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中国思政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020-11-16 05:51谭娜李智敏
山东青年 2020年9期

谭娜 李智敏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发展也有了很大进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也开始向文化多元化转变,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为中国思政教育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在暗示在未来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中不能忽视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中国的思政教育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很多高校结合具体实际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为了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其中注入文化多元化的现代意识,让当代大学生自觉去接受思政教育教学。本文将主要结合文化多元化多元共存、和而不同、融合创新、长期稳定的特点的这个大背景,探析中国思政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中国思政教育;当代大学生影响

在新时代下,西方思想不断深入到中国,我国的文化多元化持续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化进入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在社会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的前提下,大学生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去传播地域文化。当然,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们似乎也很迷茫,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对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排斥现象。在我国这样一个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新时期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思政教育如果只偏重于以往的经验、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教育了。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深受关注,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学要找准方向,积极进行改革创新,紧紧跟随时代潮流,培养新时代优秀大学生。

一、中国思政教育在文化多元化中的发展

中国人的基本性格总是和“中庸之道”分不开,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所影响的。当文化开始多样性、多元化,当西方文化深入中国,中国的文化单一化也开始改变,也开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微博、微信、博客等这些自媒体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文化的多元化愈加丰富多彩,所以我们不能受固有观念的拘束,而是應该集思广益、互相启迪。而此时,中国的思政教育面临着无数的机遇和挑战,要让传统的思政教育在文化多元化的这样一个陌生的大环境中生存,并不简单。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价值观等等都开始慢慢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变化,那种多元化的特质与人们原本头脑中的思想相互竞争、融合,最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选择,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甚至可以说是形成了多元的文化。

不断变化着的多元文化,当它开始与中国的文化共存,不知不觉就符合了多元发展的规律,中国的优秀文化不断吸收着外来优秀文化,在此过程中,出现分歧是正常的,但同时也进行着文化创新。我们应该正视文化多元化,无论什么样的文化,新思维新模式开始出现,具有各种可能性和合理性。毫无疑问,中国所需要的现代化和文化的多元化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发展起来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老一辈革命家和众多学者经过长期实践、检讨修正而积累起来的一种政治教育,并不是偶然中突然发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人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渐渐了解、接受,并且不断激励身边人一起学习,社会上充满了正能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专业化,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实践的研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千篇一律的东西是不能长久的,必须要善于去继承、去接受、去创新文化。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表达是在先进的政治思想引导下的思维与智慧的体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保障,祖国的未来才有了希望。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思政教育一直都在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中国思政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的那样,需要一个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作为思政教育的物质基础,当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如此,并不会自动带来大学生思政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很多高校都在不断努力,例如,2018年7月,南开大学的两个学时的“中国发展”课程正在开设,来听课的和蹭课的学生都非常多,多位校领导给同学们讲述从教育、科技、文化、安全、政治、能源、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视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和思想政治的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寻找和发挥自己的优势,需要和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相配合。当代大学生也应通过思政教育摆脱错误的思想,接受正确的思想,并且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益处。新时代大学生要拥有坚定的信仰和理想,通过学习思想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政治修养。

在大学教育中,思政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中国的每所大学都会开设思政课,并把思政课教育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在一个多元文化存在的环境中,学者们更加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学习思政课,大学生们满腔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体现的尤为深刻,深切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精神方面得到更多的洗礼和升华。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思政教育更是在就业、择业、创业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元化的文化带来了一些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观念,如创新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等,大家都有了一种自主择业的观念,甚至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毕业以后创业,想要更加独立。还有近几年大家比较关注的"韩流"文化,大多数人都去关注其消极影响,都忘记了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时代,却从未想过其对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具有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的是,通过高校思政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管是就业还是学习,都在慢慢适应这个崭新的时代!

2、思政教育教学出现疲惫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在指导着大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如没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功利性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生。随着网络的发展、手机媒体的兴起,不光出现了很多低头族,网络上的一些社会负面新闻为了博人眼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网络上明星的绯闻、明星的言论,都会引发舆论的热烈讨论,违背社会道德、冲击社会底线的负面新闻都会引来关注,“扶不扶?”仍旧是在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之下要讨论的话题……当然,不可否认,社会上正能量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适应网络发展的高速度,人们也在积极的去努力做一个正能量的人,但“红黄蓝”虐童事件、“疫苗”事件等挑战我们底线的一些事件还会时有发生,我们是否应该去反思一下呢?

当代大学生反感听思政课,大段的理论让同学们感到不适,大学生有逆反心理,感觉思政课无聊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在老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以人为本”,虽然有时候会出现大段理论灌输,如果一个学生缺少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就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西方思想文化涌入到中国,各种不同的思想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往往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文化冲击时缺少应变能力,全盘接受其他的思想文化,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化解社会负面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伴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革新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也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思想深刻、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精品思政节目,积极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的思想内涵,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活跃起来。

三、坚持创新思政教育及教学

党的十八大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由此看来,珍惜、坚持、发展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和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大学生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根据时代变化,适应时代发展,把教学任务渗透到新时代学生的学习任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融入其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紧紧把握意识形态思政教育的主动权,将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创新思政教育形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其趣味性和时代性,将大学生吸引到思政教育当中来。要求高校在思政课教育当中打造更多的“金课”、摒弃“水课”。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形势,通过文化多元化促进思政教育改革,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学校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政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积聚力量。

多元共存、和而不同、融合创新、长期稳定的文化多元化,使中国的思政教育越来越五彩斑斓、多姿多彩。不断改革创新,思政教育教学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生活是高校越来越重视的,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学习思政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任务,在新时代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兴盛,担起民族的责任并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刘元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原则[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1年2月.

[2]张红霞.论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实质和意义[J]. 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7月.

[3]陈彦珍.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5月.

[4]蔡振京.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之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年4月.

基金:山东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泰山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编号SZJYY-20085)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泰安 2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