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炜玮
摘 要:提高青少年身心素质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教育部于1999年在全国各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提倡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宗旨,通过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开展,缓解学生的课堂学习疲劳,调节丰富学生在校生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生作为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培养人群,怎样在有限的大课间活动中,通过体育运动的开展让一切更有价值,是分析和探讨的主题,希望通过有效措施,提出具体的开展策略,为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不断努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策略研究
通过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传统的文化教学观念已经被革新,身心健康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也得到了教师与家长的共同重视。利用小学大课间开展体育运动,不断丰富和提升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爱上体育锻炼。
一、小学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现状
1.并未重视大课间体育运动开展的应用
部分小学目前大课间活动仍以课间操为主,枯燥又千篇一律的内容不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学生向往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流于形式。还有部分小学,虽然不再以课间操为主,而是增加了多种体育运动的活动形式,但因为活动形式单一,受制于场地要求及活动设施两方面的支持,仍不能使小学生尽兴锻炼。
2.并未制定科学有效的大课间体育运动方案
小学大课间活动是由体育教师负责的,在设计体育运动方案时,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中逃脱出来,停留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不敢大胆突破,抑或过分强调向小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导致大课间的体育运动变成了又一种课堂教学,使小学生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忽略了大课间活动是以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要以人为本,不要过于注重形式,本末倒置。
二、小学大课间体育运动开展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
大课间体育运动是以学生身心健康这一主旨来开展的,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以小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为引导与组织个体,让“每个小学生都动起来”是大课间体育运动设计的首要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了解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点,还要顾及个体差异,尊重多元化并存的实际情况,使大课间体育运动能做到健康与兴趣双赢,引导小学生热情欢乐地投入到大课间活动中来。
2.扭转传统活动模式
做正确的事,而不是简单的事。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通过设计多样性、趣味性的体育运动去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摒弃传统落后的旧模式,将大课间活动内容塑造成贴近生活的立体化模式,做到又有趣又健康。例如,设计具有生活化与娱乐化特点的体育运动,采用时下流行的网络游戏中的“通关模式”,把球类、田径、体操等多种体育运动巧妙地结合成一个游戏链,小学生只要达成某个体育运动的要求就可以根据积分规则进入下一个关卡。同时依托网络化的便利条件,利用多媒体平台作为辅助工具,丰富体育运动的体验感。这样,体育运动不再是单纯的竞技,而是充分考虑到小学生个体差异,使大家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而且通过小学生喜爱的方式,引导他们逆流争先,不再对体育运动排斥和偷懒,从而通过大课间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体育教师要保持进步的态度
体育教师是大课间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能否合理分析小学生的兴趣点和个体差异,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使大课间活动切实有效地实施,达到最终增强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这一切都非常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多角度看待体育运动新方向的技能。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宗旨的体育运动,丰富大课间活动。
4.宣传体育文化
通过大课间活动,使小学生了解体育文化的悠久历史,潜移默化地提升小学生对待体育运动的重视度和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待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大课间活动的宗旨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加强身心健康知识的宣传也很有必要。特别是在我国承办过多次世界级大型体育赛事的前提下,宣传体育文化,塑造一种崇尚体育运动的氛围,激发小学生去关注、学习体育知识,亲身体验运动的魅力,这不仅达到了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还给小学大课间活动赋予了更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小学体育运动,丰富小学大课间活动,益处良多。“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小学体育教师须清晰地认识到开展好大课间体育运动与知识学习和道德培养之间的良性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举措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从被动活动转变为主动活动,从中感受到快乐,收獲到健康,争分夺秒,促进小学大课间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蕾.关于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16,24(2):55-58.
[2]周凤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26(6):713-716.
[3]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25(1):103-105.
[4]毛振明,吴键,马铮.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201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