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韦庄镇东白龙村是澄城县按照省上“百千万”示范工程确定的10个“三变”改革试点示范村之一。澄城县韦庄镇东白龙村借助农村“三变”改革,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优势,盘活各类资源资产,优化生产组织方式,拓宽群众脱贫路径,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并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做好“三有”设计,重视宣传培训提高群众参与热情,抓好重要环节确保改革稳步推进,成立经济组织保护成员合法权益,注重精神扶贫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经营模式创新,助推脱贫攻坚。
关键词: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脱贫攻坚;“三变”改革;集体经济;经营主体
王顺梅. 陕西韦庄镇东白龙村创新农业经营模式[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3):9-10.
2017年,韦庄镇东白龙村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遵循《陕西省“三变”改革工作导引》,立足本村实际,着力在经营模式方面创新,发挥集体经济的组织优势、经营主体的市场优势和农户个体的生产积极性,优化生产组织方式,盘活集体各类资源资产,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到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联合紧密、机制灵活、利益共享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三变”改革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具有东白龙村亮点的改革工作模式。
一、东白龙村基本情况
韦庄镇东白龙村地处县南25公里的澄城、大荔、蒲城三县交界处,全村有722户2927人,6个自然村,耕地面积7560亩,人均耕地面积2.4亩。全村共有果业面积6500亩,其中冬枣面积2600亩,酥梨1400亩。截至2017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275人,其中已脱贫51户190人,未脱贫31户85人,低保17户53人,五保6户6人。
2016年4月,東白龙村成立了“龙兴冬枣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由合作社牵头,投资建设了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龙兴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总投资1320万元,以设施冬枣产业为主,葡萄产业为补充。截至目前,“三品一标”无公害认证冬枣面积1000亩,葡萄面积500亩,新建全钢架拱棚1000亩,日光温室50亩,实施节水灌溉1200亩,配套建设机井18眼,架设低压线路800 m,建成果品储藏库1座。通过基地生产经营,吸纳210名劳动力入园务工,辐射带动全镇万亩冬枣产业发展,培训新型农民3000人次。园区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户均种植冬枣5亩,带动1250户发展冬枣产业。
二、创新经营模式的措施
1、建立领导小组,做好“三有”设计
村上成立了“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与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一套人马,把两项工作通盘考虑,统一安排,同步推进。在“三变”改革中做到“三有”:一是有原则。牢牢把握住“坚持改革方向,坚守法律政策底线,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原则;二是有方案。结合村情,制定了“三变”改革工作方案;三是有样板。注重培养“三变”改革与脱贫攻坚的典型户,发挥这些典型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2、重视宣传培训,提高群众参与热情
“三变”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进来,维护自身权益[1]。因此,村上及时召开了动员培训会、党员会和村民小组座谈会等会议,学习“三变”改革政策,研讨改革方案和步骤。同时,还专门成立了以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宣传动员组,通过张贴《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和“三变”改革公告、悬挂宣传横幅、建立微信工作群等形式,大力宣传改革政策,积极进行舆论引导,使群众深入了解“三变”改革的内涵和意义。
3、抓好重要环节,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村上严格按照澄城县制定的《“三变”改革六步二十环节工作法》,以“三公示、二确认、三审核”的办法开展清产核资和成员界定工作。三公示:对清产核资和人口摸底结果、群众意见及处理结果、最终形成结果进行公示;二确认:成员代表大会对清产核资和人口摸底结果予以确认;三审核:清产核资和人口摸底结果、群众意见及处理结果、成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报镇政府审核。通过开展以上工作,摸清了集体家底,确定了可变资产,认定了成员身份。
4、成立经济组织,保护成员合法权益
根据《民法通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订了东白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和选举办法,召开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股东代表、理事会、监事会等组成人员[2]。结合村情,商定了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及分红方式,保护了成员的合法权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将成为助推东白龙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抓手。
三、创新经营模式的意义
东白龙村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吸纳贫困户在园区务工,实现经营模式创新,助推脱贫攻坚。
1、“6+X”帮扶模式
结合贫困户普遍收入低的症结,提出“6+X”帮扶模式。6即“六个一”:每户赠送1本农业科技书籍,组织每户有针对性的参加1次农业科技培训,为部分特困户免费发放1批农业生产资料,镇村两级及包联干部为贫困户联系1条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党员中的务果农手对贫困户手把手的进行1次果树修剪技术培训,免费为所有贫困户人口进行1次健康体检。X即:结合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家庭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2017年,累计为贫困户发放科技书籍200本,发放农资1400袋,组织贫困户参加生产技术培训3次180人。此外,全村共有14名保洁员,全部由贫困户担任,每人每月500元,每年可有稳定收入6000元。
2、发展扶贫产业园
通过“合作社+‘三变改革+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扶贫产业园,帮助贫困户稳定收入。扶贫产业园总面积280亩,主要种植大棚冬枣,带动40户贫困户,户均1亩。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签订长期入股分红协议和用工协议,园区预计收入可达到240万元,贫困户入股分红和务工收入每年可达7000元,确保贫困户有稳定收入。
3、保障异地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
村干部积极协调争取,通过镇政府为异地搬迁户联系镇区周围的商场、企业、园区就业,确保每个搬到镇区的贫困户劳动力都能有稳定的工资性收入。东白龙村共有搬迁户31户,其中交钥匙8户,入住幸福院8户。
4、注重精神扶贫,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在贫困户中开展了“自强、诚信、感党恩”主体活动,评选表彰了2户“勤劳脱贫示范户”、2户“创业脱贫示范户”、组织了授牌仪式,为贫困户树立了比、学、赶、超的典范。
在公益事业方面,东白龙村把“三变”改革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共栽植各类风景树1100株;安装路灯112盏;对所有巷道和通村路、断头路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14000 m2;铺设地下排水管网6500 m,新打机井1眼,彻底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问题。
在项目实施方面,东白龙村通过实施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引导贫困户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带动30户贫困户,发展30亩大棚,栽植冬枣与葡萄。由合作社统一生产方案、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销售。每棚每年收入约3—5万元,贫困户户均纯收入将达到1.2万元,为贫困户早日脱贫提供产业支撑。另外,贫困户在生产过程中参与设施产业经营与管理,把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不仅有利于贫困户生产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格次,为全镇冬枣产业持续稳步发展树立了样板。
四、创新经营模式的启示
1、合作社引领是工作稳步推进的核心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是触及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除了村级党政组织加强引领外,以合作社为核心,把产业扶贫、技术开发、项目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务由合作社牵头实施,有利于工作的整体推进。
2、包联帮扶是工作开展的关键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三变”改革政策性强、时限紧,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如何顺利开展、如何规范运作,村干部心中无底。县农经站确定1名领导2名同志包联东白龙村的“三变”改革工作,面对面指导东白龙村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专题培训、建立管理制度等,助推了工作的开展。
3、与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聯合协作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三变”改革必须创新形式,与工商资本企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联姻,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以企业带动农户致富,走出一条融合发展、抱团脱贫的富民强村之路[3]。
4、群众的支持、参与是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
尊重群众意愿是东白龙村干群达成的共识,只有让群众参与改革,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做好“三变”改革的各项工作。尤其是贫困户的脱贫工作,更要倾注心血,帮助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传送科学技术,把“输血”与“造血”、扶智与扶志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助推脱贫攻坚、产业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福章. 浅析现代新型农业种植模式[J]. 南方农机,2019,50(23):85.
[2] 李茂安. 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考[J]. 农业与技术,2015,35(14):221.
[3] 毕艳红.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 农业与技术,2016,36(1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