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珍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教师,最大的职责就是将每个学生们最大的潜能都激发出来。但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语文学情调查看,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喜欢学习语文,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偏难,阅读与写作问题严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因此不喜欢语文。所以对于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的衔接问题就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衔接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的重心是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到了初中教材的难度增加得很快。这就显示出了课程的不衔接以及难度的不衔接。这也导致了学生们的信心不足。所以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来简述如何平滑地将小升初后的学生们的语文的问题给解决。
一、写作中分析学生写作能力,开展衔接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在小学最主要的就是开发学生们对语文的兴趣,小学的写作中最多出现的就是日记形式的记叙文。所以接下来我将会以记叙文为例对小升初的写作技能进行简要分析。[1]
笔者通过对小升初的学生们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在选材角度,文章结构,语言运用,文章主旨,书写规范五个方面的优秀率分别是百分之三十五,百分之四十三,百分之二十三,百分之五十六,百分之六十。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写作的掌握只是掌握在卷面部分,但随着学生们步入初中的大门,卷面固然重要,但教师同时把对于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升了一个档次。其中的原因大概是教师进行写作的教授时,总是泛泛而谈,但学生们写作水平通常和学生们自己阅读积累后所形成的语感。除此之外,教师对于学生们运用辅导书的情况管理的不够严格,很多学生在书写作文时很多都是生搬硬套作文书上的模板。还有很多的学生善于运用网络直接在网络上摘抄的学生也是数不胜数。所以教师要及时整治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布置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环节。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个主题让学生们课上直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于一个随机主题时所体现出的直观的语文素养。
二、课堂教学中分析学生特点,开展衔接教学
教育改革后,很多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到了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体现语文的人文主义,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们学习的态度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的通过了解学生们的特点来解决小升初學生们的衔接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除此之外,小升初的学生们有很多存在学习习惯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的学习习惯。[2]
例如,在教师们复习《云房子》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我的印象来画出自己内心中的云房子,并说出自己对云房子的感受与感发。又比如,在课堂上很多学生们都没有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并且无法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们的工作。最后导致学生们的能力变得参差不齐。众所周知,学生们都非常喜欢生动风趣的课堂。教师要中充分抓住学生们的这个特点,比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加入到课堂中去。音乐可以发展学生们的思维,美术可以让学生们专注,表演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通过发展学生们的兴趣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在最后的关头迎难而上,从而为小升初之后的学业做出铺垫。除此之外,学生们在最后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大脑就会变的十分地迟钝,而语文的学习相对较简单,而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们在学习中的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的展开。语文的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而美术是直观的艺术形式。所以教师在学生们小升初努力的最后一个阶段,可以安排绘画来加深学生们对语文的直观认知。
三、平时中开展有效教学布控,开展衔接教学
当教师们解决学生们的写作问题并通过分析学生们的特点来解决部分的衔接问题后,教师就要采取最后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布控来解决衔接问题。在小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小升初前后出现衔接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对于教学方式的片面的理解。
众所周知,教学的最优的方式就是点面结合的教学方式。而点面结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的点面结合中的“点”,这里的“点”指的是小升初阅读与写作衔接课程中设置中主题、语言、文体、知识、主旨、教学这六元素的侧重点:广义上的点面结合中的面指的是小升初语文课程中的“六元素”主题元素、语言元素、文体元素、知识元素、主旨元素、教学元素、教学元素。所以教师要在教学的方式中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就要充分地利用六元素和六个点的结合。但由于“点”和“面”的结合过于复杂,教师们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思想的开发性来帮助学生们解决衔接问题。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非常容易的教学内容进行入手,然后最后在一个较为难的“点”上进行深入的分析。
作为一个小学的教师,要对于学生们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分析,并进一步加强小升初语文的衔接训练,为学生们的信心进行构建,并最终达到“高素质,高能力”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司小燕.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08).
[2]侯连花.浅析中小学语文衔接的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