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伟
对于民间歌谣,我们很是熟悉;但对于民间歌谣的阅读教学,我们仿佛还很陌生。在熟悉与陌生之间,或许是我们缺乏对“民间歌谣”本质属性的跟踪追寻。实际上,我们总是在教学中漠视它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魅力,更有甚者都没有教出一般意义上的“诗歌味”来。
作为民间文学体裁之一的“民间歌谣”有其自身的文学体式,亟需一场突围性的“教学表演”。那么,民间歌谣到底属于哪种文类?它有哪些文体特征?又该如何抉择和呈现出它的教学内容?下面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回延安》为例,管窥蠡测,以见教于方家。
一、明确“民间歌谣”之文体
民间歌谣是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最早艺术语言之一。①我们有必要先梳理出“民间歌谣”的历史源流。民间歌谣起源于远古时期原始人的集体劳动;《诗经》中《邶风·静女》等情歌开创了民歌的历史先河;作为政治晴雨表的《魏风·伐檀》等周代民歌发挥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孔雀东南飞》等汉乐府诗进一步将民歌题材拓展;《竹枝》《杨柳枝》等唐代民歌在民间达到鼎盛繁荣;明清时期的民歌却跌落为文人墨客的赏玩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歌发展蓬勃健康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由此观之,民间歌谣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面貌。它是一种民间口头的韵文创作,随口说唱或吟诵;它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文学形式,凝结生活和思想。从“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来看,合乐而歌,徒歌为谣,古有不同。但现代汉语语境里的“民间歌谣”常被称为“民歌”,不作区分。正如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劳动群体集体创作的,以反映社会事项为内容的,口头传唱的语言文学。”②那么,它与同是口头传唱的民谣、民谚和俚语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说民歌有词有曲,可唱可合,曲式结构稳定;歌谣则是有词无曲,可吟可诵,章法结构自由。如果说民歌是变化的,是暂时的,是偏重政治和官场的;民谚则是稳定的,是长久的,是侧重世风和人生的。如果说民歌是一种文学样式,那么俚语则是蕴藏于其中的言语表达形式。综上可见,民间歌谣是创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政治关怀为目的、以反映社会为题材、以抒情叙事为表达、以淳朴自然为风格的民间口头传唱语言文学。
二、辨析“民间歌谣”之特性
“一把芝麻撒上天,我有山歌万万千,南京唱到北京转,回来还唱两三年。”③这首民歌形象诠释了“民间歌谣”种类纷呈、内容丰富、特点繁多、价值多元的文类特征。笔者翻阅文献,总结出如下表格:
我们不妨以《回延安》为例来说明民间歌谣的个性特质。其一,《回延安》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政治抒情诗。读罢掩卷,整首民歌洋溢着飞跃自然、激越充沛的情感,时而抒发“手抓黄土我不放”的深沉眷恋;时而倾吐“红旗飘飘把手摇”的无限喜悦;时而宣泄“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的浓厚感激。
其二,《回延安》是一片“音韵和谐”的地方交响曲。埋头沉思,这片乐曲书写着张弛适度、波澜跌宕的節奏,或用循环反复的唱法,细语绵绵地回忆延安的战斗生活,有如涓涓细流般扣人心弦;或同谐音的表达方法,浑重激越地展望延安的光辉未来,有如空谷回响般激动人心。
其三,《回延安》是一幅“审美独特”的民间风俗画。闭目回想,此幅画卷彰显出推陈出新、独具匠心的艺术审美——“信天游”,诸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等句巧妙关联比兴的上下两句,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写“我”和延安的关系深厚;诸如“羊羔羔”等叠词和“登时”等口语,将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呈现在读者面前,质朴自然,感人至深。
其四,《回延安》是一段“时代楷模”的内心感激语。字斟句酌,该段内心独白凝聚着感恩图报、坚定执着的赤子之心。一方面,作者以羊羔羔自喻,将自己再赴延安时豪情澎湃的喜悦之情付之笔端,对党和人民的挚爱呼之欲出;另一方面,作者以延安为母亲,将自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的夙愿告知父老乡亲,“再回延安看母亲”的期待之情跃然纸上。
限于篇幅,我们不能将上表内容一一细说。总之,《回延安》是熔文化、艺术、审美等为一炉的典范民歌。
三、判定“民间歌谣”之教点
“依体定教”是确定“民间歌谣”教学内容的指向性路径,即“依据文体特征确定教学内容”。与“依考定教”相比,它不是根据考纲知识点的面面俱到,而是聚焦文本体裁教出“这一篇”的独特味道;与“依学定教”相比,它不是教学内容碎片化、浅表化、随意化的陈列,而是浓缩某一具体教点的“因体施教”。《回延安》教学内容的判定可从以下去考虑:
一方面,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知“信天游”的文学样式,回归诗歌的“言志”与“缘情”。
《回延安》既表达了对党和人民的感恩戴德和忠诚赤心,也抒发了回乡的欣喜、亲人的问候以及未来的期许。民歌是诗歌的一种,离不开“诗言志”与“诗缘情”的特质;但《信天游》这一独特民俗产物又给这首诗歌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大量的衬字、修辞、双关、谐音和反复等艺术表现增添了文本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并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由此,学生可借助自读、诵读、交流、互评和书面表达等多种学习形式习得民歌言语形式的特点与奥秘并拥有第一时间的审美感受。
另一方面,多篇文本驱动学生领会“民间歌谣”的文化魅力,实现“以一驭多”和“以多返一”的教学目标。组织“1+X”的民歌文本拓展阅读群,带领学生进入“多层升级”的民歌阅读境界,落实“学会阅读”的民歌阅读指导,搭建“交流互动”的民歌阅读平台,这不失为一种领略“民间歌谣”文化魅力的绝佳方法。学生在精读深耕《回延安》“这一篇”之后,将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关雎》《蒹葭》《答案在风中飘扬》《华阴老腔一声喊》“这一类”之中,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方式、阅读策略和学习能力得以巩固,而且民歌中大量的民俗元素和文化内涵也得以充分吸收,进而扬起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风帆。
四、呈现“民间歌谣”之路径
鲁迅说:“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如此说来,《回延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呈现必须严丝合缝、高度融合。依据群文阅读的学理特征和民间歌谣的文体特点,笔者设计出如下操作路径:
【帷幕】
诗人歌德说:“情感需经过一番探寻方能获得,形式的奥秘只有有心人才能发现。”今天就让我们来探寻民间歌谣在情感和形式上的奥秘吧!
【突围】
1.小组诵读:挑选《回延安》中感兴趣的诗句,相互研讨其在情感和形式上的独特魅力。
2.群文阅读:与《关雎》《蒹葭》对比阅读,寻觅民歌的历史渊源;与《答案在风中飘扬》(鲍勃·迪伦)对比阅读,探索民歌的现代表达;与《华阴老腔一声喊》(谭维维)对比阅读,感悟民歌的文化自信。
3.以写促读:假设时隔多年后你重返母校,请以民歌的形式创作几句表达内心感受。
【尾声】
从《回延安》到谭维维的那首民歌,我们经历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民间歌谣之旅,也领略了民间歌谣所特有的情感内蕴和形式表征。希望同学们常怀炽热的爱,永远追随它!
“民间歌谣”群文阅读的教学特色在于“以一融多”“以点带面”“多面融合”,围绕“民歌文化的多维内涵”这一议题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在多种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落实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阅读目标。这或许可打破当下民歌阅读的教学困境。总之,“依体而教”是面对“民间歌谣”阅读教学的应有姿态和理性做法,唯有充分认识它在文化、艺术、审美等方面的个性特征,才能真正把准民歌教学的准星。
参考文献
①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3.
②廖以厚.古代民谣散论[J].抚州师专学报,1992(4).
③李慧芳.中国民间文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59.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梅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