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情怀贯穿始终,这已经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民族历史,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具体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民族情怀教育;重要意义;渗透
一、 引言
民族情怀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育体系中,民族情怀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中华民族历史优秀代表人物的事迹和贡献,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实现学生身心文化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非常有必要。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情怀教育的渗透,既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很多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无论是岳飞和戚继光,还是邓世昌和林则徐,在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都能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怀,并且他们都具有崇高的品德,这与中国目前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十分契合。对于高中生而言,其正处于道德品行养成的关键阶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有助于增进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进而起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高中历史也不例外,而且历史教育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需要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进一步提升历史学科德育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民族之一,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的措施
(一)注重提升教师的历史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历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加强学习。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更加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更加需要人才具备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首先教师自身需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将自身树立成为学生的榜样,不仅要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而且还要在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做出表率,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要将自己的言行与民族情怀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提升民族情怀教育的效果。
(二)结合乡土历史,渗入民族情怀教育
结合乡土历史,渗入民族情怀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家乡的历史以及家乡的风土人情等,通过家乡的文化遗迹以及名胜古迹等,认识到家乡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地位。这既能提升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能提升民族情怀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特点与历史,合理选择乡土教材,围绕乡土教材来介绍当地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以及人文景观等内容,在高中历史中融入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以及热爱民族的情感。乡土历史更加贴近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具有熟悉感与自豪感,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同时也使学生加深对民族情怀的感知,提升民族情怀教育的质量。
(三)结合史实,渗入民族情怀教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依靠勤劳勇敢的精神和非凡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中华文明都领先于世界,无论是在国家制度和文化方面,还是在经济发展和科技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经历过短暂的分裂,但统一富强仍然是主流。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从未中断过。并且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历史人物,对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屈原怒投汨罗江、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黄继光挡枪眼等,这些史实无不彰显伟大的民族情怀。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人物都成了历史,但是中华民族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情怀仍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史实,向学生渗透民族情怀教育,让民族情怀得以更好地传承。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融入民族情怀教育,提升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民族情怀,使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民族情怀教育的效果。
(四)结合现实生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需要结合现实生活,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联系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教学,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效果,也能进行民族情怀教育。
(五)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渗入民族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复杂,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历史知识距今的年代比较久远,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历史则更加枯燥和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是学生普遍对历史知识学习兴趣不足的主要原因。其实历史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并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便可以转变历史教学枯燥的现状。例如,在进行民族情怀教育时,教师可以直接将文天祥、林则徐以及岳飞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优秀历史人物的民族大义和英雄情怀。将这些英雄故事贯穿于历史教学之中,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也能起到民族情怀教育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激励学生的民族情怀。除此之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教师还应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加强对现代化教學设备的应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将历史知识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方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对媒体向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列强欺凌的切肤之痛;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方面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模仿《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到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耻辱感。在讲解五胡乱华方面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相关话剧,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百姓水深火热般的生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而且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国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祖国和民族强大,人民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六)创设情境,渗入民族情怀教育
针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历史知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理解。再加之历史知识发生的年代久远,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意义等缺乏深刻的认知。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取的历史知识,只能在应付考试中发挥作用,难以起到民族情怀教育的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之中,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的意义。例如,教师在讲解抗日战争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抗日战争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资料,在班级中创设出相应的历史情境。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描述来了解历史,而且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学习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抗日英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决心。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南京大屠杀”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日本否认这一罪行的言论,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用来驳斥日本的错误言论。小组合作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搜集相关资料,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罪行,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实现对学生的民族情怀教育。
四、 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銮君,黄晓坚.潮侨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堂的探索:基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视角[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5):80-85.
[2]林德田.让高中抗战史教学充满家国情怀:以高中主题教学课《松花江上我的家》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0):24-26.
[3]李艳娥.依托网络技术,培养家国情怀:探究如何在网络技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华夏教师,2019(8):77-78.
[4]张华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2):44-49.
[5]朱晓燕.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以“人生的选擇:中山先生的家国情怀”一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59-60.
作者简介:
史调林,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康乐县康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