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孙建红

2020-11-16 02:09张玉峰
时代报告 2020年8期
关键词:一把手村头公公

张玉峰

“我就是一把手。”

南召县四棵树乡大会议室里,坐在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会主席台上的残疾女人孙建红高高地举起没有手的右臂,一脸自豪地望着参加会议的干群们大声地说。望着她从生下来就没有长出手的右手腕,会议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孙建红的报告把人们的思绪拉到了那个她生活了十年的美丽乡村——南召县四棵树乡青杠扒村。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天真蓝,云真白,稻穗也黄得灿烂。村头那棵历经沧桑的空心皂角树像一位年长的智者,沐浴着微微的秋风,畅饮着瓜果的清香,老态龙钟地屹立着,在丝丝缕缕的蝉鸣中,静静地享受着天籁,笑看山岭上的风起风落,蓝天上的云卷云舒。

十年前,苍老的皂角树又一次萌发新芽的时候,满怀希望的孙建红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走进了她的新家。

三十多年前,也是在那棵皂角树撑出芽胚的季节,孙建红的婆婆在稀稀落落的鞭炮聲里被抬进了这个家。

皂角树长在这儿多少年了?谁也不知道。听村里最年长的白胡子老伯说,他还是个满地乱爬的小娃娃的时候,这棵树就几个人都抱不过来,树芯沤空,只剩下一圈厚厚的皮。庞大的树冠就靠那一圈越来越厚的树皮支撑着,春来新叶葳蕤,夏到蓬勃葱茏,秋来皂荚串串,冬至冰雪晶莹。一年四季,上下贯通的树洞就是村里娃娃们爬上爬下的乐园。树跟前简陋的香炉里,村民们插在里面祈求平安幸福的香火从来就没有断过——这是一棵不知经历过多少岁月,看惯了多少风霜雨雪的神树!这儿的人就像村头古树下不灭不熄的香火,把一代又一代山里人对于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永永远远缭绕在人们的心头。不管眼下的日子再苦再难,他们都不会熄灭心中的希望。

残疾女人孙建红和她的婆婆、公公、爱人就在这些人中。

孙建红的婆家一直很穷,穷得她公公年轻时讨不来媳妇。为了延续香火,只能用担架抬来瘫痪的婆婆为孙家传宗接代,繁衍香火。

再小的希望也是希望。只要心不死,日子就有奔头。瘫痪的婆婆进了这个家,就像乍暖乍寒的料峭春风,让这个穷苦的家长出了新芽。有芽就能成苗,有苗就不愁长大。孙建红的婆婆为这个愈加贫穷的家生下了一儿一女。家里有了娃娃们成长的欢闹,同时也增加了生活的艰涩。孙建红的公公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弓着身子,拉着这个满怀希望又嘎吱作响“家”一样的破车,一点一点,艰难地前行着。

直到女儿成人出嫁,为娘家建起三间平房,帮助父亲把弟弟的媳妇——也是一个身有残疾的漂亮女人孙建红娶回了家。

孙建红就像和煦宜人的春风,她的到来,让这个希望不死的穷家枯木逢春,像村头的那棵古树一样,在春风中绽芽吐绿,生机萌发。

在娘胎里,她右胳膊长到齐腕处就戛然而止。因为没有右手,她一生下来,就被亲生父母遗弃。

从懂事起,这个如今出落得身条匀称、皮肤白皙、浓眉大眼、长相漂亮的苦命人,就因为身体的不健全被一次又一次收养遗弃,直到遇到了好心却贫穷的孙老头,这才稳定下来。养父孙木也是个穷得连媳妇都寻不来的好人,除了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就是周边不懂事的小伙伴的好奇和讥讪。因为这些,只上了三年学,瘦弱的孙建红就辍学在家,开始用仅有的一只左手薅草整地、捡拾废品,帮助养父养家的苦孩子生涯,直到出嫁到婆家,她都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

走进婆家村口的那一刻,她看见了那棵历尽沧桑、心空皮厚、结节累累却新叶葳蕤的老树,她被震撼了。这树都能经受岁月的风刀霜剑,历数百年而依然生机勃勃。我自己就不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撑起这个残破的家,和别人一样过上富足有余的生活吗?

婚后,丈夫经常外出打工,婆婆不仅瘫痪在床,还突发过心肌梗死,公公有高血压、心脏病。两个老人都是一天也离不开药。孙建红孝敬公婆,为瘫痪在床的婆婆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为多病的公公熬汤送药。她侍弄地里的庄稼,喂养槽头的猪、羊,圈里的鸡、鸭,实实在在地成了这个穷家里里外外的“一把手”。她起早贪黑,没黑没明地干。饭能吃饱了,草屋变成平房了。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向好。可随着一儿一女的降生,光靠几亩山地,喂鸡养鸭养猪,上山捡些山货,也只能混个温饱。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健全的身体,要想彻底翻身,过上小康的日子,难啊!要是再遇上点啥事,那就哭天没泪了。

这种事还真有。儿子突发高烧,她火急火燎地把儿子送到最近的邻镇医院。医生诊断后开出药方,拿着划了价的处方,她愣着了。口袋里满打满算只有十块钱。可那一张小小的处方上,药价是二十五元啊!拿着处方,抱着发烧的孩子,孙建红漫无目的地在医院门口的大街上走来走去。她不知道,这买药不够的钱上哪去找。就在百般无奈之际,不远处街头小贩一声“收头发喽”的吆喝唤醒了她。她三步两步赶到小贩面前,果断地剪下辫子,换回了为儿子买药的救命钱……

终于,孙建红赶上了好时候。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精准扶贫的号角,山乡大地涌起春潮。孙建红一家,就像村头的那棵古树迎来了催绽枝芽的强劲东风。作为家里的“一把手”,孙建红知道,这个穷家期望的幸福美满日子,就像东天一轮磅礴的红日闪露出光芒,腾跃着,不可阻挡地向他们走来了。

村里的干部进家了,乡里的干部进家了,县里的干部也进家了。

寻找项目,扶持资金。组织外出学习技术。有心的孙建红紧紧抓着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奋力前行。去邻近的疙瘩坡村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她认真了解种植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仔细倾听技术师傅的每一句讲解,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默诵。实习期间,她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力争更多、更好、更快地掌握种植技术。她运用刚刚学来的知识自己动手准备原料。上山间伐柞树,一只手咋砍树枝?聪明的她在没有手的右手腕前端绑上铁钩,左手持斧,右臂钩树,别人一斧头就能砍下的树枝,她得砍两斧头甚至三斧头。从备料购种、搭架支棚、翻挪采摘、分拣烘晒,再到分级出售,她事必躬亲。

香菇种好了,责任田里的庄稼、季节性的捡拾山货也没耽误,上山捡拾蘑菇、下田插秧种植,她都是在右臂前端绑上塑料袋或其他器具代替手掌。稍有空闲,建红就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去学习缝纫加工。没有手的断臂为了像手一样按着衣服不走偏,不知被缝纫机针扎烂了多少回,她连眉头都没有皱过一下。见缝扎针,她在家里养了几头猪,几十只鸡鸭。就连瘫痪在床的婆婆也在她精心的侍候下,保养得满面红光,公公的身体也一天天康健。

金黄的秋风挟着桂花的芳香吹进山村的时候,村头古树的枝桠上累累的皂荚也开始了迎风歌唱。

“一把手”孙建红和打工归来的丈夫算了算账——当年种香菇纯收入一万五千元,打拳菜、捡拾蘑菇、养鸡养鸭收入四千余元,丈夫外出打工拿回家二万多元,全家全年总收入超过了四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六千六百余元,远远超过了当地人均低于三千二百元的贫困线标准。有了钱,家里翻新了三间、新建了四间平房,添置了电动车、洗衣机、彩电。这个昔日困苦贫穷的家终于摘下了贫困户帽子,小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了。

村里帮扶的人又来了,乡里帮扶的人又来了,县里帮扶的人也又来了。他们请“一把手”孙建红走上万众瞩目的主席台,让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不怕苦,不畏难,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幸福生活的美丽女人,把自己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人穷志不短,实干、苦干终于脱贫的经验讲给更多的像过去的她一样,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下的人们听,让他们也振作起来,和她一样克难攻坚、昂首挺胸,在党的惠民政策和煦春风吹拂下,在各级干部辛勤扶贫的濛濛细雨滋润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深耕细作,不懈努力,早日甩掉让人脸红,让人羞于站在人前的贫困户帽子,大踏步地步入小康生活的行列。

“一把手”孙建红笑了。会议室里掌声雷动。

猜你喜欢
一把手村头公公
父亲节忆父
春意
留守媳妇
李兰娟
冬公公
天津“一把手”黄兴国落马
八十八岁公公
太阳公公病了
“一把手”眼里的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