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坤
摘 要: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推行无为而治,社会经济得到恢复。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專制成为统治者的迫切要求,从而独尊儒术。两汉时期的枣庄文化,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两汉时期;枣庄文化;黄老之学;经典儒学
1引言
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冶铁业、纺织业都很繁荣。仅冶铁一项,当时全国设铁官48处,枣庄地域内有冶铁遗址10余处。薛国遗址出土过有“山阳”、“巨野”等字样铁官制范,《滕县志》、《峄县志》都记载了丰富的冶铁遗存。生产力的发达,促使枣庄文化进入了一个高潮期。首先是叔孙通的权变使他本人逃离了秦王朝的虎口,后创治汉家朝仪,儒家思想初显锋芒。此后,黄老学说在汉朝初期得到统治者的尊崇,以曾任戚令的曹参和东海太守汲黯为代表的黄老政治。薛人公孙弘为确立汉代儒学正统地位不懈努力,建立了五经博士弟子制度,为儒生走向政治舞台提供了康庄大道。枣庄地区涌现了一大批儒学大师和五经博士,诸如匡衡、萧望之、疏广疏受叔侄等人。东汉末年,随着经学的没落,后汉三贤之一的仲长统所做的《昌言》,揭开了玄学产生的序幕。
2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
2.1汉初的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治身(养生),一个是治国。汉初的黄老之学核心内容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社会残破,为休养生息,从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由于统治者的极力推行,黄老之学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成效,出现了“文景之治”。冯友兰先生认为,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是曹参和汲黯,曹参曾为戚(今枣庄市滕州市)令,汲黯曾为东海(今枣庄市峄城区东)太守。
2.2曹参的黄老政治
汉六年(前201)正月,刘邦治罪楚王韩信,将刘肥封为齐王,同时命曹参为齐相国。曹参上任伊始,听说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学说,于是重金聘请其到齐都临淄,虚心向其请教治齐之策。盖公说:“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盖公的“无为而治”思想与曹参的想法甚合,于是曹参让出自己居住的正堂给盖公,待以殊礼,让这位饱学的老人做自己的政治顾问。曹参“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惠帝二年(前193),丞相萧何在病逝前推荐曹参为相,惠帝应允。曹参接替后,行政的基本原则是以不变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用发展促进稳定。他的用人原则是,“择郡国吏木拙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曹参的“无为而治”,是在深刻反思了秦朝的“有为而治”后做出的抉择,是在遵从有效的既定方针的前提下,以黄老之学的“无为”给社会创造宽松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扰民生事。
2.3汲黯的黄老政治
汲黯于景帝时任太子洗马,武帝时初为谒者,后历任东海太守、主爵都尉、淮阳太守。汲黯受家庭熏陶,对黄老之学尤其是“无为而治”的思想心领神会。在东海郡太守任上,汲黯研习黄老之学,并用于治理官府和民事。他体弱多病,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托给得力的郡丞和书吏去办。一年多的时间,东海郡清明太平,百姓都很拥护他。武帝为褒奖汲黯,召他回京任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3维护统治的儒家学说
3.1独尊儒术,推动私学发展
汉之前儒家文化虽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但一直未与统治者的统治思想相融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自“汉家儒宗”叔孙通“制礼”起,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才逐步成为正统,被推上独尊地位。由于经学的繁盛和浓郁的学风,枣庄地区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经学大师,“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
当时,枣庄地区教育的方式主要是私学,形式有拜师受业和家教两种。没有家学渊源人家的子弟,一般都拜师受业,如东海承人匡衡,世代农夫,拜东海人后苍为师,学习《诗经》,成为大家。有家学渊源的人,大都父子相传,世守其业,如易学大师孟喜,受教于其父孟卿,孟卿是后苍、疏广的老师,同时又是董仲舒的三代传人。
3.2叔孙通制定朝仪
叔孙通,薛县(今枣庄市薛城区)人。汉高祖刘邦以武力夺取天下,对儒家思想持轻蔑态度。其群臣大都出身布衣,对上层的繁文缛节不愿拘守,以至“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刘邦为此十分反感,叔孙通便适时向刘邦讲述“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的道理,并请求准允他“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汉七年(前200)十月,朝拜皇帝的大典在长安的长乐宫正式举行。刘邦升御座后,诸侯王以下文武百官按官职向皇帝奉贺。礼毕,皇帝赐群臣饮法酒。群臣俯伏低首,举杯至额头时呼:“谢酒!敬皇帝万寿无疆!”然后一饮而尽。在整个朝拜过程中,御史负责执法,凡在仪式上出差错的,就让卫士带走。朝拜从始至终,没有一人敢喧哗失礼。朝拜结束以后,刘邦十分感慨,他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自叔孙通制定朝仪之后,皇帝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臣子成了皇帝的奴仆,君臣之间的规矩礼仪严格建立起来。这套朝仪,沿袭封建社会两千年。刘邦认识到“儒学政治实用性”,对孔子及儒学的崇敬增溢,汉十二年(前195)以62岁高龄拖着病体前去曲阜,在孔子陵墓前献上了“太牢”之礼,这是史载最高统治者首次公开祭拜孔子。
3.3大器晚成的公孙弘
公孙弘,字季,薛(今枣庄市薛城区)人,是西汉以儒学拜相封侯的第一人。公孙弘“少时为狱吏,有罪,免”。40岁后学习《春秋》等儒家经典,成为薛地的著名学者。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已60岁的公孙弘应征被选任为博士,由博士而左内史,而御史大夫,而丞相封侯。公孙弘的升迁向儒生发出了信息,即读经是入仕的最好途径。结果,“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
公孙弘行“中庸”之道,最为典型的有两点。一是述而不谏,每次朝会都是先毕恭毕敬地陈述事情原委,让汉武帝决断,从不先说出自己的意见,把愚忠留给自己,把睿智献给武帝。二是不与皇帝争辩,他认为当大臣之约和皇帝之意发生矛盾时,臣下理所当然地要服从皇帝。其所行“中庸”之道,是以维护皇权为根本。汉武帝对他信任弥笃,元狩二年(前121)以80岁高龄卒于丞相位上。
4清逸洒脱的玄学发端
仲长统,字公理,东汉末年山阳郡高平(枣庄市滕州市)人。“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被尚书令荀彧引荐入仕为尚书郎,“参丞相曹操军事”,41岁死于任上。由于宦官、外戚把持朝政,汉政权走向败落,身处乱世的仲长统,力图从历朝治国的得失中找到经世之方。仲长统著论34篇,凡10余万言,名曰《昌言》,预示着新的学说——玄学即将产生。
仲长统的哲学观念,近于儒家思想“人事为本”的哲学观和无神论思想,他不从元气产生天地万物的过程开始讲起,而是直接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哲学命题,认为社会治乱“壹之乎人事”。古之圣帝明王以德治国,如果举用失贤,百姓就不安,治天下之本和理生民之要,不在天道而在人事。讲顺天地之性,着眼于人类应顺承天性去享受物质充裕的生活,开魏晋士人对“丰屋美服,厚味姣色”追求的风气之先。提出历史王朝周而复始的三个阶段,一为前朝乱世,二为新君主“继体之时”,三为末世时。他认为,东汉后期桓、灵时代是极乱之世,原因是君主所作所为对国家是致命的危害,并引起社会基础坍塌。
5结语
两汉文化在战国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和融合,形成了西汉初期的黄老之学、西汉中期的新儒家学说。这些主流思想从形成、丰富到逐渐确立为汉家政治的指导原则,与曹参、汲黯、叔孙通、公孙弘、仲长统等一大批枣庄籍和曾任职于此的官吏、学者密不可分。应当说,两汉时期枣庄的文化气魄宏大,时代气息鲜明,成就震古烁今。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安作璋,王志民.齐鲁文化通史[M].中华书局,2004.
[3]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4]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
[5]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
(作者单位:枣庄市图书馆,山东 枣庄 27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