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代诗歌试题讲评的拓展研究
——“一点四步”原创命题教学方法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

2020-11-16 09:36四川李永严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观题考点命题

四川 李永严 孟 桃

古代诗歌试题讲评是提升学生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阵地,但很多教师教学模式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试题讲评时就题讲题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甚至试题训练仍然采用题海战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新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以“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高考的考查要求,以“学习掌握”“思维方法”“实践探索”作为学科素养指标体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在实践探索中应用、创新。如何提升学生古代诗歌的鉴赏水平,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提高学生古代诗歌板块的得分率是每一个高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对近年高考试题的研究,笔者探索其命题规律,总结出“一点四步”原创命题教学方法,本文试以古代诗歌试题讲评为例进行阐述。

一、“一点”研究

“一点”即一个考点,学生在作答古代诗歌试题时,首先需明确试题命制的方向。近年来,全国卷古代诗歌主要考查手法、效果、内容、结构、感情、语言等,考点基本集中于字、词、句意及诗意的理解,常见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考查,形象、感情、结构、作用、语言、写作角度的分析,思想、态度概括的评价,不同诗歌的比较等,相对固定的考点为我们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依据。以2018年和2019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题命制为例,考点见下表:

2018、2019年全国卷考点对比题号2018年全国卷Ⅰ2018年全国卷Ⅱ2018年全国卷Ⅲ2019年全国卷Ⅰ2019年全国卷Ⅱ2019年全国卷Ⅲ14题A选项词语理解、感情分析诗意概括句意理解、手法分析手法、语言分析句意理解句意理解14题B选项句意理解、感情分析句意理解、感情分析句意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理解词语理解、手法分析句意理解14题C选项手法分析、诗歌比较句意理解、手法分析句意理解、形象概括句意理解句意理解句意理解14题D选项结构、表达方式分析句意理解、感情分析语言分析、诗歌比较句意理解、感情分析句意理解句子写作角度、感情分析15题句意理解意象作用句意理解并探究句意理解、思想评价作用分析诗歌语言风格比较

由以上图表可知,近两年古代诗歌阅读试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句意理解、全诗内容概括、感情分析、手法分析、作用分析、诗歌比较、形象分析、思想评价等方面,其中尤以句意理解最为广泛。面对相对固定的考点,教师需要先让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考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高三时间紧,训练时间不足,影响能力提升;训练太多,则会影响各学科均衡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更高效地教学,快速提升学生能力。下面是笔者运用“四步”原创命题教学方法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探索。

二、“四步”原创命题教学方法

(一)模仿

以高考命题为依据,进行同类型命题。用同样的考查方向、同样的考点迁移到诗歌的其他地方进行命题。经过分析近年全国卷高考试题,笔者发现,高考试题的命制具有连贯性,即下一年的高考题有大量对上一年高考试题的模仿。如2019年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14题B项“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与2018年全国卷Ⅱ《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D项“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的设错方式一致,均是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在容易出现多义的地方进行错误设置,可以说2019年全国卷Ⅲ14题B项是对2018年全国卷Ⅱ14题D项的模仿。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模仿命题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以2018年全国卷Ⅰ《野歌》15题为例,“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考查句意理解,包含对内容、情感的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命题,如“诗的首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诗的颈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等。学生也可以对14题进行模仿命题,如以C项为例,原题为“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考查诗歌的比较,学生也可以这样模仿,“首联诗人对打猎渲染方式和豪迈感情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相同,较为常见”。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模仿命题训练,不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高阶认知,做到活学活用。

(二)转换

高考命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学生在模仿命题中也可以将主观题转换为客观题,或将客观题转换为主观题。经过分析近年高考试题,笔者发现,高考试题命制具有转换性。前一年这个考点是客观题考查,后一年就可能变成主观题。同理,前一年这个考点作为主观题进行考查,后一年就可能变成客观题。如以2018年全国卷Ⅲ《精卫词》14题D项为例,原题为“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刘麦》一诗相近”,采用客观题的模式进行考查,将语言风格和其他诗歌比较,而在2019年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中,则采用主观题的模式进行考查,即15题“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同样考查的是语言风格和其他诗歌比较,因此这就说明师生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需要加强转换命题训练。

以2019年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为例,学生可以进行主观题转换为客观题的模仿训练,将15题“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转换为客观题选项,如“诗歌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学生也可以进行客观题转换为主观题的模仿训练,如14题D项“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可以转换为主观题,如“尾联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请简要分析”“尾联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赏析其妙处”。通过转换训练,学生能够拓展试题考查的覆盖点,并发挥创造性,完善思维建构,提升能力。

(三)创造

创造不是凭空生成,而是有所依据。首先教师应该清楚高考试题主客观题已经覆盖的考点,找出未覆盖的考点进行命题。以2019年全国卷Ⅱ古代诗歌阅读试题《投长沙裴侍郎》为例,原题主要考查了句意理解、意象分析、情感理解、作用分析,而诗歌的手法、语言、写作角度、表达方式、主旨概括、形象分析等考点未覆盖,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原创命题的创造方法,让他们创造性命题,如“诗因人不同,诗歌语言各具特色,请概括本诗语言风格,并简要赏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诗歌颈联”“请概括诗中诗人形象,并简要分析”“诗歌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写作,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请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并简要分析”。

通过以上创造性命题,教师可以通过对主客观题命题考点进行分析,通过命制更多的题来进行创造性命题,实现每一首诗歌考查范围的扩大,实现知识考查无盲区,减少学生试题训练量,减轻学生负担,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

(四)迁移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命题能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迁移,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实现诗歌间纵横对比的创造性命题。教师可以像之前那样进行诗歌内部命题,检查单首诗歌阅读、命题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在诗歌之间进行对比式鉴赏命题,如同类迁移,以2019年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试题为例,这首诗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我们可以选取描绘居住在河岸边上贫苦人家的生活情况的北宋梅尧臣的《案贫》,全诗纯用淡墨,朴素无华,也可以选取唐代白居易以极平淡的语言,从极平常的生活场景里,透露诗人极为闲适的心情的诗歌《宴散》,这些诗与《插田歌》有很大的相似性,教师可以将问题迁移在《案贫》上进行单独或对比命题,对知识考查进行巩固训练。

教师也可以进行异类迁移,选择相同的写作对象但情感或风格完全不同的古代诗歌进行单独或对比命题,如可以选择唐代诗人张旭宁静清美、诗趣盎然的《桃花溪》,也可以选择南宋辛弃疾华丽典雅的《青玉案·元夕》进行迁移对比命题,从手法、效果、内容、结构、感情、语言等方面进行对比,在不同风格的诗歌鉴赏对比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应试能力。通过对知识应用场景的迁移对比,教师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检查,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经过笔者的实践检验,“一点四步”原创命题教学方法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试题命制的方法,在命题中提升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有效提升学生古代诗歌阅读的得分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主观题考点命题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沉淀溶解平衡的考点突破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集合考点例祈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