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楚华
“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探索规律”等内容。发展和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与代数”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一、在“数的认识”教学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蕴含在过程中,只有经历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素养。
(一)经历数概念的抽象过程、运算过程,发展数学抽象素养、运算能力
数学抽象具有不同的阶段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概念的抽象可以从实物抽象→替代物抽象(亦称半抽象)→符号抽象(符号化)逐级进行。之所以分层分级抽象,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是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需要。在小学一年级“数的认识”起始教学中,“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1~5个物体的个数,会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顺序,并会认、读、写1~5”作为课程教学目标,其中,“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是素养培养目标,其直接目的是培养数学抽象素养;而“会数1~5个物体的个数,会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顺序,并会认、读、写1~5”则是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如果省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而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直接让学生达成知识技能目标,的确可以“速成”,但是学生未必能够获得深度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丧失了一次发展数学抽象素养的良机。
【案例1】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1~10的认识”教材内容
如下图,情景图1是实物直观,从实物1个西瓜、2根香蕉、3粒桑椹、4个香瓜、5个鸭梨、6颗樱桃、7个浆果、8个芒果、9个柿子、10粒草莓、0个(空无所有)水果之中抽象出数字1、2、3、4、5、6、7、8、9、10、0。
情景图2采用实物直观、利用连线方式体现数字的基数属性,即“松鼠”“坚果”两个集合一样多,都是5个(元素),从中抽象出数字5。
只有帮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一个地数1个西瓜……0个水果的过程,亲身经历“5只松鼠吃坚果,刚好每只一个坚果;5只米老鼠吃胡萝卜,4个胡萝卜不够吃——有一只米老鼠没有吃到胡萝卜”的过程,积淀“数”的直接经验,才能逐渐形成初步的数学抽象素养。
(二)把握数学本质,感悟十进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的认识”包含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学习“数的认识”,并非仅仅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引导他们经历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体验基本数学思想、积淀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以“自然数的认识”为例。在自然数的抽象过程中,理解作為基数的自然数和作为序数的自然数是主要目标,而识别、读写自然数是学习目标之一。
【案例2】小学数学人教版(生本学材2019年版)0~5的认识(数字1、2、3、4、5的抽象过程)
图3清晰地表达了作为基数的1、2、3、4、5的抽象过程:从1头狮子、1只老虎之中,抽象出1个点,表达数量1,进而抽象出数字1,这个过程本质上是狮子的集合与老虎的集合等价,表达它们共同属性的量是1;同样,企鹅的集合与青蛙的集合等价,表达它们共同属性的量是4;天鹅的集合与海豚的集合等价,表达它们共同属性的量是5。
图4则比较清晰地表达了1、2、3、4、5的序数的属性,刻画了数“数”的详细过程。卡通人物机器人说的话强化了学生亲身操作的过程:1+1=2表达“1的后继数是2”,2+1=3表达“2的后继数是3”,3+1=4表达“3的后继数是4”,4+1=5表达“4的后继数是5”。其数学原理是皮亚诺公理体系——自然数的序数理论。
与案例1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加坡小学的数学教材虽能体现出数字1、2、3、4、5的基数属性,但并未充分体现出数字的抽象过程,人教版(生本学材2019年版)既能鲜活地体现数字1、2、3、4、5的抽象过程,又能将数字1、2、3、4、5的基数属性和序数属性体现出来,而只有帮助学生亲身经历数字抽象的过程,才能形成初步的数学抽象素养。不仅如此,在“自然数的认识”中,十进制中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虽然自然数无穷无尽,但仅用有限的10个数码0、1、2、3、4、5、6、7、8、9和数位就可以表达。用有限的符号表达无限的元素是数学结构的典型特征,帮助小学生初步感知这种思想,有利于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化繁为简”“追求简捷有序”的数学思维特点,间接地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二、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一)在运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中发展数学推理素养、数学抽象素养
“数的运算”涵盖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运算法则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采取归纳方式教学运算法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素养。
【案例3】交换率a+b=b+a的归纳式教学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2与2+1、3+5与5+3,归纳得出1+2=3、2+1=3,1+2=2+1以及3+5=5+3等。由此提出猜想,a+b与b+a应该相等。
(2)如图5所示,教师站在学生中间,左手拿a支铅笔,右手拿b支铅笔,教师左边的学生看到的是从后向前数,即a+b支铅笔,教师右边的学生看到的从前向后数,即b+a支铅笔。同一组物品,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不同,但都是“加”。
(3)阐述“加”的含义——将两组物体a支、b支合放在一起,“不是你吞并我,也不是我吞并你,而是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整体”,从而,从正面和背面看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这就是5+4=4+5,一般情况是a+b=b+a。
【案例4】自然数乘法法则的抽象过程
图6是新加坡教材中表达的乘法2×5=10的抽象过程。用苹果图片代表红苹果,每组图片包含5个苹果,共两组,一共多少个苹果,是实物层面的抽象。在数轴线上表达上述过程,即:每个格代表1个苹果,5个格代表5个苹果,两组就是“每次跳5个格、连续跳两次”,到达第10个格。这是替代物层面的抽象。经过两次抽象之后,苹果的其他属性全部被剥离,仅剩下数量这个属性了,数数轴上的格子即可发现一共10个。用数学符号表达上述过程,即2×5=10,这是符号层面的抽象。
帮助学生完整地经历实物层面的抽象→替代物层面的抽象→符号层面的抽象的2×5=10的抽象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2×5=10的结果,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对乘法法则的深刻理解,而且引导他们经历了数量关系的抽象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二)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数学抽象素养、数学运算能力和直观想象素养
第9期文章介绍了借助“10个鸡蛋一盒”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案例。实践表明,借助生活中的一整盒的经验,绝大多数学生能自然地想到将空出的3个位置补齐凑成一整盒,这样计算最方便,这就是“将4拆成3和1,3与27凑成3整盒”最朴素的思想来源。这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变成数学经验,让他们在经历数学逐级抽象的过程、在习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的经验,既理解知识,又提升数学抽象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在“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教学中突出数学建模过程,培养初步的数学建模素养
小学“数的运算”中包含有两个重要数学模型,一是加法模型,另一个是乘法模型。“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中包含方程模型、乘法模型等模型。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案例5】加法模型
人教版(生本学材2019年版)B版“6的认识”中出示的这个情景(如图7),需要逐层分析。
(1)发现问题:从荷叶情景图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①一共有几只青蛙?②跳入水中之后,还剩下几只青蛙?③青蛙比蜻蜓多几只?
(3)分析、解决问题:①荷叶上有4只青蛙,有2只青蛙即将跳入水中,一共有4+2(只)青蛙。②一共有6只青蛙,有2只即将跳入水中,跳入水中之后还剩下6-2(只)青蛙。③有6只青蛙,4只蜻蜓,青蛙比蜻蜓多6-4(只)。问题①实际上利用了“部分量之和是总量”的加法模型;问题②实际上利用了“部分量之和是总量”的加法模型的变形;问题③实际上利用了“部分量之和是总量”的加法模型的变形。
案例5中,如果教学仅仅定位在“认识6”、获得6的分解和组合,那么教学目标就只是知识技能目标,明显是不科学的,因为渗透“加法模型”、培养初步的数学建模素养,也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可以实现的目标。同样的,“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的教学也需要帮助学生经历模型的构建过程。如,方程模型的建构,要经历“发现现实问题中的量及量与量之间的等量关系[?]用自然的语言表达等量关系[?]用半符号语言或直接用符号语言表达等量关系[?]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ax±b表达等量关系”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设未知数为x,得到方程ax±b=c。
三、在“数的运算”综合运用、“探索规律”、“式与方程”和“正比例、反比例”中发展数学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等的教学中,而在“探索规律”和“数的运算”综合运用中更加突出。
(1)计算下列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用刚才的发现,先猜一猜45×11的积是多少,再用竖式实际算一算,看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是否需要修改你的猜测,最后用11×63、11×87再验证你修改后的结论。
(3)总结你的发现,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尝试着验证猜测,就不再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简单重复训练了,而变成螺旋上升、呈梯度深化的归纳推理的训练:学生从10×11=110,14×11=154,16×11=176中,似乎可以得出“乘积是三位数,百位都是1,十位数字是第一个因数两个数位数字之和”;当学生分析45×11=495后,往往会修改自己的猜测,部分学生马上得出“两边一拉,中间一加”的猜测,即“将乘数45的两位数字一拉,中间放上这两个数字之和4+5,即9,得到的数字495就是乘积”;同时,还可以用11×63或者自编题目,如11×87、11×75等,验证自己的“发现”,即先猜11×63是多少,再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加以验证。当学生用11×87验证时就会发现,8与7之和“”已超过10,此时,结果还是87吗?从字面分析,如果还是这个规律,那么,结果一定是8157,而11大约是10,87大约是90,二者的乘积是90×10=900左右,绝不可能是8000多的值。猜想此时不成立!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两数字之和大于10,而十位数字上的一个十相当于一个百,此时应将8与7之和的十位数值1进到百位数值8上,即此时应该是957。利用竖式笔算计算11×87可以验证,积的确是957。于是,上面的规律应该修正为:×11,积是“两边一拉,中间一加,如果加的结果不超过10,积就是将加的结果放在百位所得的数字,如果中间加的结果超过10,需要将所得的十位数字进到百位上”。
这种设计的真正意图在于,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归纳、猜测的思维过程,获得“个案1、……、个案n→归纳出一个共性规律,猜测→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一般结论”的直接经验和体验,经历一次“数学家式”的思考过程,体验创新的快乐,而教学不是在知识技能的简单重复上下功夫,而是按照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学科思维的深广度、待解决问题的繁难程度等多条线索交替螺旋上升,进而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形成的经验、独立思考的经验、猜测发现的直接经验和体验,培养数学推理能力。
【案例7】月历中的规律
在2020年10月月历中:
(1)任意圈三行三列(如上表中的绿色方框)包含9个数,它们的和是多少?你能推断任意一个这样的方框之中9个数之和的一般计算方法吗?
(2)如果任意圈两行两列四个数字,比如上表中的黄色部分,它们对角交叉相乘的积的差是多少?你能推断任意一个这样的方框之中4个数对角交叉相乘的积的差的一般计算方法吗?
问题(1)中,表中绿色方框中的9个数字的和是126,即中間格子中的数14与9相乘的积。若用a表示方框中间的数,则方框中的所有数可以表示为下表所示的情形:
[a-8 a-7 a-6 a-1 a a+1 a+6 a+7 a+8 ]
很显然,这9个数的和(a-8)+(a-7)+(a-6)+(a-1)+a+(a+1)+(a+6)+(a+7)+(a+8)等于9a,是最中间的数字a的9倍。因此,我们判断,任意一个这样方框中的9个数的和都是中间这个数字的9倍。
问题(2)中,对角交叉相乘的积的差是7,即4×10-3×11=7。再换另外一组试一试,比如14、15与21、22,结果是15×21-14×22=7,规律依然成立。验证这个猜想需要寻找普适性的规律,即引入字母表达任意的数。设任意圈的两行两列(包含4个数字)的第一个数字为b,那么,另外的三个数字必定为b+1、b+7、b+8,于是,交叉相乘的结果是(b+1)(b+7)-b(b+8)=bb+b+7b+7-bb-8b=7,结果的确与b的取值无关。
用字母表示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由字母求值、利用数学公式求值,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的意义,发展学生“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的本领。这种成分就是数学抽象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是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校级重点教研项目《卓越小学教师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项目序号:JYZD1903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