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丽丽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四川 都江堰 611830)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维护民族团结和保障国家繁荣昌盛的有力基石。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强有力的接班人,面对严峻的国际政治风云,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途径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加剧,强化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性。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较量也越来越白热化。从近年的中美贸易大战到近期由境外势力支持的香港暴乱可以看出,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渗透。面对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高校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任务重、挑战大。
(二)我国社会经济转型重要阶段,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性。2018 年国家统计局显示我国人均GDP 为64643.5 元,中国由此也进入世界银行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正经历从改革开放取得系列成绩到“中等收入陷阱”,而从“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是社会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阶段。在社会转型阶段,高校大学生也正接受着世界各方的思想碰撞,社会的多元化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让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面临重大挑战。
大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三观”还没有定型,自控能力差,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和社会上发生的各类事件不能有效辨别,容易在思想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走偏。高校如何发挥全员全面育人措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如何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性格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大挑战。
(一)多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般常见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包括讲座和主题班会等,为了让大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和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在国家的大政方针,高校可以创新多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例如,让大学生到国家脱贫攻坚重点帮扶的村庄,从实际中感受到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关心,感受到贫困地区翻天复地的变化,从而达到对各民族的了解与对祖国的热爱。再如,让大学生重走长征路,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辛为人民的精神,体会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通过校内讲座和校外实践多种途径,让大学生全方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立志努力学习知识技能,报效祖国。
(二)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传统节日相结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以重大节日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感受祖国的璀璨历史和发展到今天的艰辛历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奋斗的历史,例如,学校可以举行抗战胜利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大学生看望抗战老兵以及集体观看抗战纪录片等,让抽象的爱国主义具体化,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再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校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热爱身边的亲人,将国与家的热爱联系在一起。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传统节日相结合,让大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更加了解,让大学生明白,只有国家发展好了,个人才能有发展,只有国家富强,才能谈个人事业。
(三)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大学生思想波动较大,且容易受外界影响,高校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宏观方面,主要是从大局出发,总体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动态跟踪记录和大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微观方面,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将学校部分专题教育活动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爱亲人、爱学校等。通过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主动培养和引导,达到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