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烨
摘 要:古诗词作为历史文化的产物,不仅象征着中国民族曾经色彩斑斓的文化,也是我国我们历史发展的见证。古诗词言简意赅,字数寥寥,却包含着丰富的韵味。古诗词在用词上简单凝练,而且富有韵律美。把古诗词教学融入小学的学习课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他们情感上的升华。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一首古诗词里都包含了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很多古诗词都是所处时代的文化产物,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鉴赏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现阶段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比重比较大,而且这些古诗词内容丰富、情感深刻,能够很好地陶冶小学生的情感。而且教材中古诗词的情感健康向上,可以为学生健康地发展保驾护航。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古诗教学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一、分门别类,明晰主线
仔细研究语文古诗词教材,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古诗词在类型方面还有情感表达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可以根据它们在情感方面或者在表达内容方面上的一致性来把它们归为一类。把在题材类型、表达情感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古诗词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来进行感悟,就会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感受,让学生在同一种情境下感受不同首古诗词所带来的相近的情感和内容,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表达手法,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一过程中,对于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也就是说,在课前老师需要做出比较充足的课前准备,将不同背景不同类型的作者放在一起,但是教材中选取他们的古诗词在主题或者是情感上具有一致性,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
虽然这些被选取的古诗词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作者本人的性格以及所处年代不同,在内容和情感表达方式方面还是会有一些差异,让学生去区分辨别这些古诗词“同中之异”,可以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还有对于诗歌情感细微处的体察。久而久之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增强。
二、借用资源,促生悟情
现在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教学设备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灵活使用也为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现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与传统教学比较,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说在对于学习内容的展示方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大多数教学手段只是使用纸质的课本和挂图作为单一的教学依托。而现在,投影和白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课堂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元素。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不仅仅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教学内容。
比如,在进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以音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古诗的朗读,然后再以小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整首古诗的主要内容。那么通过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古诗词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味,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对于古诗情感的理解
三、展開想象,激生创作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广阔无际的天空,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幻想,而且不断变化。那么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特点来进行教学。每一位孩子的思维都是天马行空的,他们可以在老师有效引导下变成一位小诗人。在孩子的眼中,他们看到的世界和大人的并不相同。他们充满想象力,可以为我们展现出不一样的世界。那么如何来把学生内心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来激发出来,就需要老师学会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于语文来说,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学会有效灵活地运用语言,从而方便自己的生活。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的每首古诗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那么在学生能够背诵所学的古诗词而且能够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意思的前提下,让他们根据内心的感悟自己进行一次创作。通过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想象落实到笔下的文字。学生通过想象然后再把想象落实到笔上,能够大大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为以后的古诗词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我国绵延不绝的文化长河中,古诗词一直以其独一无二的身份位列优秀文化的行列。古诗词不仅是诗人智慧的结晶,而且代表着一个时代和社会的特征。他们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宝贵窗口。所以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古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古诗词学习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过分强调了对古诗词的背诵,而忽视了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悟。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内心情感方面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面对当今时代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应是而变。小学古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触碰他们的内心深处,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桑吉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解析[J].学周刊,2019(4):51-52.
[2]冯俊芬,孙双金.从“香菱学诗”谈小学古诗词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8(3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