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瑶
【摘 要】在党的十九大“文化自信”的政策指导下,央视涌现出了如《故事里的中国》等契合时代特征、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电视综艺节目,通过优秀节目的示范作用,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拓宽了“国潮”的限定范围,对于“红色经典”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现以《故事里的中国》为切入口,分析央视制作“红色经典”电视综艺节目的动因,并从制作与传播两方面说明“红色经典”的守正与创新,由此照见“红色经典”在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央视;红色经典;电视综艺节目;故事编码;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1-0164-03
从“清流”到“潮流”,“红色经典”电视综艺节目的价值回归成为了时代的必然。在“国潮热”的席卷下,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综艺节目正在进入大众文化的传播领域,受众对主流价值不断接受和认可的同时对“红色经典”的价值追寻也日趋强烈。在受众的认知需求、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媒介融合的传播契机之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国字号品牌的发力,推出《故事里的中国》,通过系统梳理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串联组成新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1]以下将从央视制作“红色经典”综艺节目的动因、《故事里的中国》在“红色经典”中的故事编码和传播策略几个维度对央视“红色经典”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与传播进行分析。
一、时代视角下央视的“红色”追寻
(一)主旋律下的“红色”消费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封存,反之,“红色经典”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深植于文艺作品的经脉之中,不断为文艺创作注入向上的动力。从过去的《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到如今的《飞虎队》、《红鲨突击》,在涌现出的众多优秀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始终位于“红色”文艺建构的核心位置。“新英雄主义”创作思维影响下“红色经典”的再造亦呈现出多元化的消费景观——表现英雄还是戏说英雄?一方面,“红色经典”具有特殊的民族文化指称,政治权力下所表现的“红色精神”也为建构社会价值体系起着重要作用。而另一方面,“红色经典”受市场经济和俗文化的驱使,解构了“红色精神”的神圣感,消解了政治权力的中心化,以满足当下受众的娱乐消费诉求。如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林海雪原》,侦查英雄杨子荣变成了左右逢源的情场老手,与座山雕是情敌关系,全片的高潮段落剿匪行动也被赋予了为爱情而战斗的“浪漫”色彩;《红色娘子军》中上演的激情吻戏引来骂声一片,“红色英雄”变质成“桃色英雄”……这些对于“红色精神”的肆意戏谑,不仅模糊了受众对革命先烈的认知,也影响了青少年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养成。
从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开播以来,影视作品一直承担着教育受众、普及知识、宣传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宣传主旋律、提倡多样性是主流媒体与生俱来的职责和担当,凭借媒介优势,将“红色精神”进行符号编码,通过怀旧、想象等革命历史叙事手法,探索在现代语境下“红色经典”多元传播的可能。[2]
(二)“国潮热”中的突破重围
在文化类综艺节目爆款频出、百花齐放的当下,为什么央视选择“红色经典”这一文化策略作为突破口,形成口碑效应,并推动“红色经典”文化的传播呢?
首先是平台优势。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必须要凸显党媒属性,捍卫宣传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故事里的中国》节目内容皆选自于现实题材文艺作品,通过20世纪40年代解放战争中的革命烈士、60年代至7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农民改革者的形象等宣扬并传承“红色经典”,党媒自身具有的专业性和政治优势使得受众更容易接受来自权威媒体的意识形态诉求。
其次是资源优势。要通过“红色经典”来弥合历史的距离感,必须渗入到原作的创作肌理中去,了解“红色经典”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话题的针对性、内容的深刻性和制作的技巧性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就《故事里的中国》而言,首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电视媒体,见证了中国电视艺术的成长,积累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和文化底蕴,对于经典文艺作品的寻觅与解读能够给予很大帮助。其次,由于节目涉及史实真相、文学经典和戏剧演绎,所以节目组既要和先烈后辈聊记忆,又要和文化精英聊内涵,还要和导演演员聊表演,于对话之中润物细无声地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而这些都是与节目组成员的文化功底分不开的。
二、场景分化中“红色经典”的故事编码
传播的实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3]原本相对分散的场景在电视媒体的促进下逐渐趋于融合,而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融合的趋势出现了分化——媒介使用时间分散化、使用空间私人化。这时,以央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如何在现今的传播谱系中保持意识形态建构的轴心位置?又如何在“红色经典”电视综艺节目的叙事文本中,让受众以观看的方式对所属社会群体产生社会身份认同感、地域认同感和自豪感,完成国家形象的建构呢?
(一)跨界艺术的多维演绎
《故事里的中国》将话剧、影视、综艺三种艺术形式并行演绎,谋求在跨界艺术融合之中孵化出一种三者平衡的呈现方式,用多维视角还原英雄的人性与革命的复杂性。[4]
第一,话剧艺术的引入。一方面,节目首度引入“1+N”的舞台表演模式,不同于以往综艺节目的小品式演绎法,也摒弃了传统蒙太奇的画面组接方式,而是用“主舞臺+四个分场景”的形式呈现多线并行的立体叙事,受众在欣赏过程中既可以保持故事的整体性认知,也可以沉浸在动情的演绎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节目用电视语言创新了话剧的演绎方式——通过镜头语言放大角色的内心活动,从传授人生知识到讲述时代变迁,从注重戏的结局到注重戏的进行。《故事里的中国》以话剧为依托,现场演绎经典影视片段,而舞台的改良和故事的重构又使得节目在创作过程中超脱于传统的话剧表演方式,实现了话剧形式的升级,为话剧在大众传播中的推广做了优秀的示范。
第二,综艺元素的创新。从访谈嘉宾来看,首先,节目组邀请参与过经典影视创作的文艺工作者描述当时的创作环境。从《永不消逝的电波》中87岁袁霞的登场、《智取威虎山》里85岁童祥苓的讲述,到《烈火中永生》里105岁马识途的回忆等等。在这个国宝级艺术家汇集的舞台上,他们身体力行地用“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来传承经典文化,为受众了解历史与艺术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其次,邀请与真实事件有关的人物还原故事背后的史实真相。在《烈火中永生》这期节目中,彭壮壮作为江姐原型江竹筠之孙,将江姐写给弟弟的托孤信、江姐丈夫的英勇牺牲和她自身的舍生取义等细节一一展开,在他的描述下,江姐不仅是一个体格娇小但顽强不屈的巾帼英雄,还是内心柔软惦念着孩子的平常母亲。最后,现代文艺工作者在围读剧本中的真人秀表现。弗洛伊德曾说,“好奇心和窥视欲是人的本能”,不仅是银幕前的表演备受关注,银幕后的筹备工作同样引发受众的好奇心,受众可以在观看围读剧本之后了解到剧本演绎的整个过程。然而,围读剧本尽管含有纪实性的成分,但它并不是纪录片,它围绕着故事主线进行剪辑、拼贴,通过捕捉精彩瞬间集中呈现文艺工作者的动情演绎和崇高敬意,高潮迭起又令人动容。
(二)国家战略的软性表达
“红色经典”的概念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它内含的文化基因凝聚着国家与民族的身份认同。它通过不断地教化、宣传,形成群体的价值认同,最后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成为一种“群体无意识”存在于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5]具体到《故事里的中国》,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弘扬家国情怀,维护政治秩序。革命历史随着时间渐行渐远,然而反映历史的“红色经典”却可以再造,经久流传。它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符号资本,正被国家机器努力纳入到民族国家的新文化传统中,并予以博物馆化。[6]例如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节目以李白烈士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作为地下情报员潜伏于敌占区,在上海和延安之间用无线电波传递情报,最终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故事。节目通过对战争的展示和对战士的颂扬达到现实警示和爱国教育的目的。受众在爱国主义精神宣传之下构建国家的共同记忆,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国家凝聚力,间接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第二,影射时事热点,坚定发展信心。在继承“红色精神”时辅之以现代价值理念的浇筑,拓宽“红色精神”在现实社会环境下的意义空间。在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的《平凡的世界》中,节目组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一家人为中心,着重展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形象,描绘出了中国大变化时期的部分社会图景——煤矿工业、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乡镇企业,这些历史的呈现使受众可以了解到中国乡土社会瓦解的重要阶段和部分细节。这既是对不忘初心、铭记使命的强调,也是与当今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下“三农”问题得以逐步解决的呼应。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故事里的中国》通过成功演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经典人物,形象地诠释了新中国的顽强坚韧和朝气蓬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憧憬美好未来的意义化生存主题。这种价值导向,能够给予当代中国人以前行的引领。
三、新媒体环境中“红色经典”的传播策略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打破了电视媒体的传播格局。在媒体融合转型与节目收视低迷的当下,“红色经典”电视综艺节目如何兼顾流量与正能量?
(一)明星效应推广,自带话题热度
《故事里的中国》由于题材本身的严肃性,无法满足受众娱乐、宣泄的需求,节目要想破圈,在传播碎片化和渠道去中心化的危机局势之下必须抓住受众的喜好。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为主导的受众群体中,年轻人占据多数,受亚文化的影响,《创造101》等偶像养成模式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偶像养成模式让粉丝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并参与到偶像的制造流程中,并在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下与偶像形成“拟态的亲密关系”,提高节目热度,增强粉丝粘度。[7]尽管《故事里的中国》和偶像养成模式大相径庭,但是可以从后者中汲取成功经验,以明星热度带动节目热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嘉宾是胡歌和刘涛,二人不仅具有一定的国民度,拥有良好的口碑,还具备很好的演技,他们合作产生的晕轮效应使得受众能快速地接受节目的内容,加快节目的传播和扩散。
(二)节目版块改良,多平台信息导流
电视媒体要获取更多受众的支持,首先要抓住用户的感性心理,建立短视频内容产品思维,以短带长,连接撬动电视媒体长期积淀的优质资源。《故事里的中国》将节目版块划分为重温经典、解读经典、演绎经典三大部分,具有碎片化传播优势和话题潜质。无论是“胡歌刘涛演技”引发的话题热议,还是“缅怀路遥”、“邓稼先去世前对爱人说的话”等热潮下的集体讨论,由节目版块衍生出的话题不仅形成了积极的舆论导向,同时还彰显了央视坚定不移的传播立场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表达,让节目在裂变式的传播路径中实现了影响力的倍增。加之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为节目导流,视频内容在传播过程中贴上了“社会资讯·正能量”的标签,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转载评论,克服了传播平台高度分散缺乏议价能力的缺陷,在多媒体联动的传播矩阵中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大范围覆盖。
在移动智能化时代,电视媒体要充分认识到融合转型的潜力,通过专业化内容生产、个性化信息传播、生态化产业合作重塑自身的影响力、竞争力。
“红色经典”是映射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象征,一方面它依靠于媒介传播,另一方面它又离不开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可以说,《故事里的中国》不仅是在讲述中国人民的故事,而且是重在解读中华文化的密码,在寓教于乐之中实现对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刻写与传承,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艺术载体。
参考文献:
[1]央视网.故事里的中国[EB/OL].http://tv.cctv.com/lm/gsldzg/,2019.
[2][4]毛攀云,吴象枢.红色影视价值表征的现代性审视[J].新闻界,2008,(06):144-146.
[3]李慧朋.移动智能媒介環境下场景分化的动因及影响[J].现代视听,2018,(05):54-57.
[5]侯洪,张斌.“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J].当代电影,2004,(06):79-82.
[6]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J].中国比较文学,2003,(01):41-55.
[7]原创力文档.传播学案例分析[EB/O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704/5341020140002102.shtm,20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