术表演单位、裁减演职人员等来应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以维持艺术行业的整体发展,保持艺术演职人员与外部资源之间的平衡,这直接导致了艺术表演团体日渐萎缩的态势。

2.计划体制制约艺术创新。创新是艺术生产发展的本质,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但在计划体制下,艺术创作者只是在名义上享有艺术作品创新的自由,所有人为了追求个人的安逸,已经失去了创新精神。失去藝术创新的艺术也逐渐枯萎①。

3.激励体制不足。由于无法通过传统的计量方法来统计演职人员的努力程度和生产程度,因此设计者设置了固定的工资制度。而固定的工资制度带来的弊端就是打消了艺术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过度的平均主义也阻碍了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潜能。

四、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的改革对策

(一)加强对市场环境的调控

随着艺术市场的不断扩大,艺术表演团体在迎来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是冲击也是机遇,顺应主流文化是时代的趋势,艺术表演团体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线上活动,进行线上交流与传播,开展网络售票等多样化的艺术表演形式,促进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发展。同时保留线下传统的表演形式,加大线下线上的宣传,保留中华文化传承。并且,执法部门要坚持打击盗版,加强版权意识,保护艺术表演团体的作品版权。

(二)改革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

艺术团体与政府的关系逐渐发生转变,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正确评估艺术表演团体的实际成本,同时为其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以维持和促进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于艺术表演团体的监督,明确资金使用情况和其经营管理是否符合国家要求。另外,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对于表演团体的干预,从而提高艺术团体的创作能力,适应市场的发展。

(三)完善内部机制

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机制向公司制转型,首先应完善财务管理机制,重视经营成本和实际收入的核算,遵循国家法律规定进行审计工作,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确保财务信息真实、符合规定。其次,应该完善用人制度,根据不同演员的实际情况签订劳务合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采取绝对平均主义,利用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演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完善内部决策机制,灵活调节演出场次优化和演出规模,从而保证演出的成果和艺术团体的收益最大化。

五、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对艺术表演团体体制的探析,未来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向为:艺术表演团体与政府的关系为相对独立型,艺术表演团体与社会市场的关系为相对依赖型,艺术表演团体与内部演职员工之间的关系为法律契合型发展②。

(一)艺术团体与政府的发展关系趋势

市场配置的调配已经逐渐成为社会资源主要的配置方式,政府将不再是艺术表演团体的直接资源供给者。在这种形势下,艺术表演团体表现出相对独立发展的趋势,不再依附于政府的直接管理。市场经济体制将取代政府对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束缚与保护。

(二)艺术团体与社会市场的关系发展趋势

在逐渐成熟的市场体制下,艺术表演团体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一些原来由政府管理的社会资源配置③回归到社会市场,艺术团体的发展逐渐依赖于社会,社会成为艺术团体的主要资源供应者。因此,艺术表演团体自行联系市场渠道,积极争取市场资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业赞助”。

(三)艺术团体与艺术从业者的发展关系趋势

在传统计划体制时期,演职人员对于单位依赖十分严重。转型时期,外部的社会资源的不断上升,使大部分计划内的演员垂涎于体制外的社会商业活动,因此便出现了计划内的演员外出“兼职”等情况。同时也出现“内部合同制”和各种演出补贴制度。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艺术表演团体将逐步经历单位弱化的过程,艺术团体与艺术从业者的法律契约关系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六、结语

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由于在社会分工中的特定差异,决定了它逐渐成为了一种既具有商品性又具有公益性的从事特定活动的社会单位,想要做好体制改革是一件困难又艰巨的工作。因此,政府应发挥积极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加强对市场环境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于艺术表演团体的财政投入。各艺术表演团体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对艺术作品进行传承和创作,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未来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机制的重要发展趋势。

注释:

①李玉玲,刘国利.以创新精神推动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J].大舞台,2011,(05):254

②李莉.内地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改革分析与研究[J].艺海,2016,(11):52-54.

③傅才武,陈庚.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龙新民.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启示[J].百年潮,2012,(08).

[2]马玲.谈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J].戏剧之家,2019,(09):239+241.

猜你喜欢
体制改革发展趋势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