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科学(数学)区域,促幼儿自主学习

2020-11-16 06:55姜颖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7期
关键词:幼兒自主学习数学

姜颖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科学(数学)区域活动既不同于集体科学数学教学活动,又以操作性和开放性有别于其他区域活动。为进一步引导幼儿在科学(数学)区域活动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发挥科学(数学)区域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无法替代的价值,以科学(数学)区域为载体,从科学(数学)区域材料的投放、游戏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定、游戏玩法的探索等多方面去观察研究幼儿的自主学习,关注孩子的自主学习方式,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自主学习;幼兒

一、立足幼儿区域现场,聚焦幼儿的科学(数学)自主学习行为开放科学(数学)区域环境

在观摩科学(数学)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利用表格记录和整理,进一步明确了材料投放需具备丰富性、可探究性、及时性、延续性、开放性等特点,在平时的区域游戏时间,教师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数学区域活动,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和需求,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欲望。老师发现,宽松、自由的交流分享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在自主选择数学区域活动材料进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一定会有各自的发现,虽然孩子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稍弱,但是教师坚持在区域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交流自己区域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照片和视频带领孩子分享活动情况,使孩子更清楚直观地了解同伴的视角,领略同伴的思维方式,并进一步与材料互动,真正发挥数学区域活动的作用。

1.定点观摩科学(数学)区域

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特点投放数学区域材料,并有效利用空间合理规划,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自己制定游戏玩法,自由拓展游戏空间。活动中教师认真观摩,用手机拍摄一个或者几个孩子具体的游戏行为,整理成文字,并填写表格记录下来。在研讨活动中,教师解读自己看到的幼儿自主探究行为,就“科学(数学)区域中怎样关注幼儿的不同表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如何体现分层次和个体差异?教师提供了哪些材料,幼儿是否感兴趣,幼儿的自主学习体现在哪里?”“什么样的材料能支持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真正从理念到行为,为进一步做到“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夯实基础。

2.探索开放性游戏材料的投放,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游戏中的幼儿学习是自主的、内生的、潜在而有积累性的,也是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的。创设开放式游戏情境,投放开放性游戏材料,幼儿超越自发学习与自然发展,有更多机会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促进自主学习和探究。

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低结构、无边界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自主探究和学习的可能性增强。例如:在小班数学区中,教师投放了各种颜色的夹子,孩子们看到这些夹子,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夹子一个夹子连接起来,他们自言自语地说:“变成了一条毛毛虫啦!”老师观察到这些,好奇地问:“毛毛虫是用了几个夹子完成的?”孩子认真地边数边说:“4个。”接着,老师又发现,孩子们玩了一段时间的夹子以后,他们又自主地想到,把夹子按照颜色,一个一个分类,后来,他们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娃娃,娃娃身上的点子,他们为一个点子夹一个夹子,很好地进行了一一对应和数量的学习和巩固。

“步步高”游戏材料选用了乐高积木基础块,也是比较低结构的。游戏中涉及空间感知、数概念和比较等数学经验。“谁的积木更高谁就赢”这一规则让幼儿十分关注积木的高低,每次行进前会做一些比较或安排(先考虑夺取数量较多的积木),游戏后通过比较积木的高度得出胜负。幼儿通过多次游戏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都瞄准了三层积木。其实在游戏初期,幼儿在移动棋子时往往是没有计划的,他们关注的仅仅是根据骰子行走相应的步数,能“夺”到积木大多靠运气。随着玩的次数增多,幼儿的游戏智慧也逐渐萌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建构,学会了在移动棋子前先规划路线,从而选择最佳路线。教师只要静下心来观察,便能捕捉到幼儿在游戏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状态,继而解读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后给予及时的支持。

经过教师的交流和研讨,大家达成了共识:区域投放材料应更多元、更丰富。树叶、果子、纽扣、盖子、吸管等开放性、低结构的材料在数学区中随处可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等反复摆弄与操作材料,充分与其互动,不断建构新的经验与认知。课题研究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认识到开放性游戏材料对发挥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并尝试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3.创设开放性科学(数学)活动区域环境,便于幼儿进行自主学习

环境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更多的是把原先封闭的、相对割裂的区域转化为开放的、多通道的区域,能够使孩子们获得充分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同时,也全方位地向墙面、地面、空中及户外拓展,便于孩子们静心地自主活动。例如:科学区探究“泡泡秘密”的时候,孩子们在户外的阳台上,自己选择一个空间,不停地在探索:“怎样吹出泡泡?”“泡泡怎样才能不破?”“怎样吹出更多的泡泡”等等,一个个探究的问题在孩子们的心中萌发,同时他们也一个个地去尝试和试验。如果区域在室内,也许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孩子们的主动探究就会受到限制。

二、教师放手,耐心观察,关注幼儿的自主学习

在关注幼儿科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重点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以前,教师执着于分析幼儿有没有学会玩材料,判断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现在,教师意识到知识技能、过程性能力、学习品质等均是幼儿自主学习中的关键要素,开始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不断尝试在开放性的游戏情境中追随幼儿、支持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在数学学习中经历自己的学习过程。

1.借助观察量表和观察记录,解读幼儿的自主学习行为

科学(数学)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个体基于材料互动而进行的数学学习途径,能够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积累基于操作的感性体验。对于教师而言,也能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捕捉和记录幼儿的自主学习的表现。课题组老师将观察内容和幼儿关键经验以观察表的形式制成记录单,对幼儿在科学(数学)区域的活动跟踪记录,做到一人一单,一个操作活动一单,积累一段时间后获得对某个目标幼儿科学(数学)区域活动学习状况较为可靠的评价依据,通过教师的解读,抓取幼儿在活动情境中的个体化表现,以进一步分析和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师不仅用照片和文字记录幼儿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也对幼儿在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寻找下一步研究和支持的策略。通过观察和解读我们发现,即使是同样的探究内容,每个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也不完全一致,幼儿之间的差异、个性化学习方式值得教师思考;教师不能因为一两次的观察就将问题归结为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弱,教师要理性地看待并接纳幼儿的多种学习可能性。

2.鼓励同伴互动,促进幼儿自主架构

幼儿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仅是通过成人的传授、讲解去获得,有的时候,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模仿,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孩子们在同伴的互动中可以自由、自主、平等地获得更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建构新经验。

当然,对幼儿来说,在游戏中对材料的反复摆弄和试误,并从中寻找最恰当的玩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应极力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有机会进行充分的互动,在与开放性材料、同伴的互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数学经验。同时,教师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根据幼儿的表现来推进幼儿的数学能力,提升幼儿的游戏策略和智慧。例如:中大班孩子,最乐意进行有挑战性的数学或科学游戏。我们就根据孩子这一特点,有意识地提供一些需要同伴合作进行的游戏材料,让他们自主选择同伴,自主确立游戏规则、自主开展闯关游戏。《有趣的九宫格》《数独》《小小设计师》等游戏活动就在孩子们的自主探索中越来越有意义,也越来越深得孩子們的喜欢。

三、将科学(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与科学(数学)区域活动有机融合

在课程游戏化的今天,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只占幼儿一日活动的小部分。一节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孩子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理解,它需要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去渗透和巩固。因此,集体教学活动的相关内容就很自然地延伸到区域中,它便于不同发展进程的幼儿都能按照自己的速度去成长。因为区域的时间是充足的、自主的。孩子们可以不断地去探索和巩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新知识技能,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思路,尝试更多的新办法。例如: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自然测量》结束以后,孩子们对自然测量的方法非常感兴趣,对于自然测量的工具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在区域活动中利用各种自然测量工具,对教室内外的各种物体去进行测量。这样的活动,既巩固了幼儿对自然测量的理解,也使幼儿更加明白测量结果和测量工具的关系。

因此,区域活动的内容,许多都来自集体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反之,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对某一现象特别感兴趣,那这样的内容也可以在集体中去分享和提升。例如数学活动《小小设计师》,设计灵感就来自孩子们在区域中对拼图感兴趣,但有部分幼儿又常会遇到困难,掌握不了方法,于是老师设计了集体教学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梳理和提升拼图的一些方法,利用旋转、翻转等形式来进行拼图。这样孩子们的经验就得到了提升,这更利于孩子们在区域中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

立足区域实践投放多元丰富的开放性、低结构的材料,构建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操作基本流程。具体为“发现和诱发幼儿兴趣点—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引导自主学习活动—组织表现与表达—提升支持策略”。在这样的支持下,更多的幼儿在科学(数学)区域中敢表达、敢提问、敢尝试、敢挑战、敢质疑,不断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探究中逐渐学会自主学习,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叶英.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自主学习[J].考试周刊,2011(2):237-238.

[2]朱丽君.做好区域“准备”,促进幼儿自主学习[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162.

猜你喜欢
幼兒自主学习数学
《幼儿作品》
幼儿作品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