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专业核心期刊为何经不起“深挖” ?

2020-11-16 05:56:00胡波
现代阅读 2020年3期
关键词:办刊学术期刊学术

胡波

新年伊始,继一篇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奇葩论文”刷屏后,另一份核心期刊因主编开设“父子集”专栏长期刊发自己的书法作品和年幼儿子的散文也火了。

要知道,网络是有记忆的,是会留下痕迹的。论文发表入网,就会成为一种可传播的公共产品,被更多人下载和浏览。那些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出格”论文,都有可能被读者“挖掘”出来。

在当下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下,为了跻身于“核心”的行列,有的期刊非常注重办刊的质量,为了赢得学界的口碑,始终坚守学术的初心和底线。但也有期刊为了提升“影响因子”,在学术竞争的赛道上“抄近道”。

深层次地看,这与当下学术评价的生态系统也不无关系。众所周知,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研究生评奖评优以发表论文为重要评价指标,这导致高校师生发表论文的总体需求增大,一些不知名、学术水准较低的刊物很能“认清时势”,顺势而上,什么板块都会设置,既收取了高额的版面费,也满足了师生的实际需求,供需雙方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谋”。此外,一些学术评价机构对核心期刊的评价,往往也只注重“影响因子”这一单方面的定量因素,并不会考虑期刊定位、板块设置、编辑加工质量、读者满意度、社会影响力等定性、综合性因素的权重,也导致一些核心期刊容易产生“怪现状”。

当下,对于那些在审稿机制上存在漏洞,或并无实力维系办刊能力和要求的核心期刊而言,单靠其内部自律建立“自纠自查自改”的机制,几乎是缘木求鱼,难以起到实际作用。要改变一些核心期刊“掉价”的问题,除了要建立科学、完善、全面的评价体系,还要引入第三方评审、监督和管理的责任。政府主管部门应通过建立核心期刊“黑名单制度”,对学术期刊进行相应的约束和惩罚,保证办刊的合规合法性,使其经得起舆论、学术共同体的考验,从而促进形成更加健康、有序的学术期刊生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办刊学术期刊学术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术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
世界科学(2013年6期)2013-03-11 18: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