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2020-11-16 05:56:00邵维正刘晓宝
现代阅读 2020年3期
关键词:京汉铁路路矿军警

邵维正 刘晓宝

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中国共发生罢工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到30万人以上,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形成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罢工高潮,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在此前后,尤为引人关注的是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开滦五矿大罢工、京汉铁路大罢工等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相继展开。

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1月12日,震惊中外的香港海员大罢工首掀怒涛,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

香港海员长期遭受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工资微薄,生活艰苦,又受到种族歧视。海员中的先进分子苏兆征、林伟民等人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影响,于1921年3月发起成立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这是中国海员工人第一个真正的工会组织,苏兆征、林伟民也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海员工会在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于1921年9月正式向轮船资本家提出了增加工资、工会有权介绍职业和有权派代表参加雇主签订合同3项要求,但是遭到资本家的拒绝。同年11月,海员工会第二次向资方提出上述要求,这时各轮船上的外国海员增加了15%的工资,而中国海员提出的要求却又被拒绝,因而激起了海员工人的义愤。

1922年1月12日上午,海员工会第三次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并限令在24小时内给予圆满答复,否则就举行罢工。轮船资本家仍对海员工会的最后通牒置若罔闻。海员工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

罢工开始后,所有从香港开往广州、江门、梧州等地的内河轮船,以及从外埠驶到香港的英、美、法、日、荷等国的海洋轮船,船上的中国海员都相继进行了罢工。罢工很快影响到新加坡、泰国、上海等地港口,从香港开往这些港口的轮船一经靠岸,中国海员即纷纷离船登岸,实行罢工。甚至从欧美开往香港的轮船上的中国海员,在途中得到香港罢工的消息后,也纷纷做好罢工的准备。船一到香港,他们立即参加罢工。由于大量船只停在香港,以致“香港海面船舶如排织”。

据统计,到2月10日止,因罢工而停泊在香港的轮船增至168艘,货物26万多吨,其中英船76艘,货物12.7万余吨。罢工使5条太平洋航线和9条近海航线陷于瘫痪。

大罢工使港英当局十分惊恐,于是竭力破坏罢工:一方面宣布戒严,出动军警封闭海员工会,逮捕罢工领导人,还抢走“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的牌子,并派出军警巡逻,制止人们自由活动;另一方面请华商出面调停,答应部分条件,“劝说”海员复工,企图用威胁和利诱手段,迫使罢工海员屈服。

港英当局没有达到目的,又采取更恶毒的手段,派人到上海、菲律宾、印度等地招募新工,准备取代罢工海员。海员工会得知后,立即通电各地工会,请求制止招募新工来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又发动和领导上海工人,展开抵制招工的行动,挫败了港英当局的阴谋,多方面支援香港海员罢工。

2月27日,香港工人开始总同盟罢工,至3月初,罢工人数激增至10万人以上,罢工浪潮席卷整个香港,不少工人由香港返回广州。港英当局为了阻止工人出境,封锁了香港。

3月4日,成群结队的罢工工人步行到离香港6公里的沙田地区时,遭到英国武装军警的阻拦,工人们不畏强暴,勇敢前进,英国军警开枪镇压,当场打死4人,打伤几百人,造成“沙田惨案”。英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了广大工人、商人、职员和市民的强烈义愤,总同盟罢工继续扩大,生产停顿,华人离职,香港变成了“臭港”“死港”。

随着罢工时间的延长,港英当局和资方受到沉重打击,香港局势也日益严重。港英当局惊呼,香港海员罢工是“陷本殖民地生命于危险之境”。港英当局走投无路,不得不答应以海员工会提出的9项条件作为谈判基础,并由广东政府出面调停,与工人方面达成恢复封闭的海员工会、释放被捕工人、从元月起增加20%工资、抚恤“沙田惨案”受害家属等协议,于3月8日正式签字。

香港海员大罢工对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安源路矿大罢工

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和湖南株洲到江西萍乡的株萍铁路的合称。该企业是德国、日本资本控制的汉冶萍公司的一部分,共有工人1.7万人。湖南共产党组织十分关心安源路矿工人的疾苦。1921年秋冬,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曾两次到安源调查,向工人进行宣传。1922年2月,中共安源支部成立,李立三任书记;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李立三被推选为俱乐部主任。到7月间,党员已经发展到10余人。9月初,毛泽东第五次来到安源,他在调查了解情况后认为,罢工的条件已经成熟,便安排李立三领导罢工斗争。接着,又派刘少奇赴安源协助李立三发动和领导罢工。9月12日,李立三主持召开安源支部会议,并成立罢工指挥部,由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任俱乐部全权代表。同时,成立工人纠察队等组织,负责维持罢工期间的秩序。

1922年9月14日,经过充分准备,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俱乐部发表《萍乡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宣言》,提出保障工人权利、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发清欠饷、废除封建把头制等17项要求。这次罢工迅速得到全国各地工会的声援和社会舆论的支持。

安源路矿当局极为恐慌,玩弄各种阴谋诡计对罢工进行破坏,甚至悬赏银洋,密遣暗探,阴谋刺杀李立三。工人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加强戒备予以保护,使路矿当局的阴谋无法得逞。路矿当局又以每人每天两块大洋的价格请来军队数百人,企图以武力镇压,但数千名工人冒死包围戒严司令部。经过艰苦斗争,迫使戒严司令部释放了被扣押的工人谈判代表刘少奇,并表示愿意作劳资双方调停人,斡旋解决罢工问题。9月18日,路矿当局迫于工人罢工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不得不签字接受工人们提出的复工条件。

当天,工人俱乐部举行了罢工胜利庆祝大会和游行。倶乐部在发表的复工宣言中表示:“从前是‘工人牛马,现在是‘工人万岁!我们的第一步目的已经达到”;“从今日起,结紧团体,万众一心,为我们自己权利去奋斗!”这次罢工,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取得完全胜利,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壮举。

开滦五矿大罢工

安源路矿大罢工刚刚落下帷幕,北方地区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次罢工斗争,开滦五矿大罢工爆发了。此时,帝国主义者和封建军阀对全国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极为仇视,大罢工遭到了英帝国主义者和封建军阀的联合镇压。

开滦五矿包括唐山、赵各庄、林西、马家沟和唐家庄5个矿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和最早采用新式技术开采的煤矿,矿工共约4万人。

开滦五矿原由中国官僚资本兴办,后借用英国贷款,改为中英合办,实际上完全由英帝国主义者控制。就是在这样一个设备比较先进的煤矿里,矿工们却过着人间地狱般的生活:工资很低,每天劳动16个小时以上,工作环境恶劣,缺乏起码的安全设施,以致塌顶、起火、中毒、瓦斯爆炸等事故频发。

1922年9月间,开滦五矿先后成立工会。10月16日,在开滦五矿工人联合会的组织下,唐山矿、林西矿、赵各庄矿和秦皇岛码头工人的8位代表,向矿务局递交请愿书,提出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等6项要求,遭到矿务局的无理拒绝。10月19日,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和中共唐山地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罢工领导机构——开滦五矿同盟罢工委员会。

开滦矿务局对工人提出的要求采取“一手持棍,一手持糖”的两面策略,企图用武装威胁和小恩小惠诱骗工人的办法,实现破坏和扼杀罢工的目的。10月22日,当工人俱乐部正在召开各矿代表会议讨论罢工具体问题时,林西矿6名工人代表在请愿时被矿方无理扣留。

开滦五矿工人对此感到极大的愤怒,决定从10月23日起,举行五矿同盟大罢工。10月23日晨6时,唐山矿、林西矿、唐家庄矿、赵各庄矿和秦皇岛码头的工人同时宣布罢工,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大罢工在开滦煤矿全面爆发了。随后,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纱厂和马家沟矿的工人举行罢工。参加罢工者近5万人。

矿务局勾结军阀政府,急调军警3000多人实行武力镇压。英帝国主义派出康克斯来复枪队参与镇压。10月26日,反动军警悍然向罢工工人开枪,打死打伤工人60多人,造成流血惨案。11月5日晚,警察搜查了五矿工人俱乐部,查封了工会,罢工领导人有的被逮捕,有的受到监视。但工人们丝毫不惧,无一人私自复工。15日,开滦矿务局在罢工斗争的巨大压力下,终于放弃强硬手段,宣布给月工资低于百元以下的工人增资10%,罢工期间发给7日工资。此后,各矿工人陆续复工。

开滦五矿大罢工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一次大规模的直接反对帝国主义的工人斗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京汉铁路大罢工

京汉铁路纵贯直隶、河南、湖北三省,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京汉铁路的运营收入是军阀吴佩孚军饷的主要来源之一。京汉铁路大罢工是因成立全路总工会而引发的。

1922年底,京汉铁路全路已有16个大站建立了工会组织,广大工人迫切要求建立全路统一的工会组织。在这种形勢下,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决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当时,成立总工会因未涉及劳资间的具体经济问题,所以是公开进行的,并且向京汉铁路局局长赵继贤呈文作了报告,并在各报刊登消息。赵继贤表面上同意成立总工会,暗地里却密电军阀吴佩孚,请求以武力制止工人召开成立大会。由于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不利于自己的独裁统治,军阀吴佩孚以“军事区域,岂能开会”为借口,下令禁止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并派出大批军警准备对成立大会进行阻挠和破坏。

1923年2月1日,郑州全城戒严,军警荷枪实弹。前来参加会议的共产党代表、京汉铁路各工会分会代表和前来祝贺的各地区工团代表,以及北京、武汉的学生代表和新闻界人士,共约300人。上午8时,代表们和工人队伍一起,不顾生死,冲破军警的重重包围进入会场——郑州普乐园剧场,立即举行大会,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这时,武装军警把会场严密包围起来,企图强行解散会议。反动军警强行捣毁总工会和郑州分会会所,并勒令全部代表立即离开郑州。当晚,京汉铁路总工会执委会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全路举行总罢工,号召全路工人“为争自由作战,为争人权作战,只有前进,决无后退”,同时决定将总工会临时总办公处移至汉口江岸。

2月4日上午9时,郑州开始罢工;10时,汉口江岸开始罢工;11时,北京长辛店开始罢工;到中午,全路2万多工人全部罢工,1200多公里铁路顿时瘫痪。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爆发引起外国列强的恐慌,他们直接出面进行干涉和破坏。各地军警采取高压政策,逮捕罢工领导人,强迫他们下令复工,但得到的回答是:“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决不复工。”总工会秘书长李震瀛在武汉各工会组织的慰问集会上致词:“我们此次大罢工,为我们全劳动阶级命运之一大关键。我们不是争工资争时间,我们是争自由争人权。我们是自由和中国人民利益的保卫者。工友们!要晓得我们京汉工人的责任如何重大,麻木不仁的社会早就需要我们的赤血来渲染了!”

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调动两万多军警在京汉路沿线的江岸、长辛店、郑州等主要站区,同时开始屠杀罢工的铁路工人。全路工人先后被惨杀52人,伤300余人,被捕工会骨干60余人,开除或被迫外逃1000多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二七大惨案。

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立即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书,号召全国人民和工人阶级团结起来,打倒压迫和残杀工人的军阀,为自由而奋斗。全国迅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声援京汉铁路工人的运动。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也发表宣言,支援中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湖北省工团联合会忍痛于2月9日下令复工。

京汉铁路大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它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血的教训: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仅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广大的同盟军,团结广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

(摘自人民出版社《红船映初心》)

猜你喜欢
京汉铁路路矿军警
安源路矿工人证章:凝聚组织和团结的力量
近代石家庄火车站名称变更述略
铁路与近代豫北生活观念变迁初探(1905-1937)
焦作路矿学堂创办时间考论及其他
郑州: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策源地
安源工人运动时期的革命斗争文物
党史文苑(2015年5期)2015-04-27 16:44:20
京汉铁路与近代漯河城市的初兴
中州学刊(2014年2期)2014-03-13 06:20:37
江西·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中国火炬(2009年10期)2009-10-17 03:25:22
第13届国际军警保安器材展轻武器荟萃(Ⅱ)
轻兵器(2004年9期)2004-04-29 00:44:03
第13届国际军警保安器材展轻武器荟萃(Ⅰ)
轻兵器(2004年7期)200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