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当代中国历史影片的国际化路线

2020-11-14 17:28
戏剧之家 2020年17期
关键词:羊脂球神父托尼

张 莉

(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5)

历史影片的对象是人和社会,反映了具体生命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往往揭示出人性的本质,或卑劣或高尚或平庸。历史影片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影片要想产生深刻的影响,真正影响到观众的价值和行为,就必须要有过硬的叙事能力。

一、取长补短

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在2011 年12 月15 日上映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部影片叙事方式独特,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讲述抗日战争的残酷性。影片开始是小女孩讲述故事,随后镜头切换到战争场面,大雾弥漫,战火纷飞,气氛紧张。之后有三拨人在慌乱地奔跑,一个背着大背包的美国人,十几个衣着光鲜艳丽的风尘女子,十几个衣着简单朴素的女学生。他们奔跑的目的地是一座建造在偏远地方的西式教堂。这是战争时期唯一的安全地,是这些人的保命地方。随着故事的推进,这座教堂不仅是一个庇护所,更是一个净化心灵、让人灵魂得以升华的地方。这座教堂展现出了基督教的特征,承载了太多的故事。这部影片向观众讲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战争故事,而是穿插了三个故事。

首先,影片讲述了女主角玉墨和十几个风尘女子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这些女子如何从秦淮河头牌脱胎换骨成忠肝义胆的战争救赎者。她们原先逃到教堂是为保命,但到达后,先是霸占女学生们的藏身地窖,接着与男主角打情骂俏,最后还因厕所与女学生争吵打闹。尽管如此,她们还是有着忠肝义胆的决心。当日本鬼子进入到了教堂的楼下,女学生们为防受到日本鬼子的凌辱将以跳楼来保全贞洁时,她们挺身而出,为讨回公道,毅然与这些日军对抗,舍弃自我生命,展现出了拯救者的本性。

其次,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国痞子如何蜕变成神父的故事。男主角约翰·米勒原本是一个贪财好色的酒徒,他跑到教堂的目的是给前任神父英格曼发丧从而赚取一点小费。待他到来后,发现一群风尘女子住在教堂里,便深陷其中忘记最初目的,整日与她们打情骂俏乐不思蜀。然而,日军冲进教堂凌辱女学生们后,贪财好色的酒徒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慈悲心肠的神父。在日军如狼似虎地欺凌下,他挺身而出,站在日军的大刀和枪口下保护大家的性命。此后,约翰·米勒改掉各种陋习,洗心革面,成为了这座教堂的真正神父,带领教堂的逃难者走出了重重困境。

最后,影片讲述了一个枪法高超的狙击手的故事。这名狙击手是一名中国军人,放弃出城机会率领仅有十几名士兵的残余部队英勇抗敌,从日军手中救出女学生,拼死守护着南京城。在拼死抵抗期间,炸毁敌军坦克好几辆,顽强阻挡了日军部队的前进步伐。最后李教官深陷敌军包围,身负重伤,与敌军同归于尽。

综上,可见《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对困境的营造处理不足,无法给观众留下悬念和思考空间。女学生逃离南京,只要避开日军的追捕,就可以成功。约翰·米勒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手艺,将这些风尘女子打扮成女学生模样。孟书娟的父亲没有察觉出异样,日军就更不可能看穿了。因此,当这些人顺利登上日军汽车后,故事的悬念彻底消失了,观众心里的谜团就解开了。

由著名导演本·阿弗莱克执导的《逃离德黑兰》,是一部传记剧情片。这部影片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自2012 年10 月12 日上映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源于三个关键因素:第一,带有戏剧性的故事结构;第二,真实的故事背景;第三,以纪实的形式作为拍摄手法。与影片《金陵十三钗》不同,这部影片从第三人称视角出发,以漫画的叙述作为开头,将美伊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这部影片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还原历史事件,比如电视画面、新闻照片和新闻影片等手段。最后,影片采用手提式拍摄技巧,向观众展现出了紧张不安的现场气氛。因此,影片给观众的感觉是只能见到事件的人物和本身内容,而无法见到其它设计。就是因为这一技术手段的利用,加之真实感的运用,影片彻底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下面从开场和悬念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影片的叙事方式。

关于开场的设定,《逃离德黑兰》基于上述的开场形式,为影片的真实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部影片采用戏剧性的叙事方式,开场的设定打开了故事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向观众传递了一个消息:美国政府即将采取行动,对人质实施营救。

关于悬念的产生,影片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关键的悬念:托尼·门德斯是否能够顺利救出六名人质?从影片的铺垫来看,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六名人质处在一种危在旦夕的境地,随时都有可能受折磨而死,营救时间极其有限;其次,伊朗革命卫队戒备森严,机关重重,就算找到六名人质,也根本不可能帮他们逃离德黑兰;最后,他们受到两股势力的威胁,一个是来源于女佣的威胁,她随时都有可能泄露六名人质的藏身之地,另一个则是来源于拼图行动的威胁,伊朗动员全国力量,拼凑碎纸,随时都有暴露身份的危险。

综上,《逃离德黑兰》这部影片的叙事方式独特,从两条线索即两种威胁出发,此消彼长,环环相扣。托尼·门德斯在进入伊朗之前,悬念倾向于女佣。但当他进入伊朗之后,这一威胁解决了,悬念立即转向美国政府。美国政府此时反对营救方案,逼迫托尼·门德斯取消,但他坚持实施营救,两者互不退让,形成一个尴尬局势。观众此时深陷故事情节之中,担心男主角是否还能顺利帮助六名人质脱离危险。

二、兼收并蓄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线索比较分散,观众从开始就进入思绪混乱的状态,根本找不到谁是正义的主体成分。人物焦点不明确,非常模糊,因此无法知晓这部影片想要传达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影片的前半段侧重于狙击手李教官的场景,但随着情节推进,李教官成为影片的一个过渡部分,通过他展现出战争的背景。他从顽强抵抗到最后的牺牲,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抵抗力量逐渐退出,拯救重任转移给了新的力量,即一个所谓的美国神父。

于是,观众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到了约翰·米勒身上。一方面,他不顾陈乔治的阻拦搜索前任神父的遗物,从里到外寻找买酒钱;另一方面,他不顾伦理道德和外人指责,与一群风尘女子打情骂俏,将教堂外的战事完全抛之脑后。但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经过一夜的思想挣扎竟然成为了这座教堂的神父。在日军的长枪和短刀面前,大义凛然,果断承担起保护大家的责任。情节至此,不少观众可能会质疑:一个美国人披上神父的外衣,就能顺理成章承担起神父的职责吗?浑噩的心灵就能立即净化吗?逃跑路上难道就没有见到日军的丑恶行为吗?为什么就不能伸手帮助他们,偏偏在教堂大发慈悲?尽管如此,导演还是想告诉观众一个道理:人性本善,人性的光辉永远普照大地。

显然,在《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中,没有见到人物行为的细致铺垫,也没有见到利用艺术技巧展现出的人物内心深处的性格。直到结尾,神父用自己的手艺带领这些女学生脱离苦海,约翰·米勒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神父,尽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使命。这样的叙事方式容易让观众产生这样的解读:在战争年代,中国人不能自救,只能靠外界力量帮助。与《金陵十三钗》不同,其他作品中也涉及对传教士的描写,例如有的传教士比较滑稽,他不对活人负责,只负责死者的安葬和祷告。这种叙事也许更想告诉观众的是:中国人在这场灾难中只能靠自己,任何外界力量都无法改变现状。

《逃离德黑兰》的故事线索比较明确,剧情冲突集中,男主角托尼·门德斯是一个典型的美式英雄人物。影片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思想观念:承担责任,坚守使命,不断对生命表示尊重,才能创造出不可思议的结局。托尼·门德斯积极制定计划,但是被美国政府无情取消。服从命令高于一切,作为一名合格的特工,应该无条件服从命令,取消营救任务。但是故事情节反转,他并没有放弃任务,坚持本心继续开展营救任务。他无法辜负人质对自己的期望,内心深处也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托尼·门德斯坚持自己选择的路,从未偏离,一直走下去。他自己也明白这项任务可能会让自己失去生命,如果失败了,没有任何人会同情,就算成功,别人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然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还是选择坚持,去完成这个营救任务。就在此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将自己化身为一个民族英雄,展现出了舍我其谁的英雄本质。

根据莫泊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羊脂球》,是苏联无声电影时期的杰出代表作。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故事背景,即1870 年发生的普法战争。在战争时期,有一群互不相干的人为了逃离普军占领的地方,他们一起坐上了一辆马车。其中有高贵者,像商人、贵族和修女等,也有卑微者,像妓女。他们在途中的一处关卡被拦下,普鲁士军官提出要求,让羊脂球这名妓女陪他们过夜才能放行。高贵者们施展出各种伎俩逼羊脂球就范,希望能够通过她得到解救。但是羊脂球却断然反对高贵者们的态度,毅然拒绝普鲁士军官无礼的要求。正因此,她受到了高贵者们的无情蔑视,他们认为妓女就应该那样,何必假装清高。尽管如此,羊脂球还是没能抵挡住他们的苦苦哀求,最后还是答应了普鲁士军官的要求。待羊脂球返回马车上,这些高贵者们原形毕露,继续对她进行无情羞辱和冷嘲热讽。这个故事揭露出资产阶级的丑陋本质,虚伪、无耻和自私,同时,对羊脂球的自我牺牲精神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三、结束语

通过对不同国家历史影片的叙事分析可以看出,在叙事手法上,外国的创作将对比方式运用得较为成熟,充分展现了高尚和卑鄙的对照,形成一种反衬的效果。中国历史影片则需要在叙事时提升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对比来更深刻地揭示人性。叙事手法的提升,可以更深刻地传达影片要表达的思想。由于中外历史背景差异,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于影片的叙事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的叙事更为含蓄,而国外叙事更为直接和夸张。但无论叙事的异同,成功的历史影片必然能够充分地表现人性,涤荡观众的心灵,发人深省。

猜你喜欢
羊脂球神父托尼
小说《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分析
理发师托尼
我想自己做
摔跟头
祈祷
谈莫泊桑小说《羊脂球》的主旨表现
美与丑的对比:谈小说《羊脂球》中的人物角色塑造
莫泊桑《羊脂球》的心理解读
忏悔
托尼·泡森(195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