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艺术开始和舞蹈艺术相互融合,并由此催生出电视舞蹈这一产物。近些年电视舞蹈在朝着大众化方向进行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意识等也开始发生改变。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从阐明电视舞蹈大众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入手,分别从视觉画面、声音以及审美情境等方面着眼,以电视舞蹈的“大众化”转型为基础,对大众审美思维的重新构建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视舞蹈 大众化转型 审美思维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8-0180-03
电视舞蹈创造性地将传统舞蹈艺术形式和电视媒介进行相互融合,对于创新展示舞蹈形式及相关文化艺术,实现其在我国的广泛普及推广等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大众审美需求、审美思维的多样化发展,电视舞蹈也面临着转型的现实问题。本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理论参考的同时,也能够为电视舞蹈顺利实现大众化转型,并有效重构审美思维指明实践方向。
一、电视舞蹈大众化“转型”发展历程分析
(一)初期自创
中央电视台在2000年举办的《CCTV电视舞蹈大赛》,被视作我国首档本土化电视舞蹈节目,节目前三届仅允许专业组参赛,比赛内容涉及基本功和文化艺术常识考核以及选手表演舞蹈作品等。虽然节目形式缺乏变化,选手作品风格等多样性不足,但其作为当时我国仅有的一档全国性电视舞蹈大赛,对我国各大文艺晚会的舞蹈人才选拔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舞蹈文化的推广和普及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电视舞蹈在初创期,受众规模并不大,在舞蹈领域中有一定专业性,无论是选手还是受众群体,其更多的是关注舞蹈表现与舞蹈技巧运用等。对于普通受众,其审美基本只停留在欣赏舞者优美身姿上,难以对舞蹈作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在这个时期的电视舞蹈中,聚集了全国大量高水准的专业舞者及舞蹈艺术家,采用电视媒介的方式,以权威、专业的比赛形式向大众展现了舞蹈这门艺术,为大众认识和了解舞蹈艺术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时期也不乏诸多优秀舞蹈作品出现。
(二)借鉴转型
从2006年开始我国电视舞蹈正式进入转型阶段。当时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推出了包括《STRICTLY COME DANCING》《DANCING WITH THE STARS》等在内的多档电视舞蹈节目,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追捧,同时也为当地舞蹈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此时我国电视行业大多直接将国外大获成功的电视舞蹈引入国内,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例如东方卫视和湖南卫视分别在2006年与2007年推出了《舞林大会》与《舞动奇迹》节目,电视舞蹈的形式、节目内容等与国外同类型节目高度一致。但相比于自创初期,该时期的电视舞蹈已经开始呈现出大众化的特点。如当时的《舞林大会》,参赛选手不再局限于舞蹈领域中的专业人士,而是通过邀请许多各行各业的非舞蹈专业明星艺人,在节目中展现自身舞蹈才艺,进而在有效激发受众群体好奇心的同时,也可以令明星艺人实现自身个性化、多面性展示。原本作为参赛选手的专业舞者成为了电视舞蹈节目的评委嘉宾,而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群体,电视舞蹈制式也从最初纯粹、严格的舞蹈比赛转变为实现选手舞蹈梦或是打造唱跳俱佳的偶像团体等,电视舞蹈“赛”味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秀”。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阶段的电视舞蹈为能够不断扩大受众范围,其在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刻意安排和人为干预,如在评委安排上只看重其流量而忽略其自身舞蹈能力,或是刻意要求参赛选手在舞台上哭诉悲惨身世等。虽然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视舞蹈节目的关注度得到加强,但也使得舞蹈艺术逐渐与电视艺术相分离。
(三)低迷时期
在2015年至2016年我国电视舞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低沉期,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电视舞蹈看似正在将舞蹈艺术和电视艺术进行相互融合,但在采用电视作为主要媒介展示传统舞蹈形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如何实现舞蹈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动态平衡等等,虽然为摆脱低迷期我国电视舞蹈也在该阶段内做出各种尝试,如《舞林争霸》改版成《中国好舞蹈》,但其调整的内容仅停留在引进模式上,节目形式仍然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并且为了能够支撑电视舞蹈节目正常运行,植入在电视舞蹈中的商业广告以及其他商业元素越来越多。而随着受众的审美需求逐漸多样化,单一固定的节目形式与内容开始使得受众群体出现审美疲劳,因此在该阶段我国多台电视舞蹈节目一度出现销声匿迹的情况,电视舞蹈发展速度滞缓。
(四)再次转型
从2017年开始,我国电视舞蹈重新朝着大众化方向“转型”。究其根本,在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广大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民众对实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且其在精神层面上的审美取向也逐渐多元化。最近两三年,许多地方台以及中央台,主动将广场舞搬至电视荧幕上,如央视的全国广场舞展播以及由金星担任星推官的全民健身泛广场舞节目《一起来跳舞》等,通过充分利用广场舞这一同时具备体育运动属性和文化娱乐属性的全民运动,在积极推动广场舞实现全新创编、不断丰富其舞美的同时,也使得大众对舞蹈及舞蹈艺术文化的接受度、理解度不断提高,舞蹈艺术与电视舞蹈节目的受众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
另外,新时期下的电视舞蹈将舞蹈艺术和电视艺术进行深入融合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将更多原创元素和创新精神融入其中,例如北京卫视聚焦活力四射、渴望彰显自我实现个性化表达的年青一代,围绕广受青年群体欢迎和喜爱的街舞,开创了我国第一档顶级街舞竞技秀——《舞力觉醒》。参赛选手既包括在街舞领域中颇有建树的专业教师和优秀舞者,同时也包括许多来自基层、不同行业,但热爱街舞文化的普通素人。后期推出的《这就是街舞》《舞蹈风暴》等电视舞蹈节目,也抛弃了传统的评委评审形式,而是通过由选手之间相互评价以及现场观众投票打分的方式确定选手的去留及排名。在选手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时,则需要选手与节目中的舞蹈教师进行协商讨论,此种电视舞蹈形式充分彰显了舞蹈艺术文化,吸引大量受众群体尤其是年轻受众群体之余,也能够体现出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以电视为载体利用舞蹈的形式为社会大众传播正能量。
二、电视舞蹈大众化“转型”下的审美思维重构
(一)审美空间从单一到多元
1.视觉审美
在以往的电视舞蹈中,观众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只能通过电视屏幕单方面地接受其展示和传播的舞蹈形式、舞蹈文化等内容,电视舞蹈节目在视觉展示上仍然表现为传统的“上台表演”,选手、舞蹈及其与受众者之间缺乏紧密联系。随着电视媒介的发展以及大众审美的提高,电视成为传播和展示大众审美的重要载体,原本“曲高和寡”的舞蹈艺术也开始深入到普通民众之间。此时需要电视舞蹈与大众审美相贴近,才能吸引更多受众群体,激发其了解和学习舞蹈美学的积极性。通过将大众审美和高雅艺术进行相互融合,重新构建审美思维并将其作为思想指导对电视舞蹈视觉画面进行创新,也使得电视舞蹈的画面感得到明显加强,节目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例如在《这就是街舞》的电视舞蹈节目中,舞景布置不再过度追求“高雅”,而是采用大众审美下的“接地气”风格。节目组按照1:1的比例对具有特色地域文化的城市街道进行复刻,如节目在布置老北京街道时,运用了大量的灯笼元素、红砖墙元素等。借助砖墙的红色与街道的灰色之间颜色对比,利用灯光的明暗切换使得舞台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感。在该电视舞蹈节目中,直接在舞台上固定设置选手的竞演位置,利用设置在各区域的灯光,使得观众能够对舞台延伸范围形成直观化地感受。同时借助灯光照射,舞台在无形中被分成若干场景区域。舞者在表现舞蹈作品时,通过运用追光的方式重点突出其动作、表情,观众围坐在舞台下方,随着灵活变动的光束转移其视线,全方位地欣赏舞者人物形象及其展现的舞蹈作品。从而使得舞者、观众以及舞蹈作品之间能够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令舞台画面更加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2.融入声音
电视舞蹈的大众化“转型”使得审美也逐渐朝着大众化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也参与到高雅艺术的欣赏和学习中。为了使受众群体通过电视这一媒介平台,对舞蹈艺术形成深入感知,并与之产生心理与情感上的共鸣,还需要电视舞蹈加强对声音元素的灵活运用。运用在电视舞蹈中的声音并非只纯粹的音乐,而是需要和舞蹈情绪及风格、舞蹈内容与节奏等完美契合,在实现声音与电视画面的有机整合下,充分满足大众对舞蹈艺术的审美需求,为其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例如在《舞蹈风暴》这一电视舞蹈节目中,郝若琦和王雪柔合作表演的舞蹈作品《惑心》,选择电影《画皮》中的原声音乐《画心》以及歌手苏运莹演唱的《时候》作为背景音乐。在《画心》中,两位舞者分别身穿一黑一红的纱裙,倒立托举演绎出电影《画皮》中换心的经典画面。而音乐在切换至《时候》时,随着唱腔的反转,舞者们的神态动作以及情绪等均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两人随着音律强弱的改变调整力量和舞姿,传递出或喜或悲的情感思绪,令音乐旋律与舞者的舞姿完美融合,使得观众可以从音乐美中进一步体会舞蹈之美。
3.审美情境
在大众审美需求的逐渐多样化发展下,传统中仅展现舞蹈形式的电视舞蹈节目难以充分满足多样化的观众审美需求。但在盲目引进国外电视舞蹈节目模式的过程中,缺乏对其创新化、本土化改造,同样也会使得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制约着电视舞蹈的可持续发展。如以往的电视舞蹈节目,直接采用简单的蒙太奇剪辑,并将其和舞者的各种舞蹈动作进行相互拼接,使得舞蹈艺术魅力出现“碎片化”的情况,因此为贴合大众审美,使得普罗大众也能够直接感受和欣赏舞蹈形式及舞蹈艺术魅力,电视舞蹈在实现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同时注重电视创新和舞蹈创作,有意识地将二者相互融合。例如在电视舞蹈作品《扇舞丹青》中,根据舞者在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时的呼吸与节奏,以及舞蹈动作的表现速度等,工作人员通过灵活运用各种镜头形式,包括匀速放慢或是对其臂膀或手部等舞蹈中出现变化的身体部位以俯视近景的方式进行镜头特写,从而在保障电视画面所呈现的舞蹈作品及舞蹈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情况下,充分展现出舞蹈身体语言的独特魅力。再比如《舞蹈风暴》节目中,增设了“高光时刻”的展示环节,即通过运用电视媒介中的特写镜头、慢放以及叠化处理等手段,将原本舞者只能停留短短几秒的腾空跳跃工作及舞蹈姿势、表情等进行延时处理,使得观众能够全方位地充分享受舞蹈中原本一闪而过的灵动之美,深入体会舞蹈中的力度美。
(二)受众审美期待更多元化
在电视舞蹈实现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受众者对电视舞蹈的审美期待也从原本单纯欣赏舞蹈,从中感受美发展至希望能够与舞者及其展现的舞蹈作品之间形成心理与情感上的双重共鸣,进而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因此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电视舞蹈,无论从节目参与主体还是节目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均以消除和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感作为一大主要目标。使得观众能够通过收看电视便能够直观、深入地感受和欣赏舞蹈这一高雅艺术。例如在《舞林大会》《舞动奇迹》等电视舞蹈节目中,通过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非舞蹈专业的明星作为参赛选手,同时将在舞蹈领域中颇有建树或者有一定研究的舞蹈艺术家、学者等作为评委,使得电视舞蹈的受众群体可以同时囊括参赛明星的追随者,舞蹈爱好者及从业者等多种群体,在收看电视舞蹈节目时,不仅可以从心理上构建身份认同,也可以充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与审美期待,这主要是由于电视舞蹈节目的录制时间往往较长,且通常会有不同角度的镜头对参赛明星进行跟踪拍攝,时时刻刻记录明星的真实反应和各种行为细节,透过电视镜头将其展示给广大受众群体时,可以使得受众群体全方位地了解明星艺人的不同面,进而获得别样的审美体验。
不仅如此,大众化的电视舞蹈也使得受众者能够真正参与舞蹈美学的鉴赏、解读与深入品味中。例如《舞蹈风暴》等电视舞蹈不再设置传统的评委打分、点评模式,而是由现场观众进行投票打分,并结合选手之间的相互评价,作为选手留下与否及其具体排名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某种程度上,观众成为了某一舞蹈作品甚至某一种舞蹈艺术形式的决定者,尤其是参加电视舞蹈节目的普通选手,更能够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其仿佛从中看见自己的身影,进而在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的基础上,也使得观众内心的审美期待可以得到进一步满足。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舞蹈先后经历了初期自创、借鉴引进和低迷时期后,正式进入到大众化转型时期,这个时期下的电视舞蹈,在形式、内容等方面均逐渐贴合大众审美需求。为充分满足受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电视舞蹈在实现大众化转型时,也需要积极引入各种新媒体技术,并有意识地将声音、画面等多种视听元素融入其中,创造丰富的审美意境和审美空间。在实现电视艺术和舞蹈艺术深度融合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推动电视舞蹈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喆.舞蹈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审美形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9年.
[2]王孟.从《舞动奇迹》看电视舞蹈节目的本土化改造[J].当代电视,2018(05):12-13.
[3]李佩珊.电视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发展意义——以《中国好舞蹈》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7(06):137-139.
[4]还国志.基于大众传播的电视舞蹈艺术创新与发展[J].新闻战线,2017(22):91-92.
[5]王蕾.电视舞蹈节目视觉美感蜕变与创新模式思考[J].当代电视,2017(0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