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视角

2020-11-16 02:24赵莎莎余宇
戏剧之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莎莎 余宇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独特而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考验。如何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不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率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以东莞为例,探讨信息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视角;信息属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0-0201-02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我们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成果,也有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新的发展状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和完善优化,要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有效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定义

文化遗产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非遗”被冠以“非物质”的定语,肯定了它的信息属性,即“非遗”是一种信息形式,是以某种特定形式组织起来的信息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凝结着民族的智慧,连接着民族情感。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在价值观念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是全体社会成员加强沟通和增进情感的桥梁,是广大群众共同的精神纽带。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粤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在中国和世界都是少有的,目前有7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82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信息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国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一直以来,“非遗”的传承、保护、创新,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以东莞为例,“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所遇到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非遗”的由来与发展缺乏理性认识有关。

一切文化都具有时代性,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推动东莞“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创新,使其融入当下、服务当今,才能永远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要想探讨信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需要深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非物质的”。它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依赖物质形式的文化表现形式,或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远远大于其物质载体。另外,这种“非物质性”也表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信息属性,是由特定形式组成的信息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文化生态的变化,这样本来就缺乏稳定物质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容易随着原生环境的改变逐渐消失。

二、信息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首先需要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信息化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飞速进步,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形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存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依托。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信息属性,所以在保护和继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首先,保护者需要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所处的文化生态即原生环境与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文化生态中最优的存在形式问题。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还需要面对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的存在形式转化为新的文化生态形式。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可以基本确定在信息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分析其存在的原生环境等特征;第二,要寻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文化生态中最优化的存在形式,完成原生环境向新形式的转化;第三,要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继承,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外在文化生态下的最优存在形式,这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机制。

三、东莞非物质文化遺产的现状

(一)发展

东莞交通便利,环境优势比较突出。东莞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都比较发达和领先的城市,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更为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东莞市文化馆专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并成立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和“非遗”传承人代表,在线上和线下全力推广“非遗”项目和产品。

(二)不足

从信息视角来看,“非遗”保护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但是目前东莞还没有从本质上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土普查工作,也还未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而针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尚未进行全方位保护。想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融入校园、融入社区的想法还没有得到实现。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在保护中利用,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同发展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要鼓励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进一步挖掘、抢救、保护和宣传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唤起全体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增强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使那些处于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要组织专家学者在对东莞珍贵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考证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让更多的读者从书中就能够了解到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概貌、地方风格、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夺天工的技艺带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是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世界,看到它们,就仿佛听到东莞人民的低吟浅唱,仿佛看见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精神故乡。

那么掌握了这些方向,我们就可以在“非遗”与艺术的课堂中体现出来,结合艺术课程内容深挖思政元素。在“非遗”作品的讲授中,巧妙融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时代背景,注重突出主旋律方向,注重书写记录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实践,通过“非遗”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观,引申到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气派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鼓舞学生,通过“非遗”作品来推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实现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完美契合。

信息视角下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难题。第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挖掘不深、对信息时代的电子技术水平掌握不足。现阶段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在不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简单的存储工作;第二种是利用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进行一定的转换,以适应新环境。因此,“非遗”保护工作应该注意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率。

基于信息属性与信息的特征,可以确定东莞“非遗”保护的具体内容大致有以下五点。

第一,“非遗”的分析,以及“非遗”的特征与风格的识别与表达,即“非遗”信息的形成。第二,“非遗”的形式大于内容,即脱离了“非遗”的本身价值,过多追求外在形式化的东西,比如过多夸大“非遗”本身的属性,利用媒体中介环节等。呈现给大众的“非遗”作品已经完全变味了。第三,“非遗”的传承与推广,缺乏受众群体。虽然近年来“非遗”不断走进校园,但是“非遗”并未在学校扎根。学校可以说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大环境十分适合“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并未在校园中建立“非遗”传承基地,进校园的“非遗”活动内容也是比较单一的,時间也很短,并不能在校园落地生根,所以使得一些“非遗”项目不但缺乏传承人,更缺乏观众,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开始不接受这些“非遗”项目。第四,传播“非遗”的媒体中介过于单一,关注的人群不够广泛,信息得不到真正推广。第五,“非遗”信息缺乏创新性。没有创意的推广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四、结语

总之,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考验,也创造了新的机遇。所以加强信息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探讨,既有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当代价值和历史意义,也有助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李鸿明.从东莞千角灯看我国民间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文艺争鸣,2015,(06):174-178.

[2]林毅红.基于数字化技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05):116-121.

[3]曾芸.新科技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6):56-61.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