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兵
摘 要:因材施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提出的,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分成不同的区域进行教学。不同承受学业的能力,还有不同兴趣方向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科学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更需要这种教学方式,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通读全文也会有不同的感触,想法和情感方向也有所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应因材施教,最大程度提升学习效果,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成效和质量,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做好一定的铺垫。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策略便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因材施教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a)-0192-03
Abstract: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is put forward by Confucius, a famous educationist in China.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is tha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regions for teach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tyles, ability to bear study and interest direction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needs this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more. Different people of the same article will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when reading the full text, and their ideas and emotional directions are also different. Therefore, different students should be taugh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o as to maximize the learning effect,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so as to pave the way for students' further study. The strategy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direction of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for educator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Strategy discussion
隨着时间不断推移,经过长达几千年的实践传承还有验证,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学思想再次被运用到不断被创新探索的现代素质教育中,重新被探究和实施,足以说明此教学思想的正确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也在无形中获得认可。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分别教学,提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达成共同的目标和结果。这便是此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再如何潮流更替这条主线也不会变,变的只是表面的顺遂。而将学生引入正确的方向,学到更多人生道理,懂得思考、善于思索、身怀感恩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
1 不同年龄层的教学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教师说什么就学什么,但很多学生由于性格、学习风格,还有承受范围、接受程度、集中力的不同会出现同一种教学模式,一个教师导致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结果都不同,有些学生甚至出现疲态,丝毫不感兴趣。现在学生的个性都非常明显,也会早熟一些,一旦出现反抗的情绪就很难再拉回来,需要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还有学生平日里展现出的特质进行区分。面对不同特质的学生需要调成学生喜欢的教学氛围和模式,当教师与学生的风格匹配度有一定的契合学生才能对此提起兴趣,才会集中精神力与教师呼应,达成预期的效果,对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1]。
(1)比如较低年级的学生精神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来说非常短暂而且又异常活跃,精力旺盛,甚至还会哭闹,不管是教学还是在学校生活上都需要细心的引导。因此,教师教授课程时大多数以小游戏的方式进行,既满足学生的喜好,又能将学生的集中力进行延长,学到更多知识。
(2)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来说已经变长,也能做一些有组织、有规律性的事情,也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能更好地处理教师的指导,接受的知识面也相对变广。所以教师没有必要一定要以小游戏的方式在玩闹中学习,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从担任不同的角色中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还有道理,还可以让学生徜徉在无限的想象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3)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想法已经成熟,教师可以和其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培养学习习惯、技巧、方法,还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看一些课外书的习惯,不要只局限于教材里的文章。不约束学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敢地探索不同的知识。
2 兴趣使然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些学生甚至痴迷于阅读课外书,但就是不愿意多看一眼语文教材;有的学生喜欢在室外奔跑,享受年轻带来的无限活力,不喜欢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读书;有的学生喜欢寓言故事还有现代文,不喜欢古诗言,等等。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尽相同,当然也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所以教师也没必要一定要把每个学生的喜好遏制,一心只要学习的结果。这样便会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如果激起学生的反抗心理当然就不会配合教师深入学习[2]。
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加强学习,这样也不會耽误任何一方。每个学生好的兴趣爱好或者年少时期的小梦想都需要被尊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爱好的不同区分其适合怎样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甚至联系家长配合,从而才能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得到全面性的提高。
比如,小学四年级课程《精卫填海》是一则神话故事,教师只是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学生也体会不到精卫顽强坚定又不畏艰险的浓烈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片放给学生看,正好又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不管是集中力还是感受度都非常强。看完后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切身感受那种有爱又无畏的人生态度。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又以学生充满兴趣的方式学习,学生自然非常配合,又能充满热情地探讨。趁着学生激情未散还可以引申出更多神话故事,这便很自然地达到了更高的教学目标。
3 能力区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观察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等客观地区分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从而采取不同的角度教学。因材施教最主要的就是根据学生不同方面的特质进行区分,从而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让学生免去太多压力。教师也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方案,科学有效地逐步推进[3]。
比如,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擅长的方向不同,有的学生擅长记忆,背诵课文和古诗文根本不在话下;有的学生擅长阅读理解和创新型写作;有的学生擅长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表演力很强、不怯场;有的学生看的课外阅刊比较多,阅读面比较广,适合分享;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弱,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将学生的座位穿插着安排,互相帮助、互相提升。教师也能按照大统的分类有针对性的教学,甚至对于领悟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之间帮不上忙的可以进行特定的单独辅导,以朋友的身份,在其他学生放学后悄悄留下来,以免增加此学生的压力。个别辅导最忌讳的就是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将其留下,那样学生是不会心甘情愿的,要以朋友的身份、聊聊天的方式进行开导和辅导。这些目标和计划的实现都建立在正确认知自己的前提上,只有学生对自身擅长和欠缺的点非常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制订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灵活运用,一切才能有条不紊地持续向前推进[4]。
比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即使我们身处困境也仍要相信天无绝人之处,所以成功亦是如此。源于我们始终怀揣着希望与热情,不退后、不认输,即使此路不通也会不断尝试另一条路,继续往前走,总有一条适合我们的路。
4 结语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之所以流传至今有一定的道理可循,能让学生擅长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短板也能随之显现,加以强化。只有摆在明面的事情才能更好、更有效的解决,这样也会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更好地学习此科目。同时还能更好的挖掘各个学生擅长的项目,更好地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目前探索的所有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是为了将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入进去,更好的帮助学生。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精准定位,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而学生对自己喜欢事物的渴望和想要继续探索的欲望也不要一味的进行打压制止,可以利用学生的喜爱提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不要把学生禁锢在巨型框架里,往出越一步都不可以。有时对学生管束的越多学生就会越逆反,教师还需要和学生并行,共同前进,少一方都不会是好的结果,所以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存胜.谈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因材施教原则[J].学周刊,2020(17):21-22.
[2] 杜姣.因材施教,针对提升——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8):50.
[3] 安然.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4] 蔡林.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探索[D].喀什大学,2020.
[5] 刘雪霞.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J].西部素质教育,2017,3(5):247.
[6] 杨建胜.巧设情境,激活课堂——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