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没有远程炮火支援、没有空中火力掩护、没有地面装甲突击的情况下,以所拥有的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依靠步枪、手雷,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这场战争的胜利令民族为之骄傲,树起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丰碑。
一名参加过朝鲜长津湖战役的美国老兵曾经这样回忆道:“河面上的冰层被我们的炮火炸碎了,他们水过河,上岸后他们的衣服就冻住了,枪管也冻住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我们的火力很猛,像无数火蛇一样在原木中穿行,他们有很多人倒在雪地上……火光中,冰雪在燃烧,大地在燃烧,河水红了,但他们仍然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我当时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我们的炮火根本阻止不了他们……”
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官兵迸发出超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忍耐力,一次次冲锋战斗,创造了抗美援朝歼灭美军整团建制部队的战例,这场战役也是整个朝鲜战场局势被彻底改变的重要拐点。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取得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有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我们还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志愿军后勤部管理物资的一名士兵,我在朝鲜待了三个年头,我深切地感受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感,经历过生死的友谊,坚不可摧。我们从朝鲜撤军时,朝鲜人民都来车站送行。他们载歌载舞,与我们的战士拥抱道别。1990年,朝鲜人民军协作团来济南访问,我负责接待,临走时,他们又是依依不舍,抱着我哭。
在朝鲜,除了感受到深厚的友谊,我还看见了满目疮痍,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座座烈士的墓碑,我们志愿军十几万人,为了打败敌人,牺牲了自己,是他们用身躯捍卫了胜利。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军队一百多年来在世界战争舞台上最出色的表现,打出了持续整整半个多世纪中国东部边境的稳定和祥和。
抗美援朝的战争打了三年,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抗美援朝精神。我个人认为抗美援朝精神突出表现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等。
无论什么时期,抗美援朝的精神都应该永存。
三年抗美援朝,数百万志愿军指战员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涌现出无数名载史册的英雄人物,他们用勇气与智慧,谱写着一个个钢少气多、无往不胜的传奇故事,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凯歌。
因篇幅所限,本刊只能选取一部分典型的战斗集体和英雄个人予以报道。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代表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个个饱含硝烟的故事,铭记那段始终闪耀璀璨光辉的历史。
在专刊采编过程中,得到了原济南军区部队首长、山东军区部队首长和各地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北部战区陆军参谋部档案馆、济南市历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相关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一些志愿军老兵和子女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回忆资料和图片。特别是原济南军区政治部王伟力少将,帮助我们联系了大量的志愿军老首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
徐焰、吴少京《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杨凤安 孟照辉 王天成《我们见证真相——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如是说》 解放军出版社
王湘穗 乔良《割裂世纪的战争——朝鲜1950-1953》国防大学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齐德学《抗美援朝高层决策》辽宁人民出版社
聂昭华 李韧《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堡垒》四川人民出版社
朱晓明《云山的交锋——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介绍之一》 《党史博采》
约瑟夫·格登《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幕》
马修·李奇微《朝鲜战争》 军事科学出版社
安克骏 李瑶《抗美援朝中的山东人》山东人民出版社
山东省民政厅《抗美援朝中的山东英模》
王树增 《朝鲜战争(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袁永生 沈鹤翔 主编《丰碑——抗美援朝图片集》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万岁军——38军抗美援朝纪实》 辽宁美术出版社
《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老战士珍藏画册》老干部之家杂志社编 济南出版社
孟昭瑞《亲历抗美援朝战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山东省档案局《见证——抗美援朝中的齐鲁儿女》
郭伟《军旅之歌——我的艺术人生》
王正兴《这才是战争》
魏家盛《英国皇家重坦克党覆灭记》
王荣《抗美援朝运动在山东的开展》
由卫娟《踴跃抗美援朝的山东人》
李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王海大队”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