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农
阅读素养是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测试目标之一。PISA2018将阅读素养定义为“阅读素养是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和发展个人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对文本的理解、使用、评价、反思和参与的能力”。定义首次加入了“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评价应从阅读兴趣习惯、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入手,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兼顾。
一、阅读兴趣习惯评价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促进阅读活动和提升阅读能力的内在契机和有效保障。根据课标中的评价建议,结合學校学生实际,课题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阅读兴趣、习惯进行评价。
1.定量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以“阅读之星”晋级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进行评价:低年段学生读完1本绘本、中高年段学生读完1本书就晋级为1级阅读之星,并以此类推,以书籍的本数增长为标准,晋级阅读之星。教师设计“我是阅读之星”晋级表格,表格粘贴在教室最显眼的地方,升一级就在相应的表格中贴上闪亮的小星星;教师还为每名学生下发“阅读存折”,由学生同步记录自己的阅读轨迹,学期末兑换相应奖励,时时提醒学生“今天你读了吗?”。
2.过程性评价
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阅读收获,获得认同感、满足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阅读状态。教师依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低年段开展“绘制书签”活动,教师指导低年段学生将阅读后的感受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对书签的评比,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中年段开展阅读展演活动,如学生学完《晏子使楚》后,教师组织学生将课本剧搬上舞台,台上学生演员表演,台下学生观众点评;高年段开展“爱阅读,诵经典”主题活动,通过经典名篇背诵、阅读演讲等形式展示学生的阅读积累。此外,每月一次的好书推荐、班级读书会,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性的“好书漂流”“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已成为学校的常规活动。
每节语文课前,留3分钟的“好书推荐”时间。教师让学生自由荐书,可以介绍书的内容,可以背诵最欣赏的语段,也可以谈自己的读后感。为了鼓励学生深入阅读,激发学生把阅读感受和读书成果记录下来,教师还利用班级展板、电子显示屏、校广播站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作品发表的机会,及时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获得被欣赏的满足感。
3.主体评价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自觉性,教师鼓励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评价,即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查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其中,小组互评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学会欣赏,学会发现,学会学习,以读书笔记的内容为参照进行评定;教师点评旨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学生课堂表现为主,参照学生阅读答题情况,点评学生读书交流及课堂上的表现。
二、阅读方法评价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得阅读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课题组根据课标对阅读方法的评价建议,分别从“朗读与默读”“精读”“略读与浏览”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朗读评价。朗读是“眼、脑、口、耳”的综合劳动,它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正确、流利、有感情等方面入手细化标准:“正确”需做到字音标准,吐字清晰,不漏,不添,不倒;“流利”需做到速度适当,不唱读,不顿读,句子和段落间停顿、连接处理恰当,读得通顺流畅;“有感情”需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读出语气和情感变化。在晨读、课堂上加强训练,及时指导和评价。
默读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书声琅琅”,也要有“默看静思”,两者相得益彰。如果说朗读侧重解决读正确、通顺、有感情的话,那么默读则侧重于理解内容,发展思维,体悟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可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默读时,能否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否读懂内容,能否质疑,默读的坐姿、速度和专注程度等。
精读评价。精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精读时,需抓住文中“极要紧”处,“极精彩”处品读赏析、比较探究、细心揣摩、深入理解,可从勾画圈点、查阅资料、质疑问难、静心批注等方面入手。
略读评价。略读是对读物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在评价时主要考察两点:能否抓住重点,能否运用方法。
三、阅读能力评价
小学生阅读能力是指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及其经验,重新建构阅读材料意义的能力。从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说,语文阅读能力既是通过阅读活动使学生建构阅读材料的意义,又是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阅读能力评价系统则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功能评价策略组成。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它直接面对正在进行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结合紧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进行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调动教师开展评价活动与改进教学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获得激励、调整学习状态。
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晨读诵读、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评讲、课堂观察、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语文阅读专题活动、课外实践活动、课后作业练习、专项阅读调查问卷等。从学校实践经验来看,晨读诵读和语文阅读专题活动是最受学生青睐的两种形成性评价方式。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重在对阅读教学的效果进行判断,一般是教学活动结束后的评价,通常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进行,如学期结束、学年结束或者学段结束时,需评价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和教师整个教学效果,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显示出学习和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语文阅读能力标准化测验或者语文阅读能力量表测验(如下表)。
[本文系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C091,课题组成员刘慧、张警、何双文参与该研究成果撰写]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