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洁
(晋中学院 文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讲述了17岁的法国少年艾力奥与24岁的美国博士生奥利弗不期而遇,两人从彼此疏离到互相吸引,进而双双被一段炽烈而真诚的爱情所虏获的故事。在诸多同性题材电影中,《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对同性元素的剥离和去标签化呈现,以探讨常规爱情的方式看待所谓的另类情感,避免了对同性恋所引发的伦理冲突、身份认同等相关主题的重复阐述,同时导演和编剧对于故事背景乌托邦式的营造和刻画也使电影脱离了沉重的现实生活,从去除性别观念的角度探讨了广义的爱情理念和生命体验,其内涵既轻盈又不乏深厚,成功地在同类型电影中脱颖而出。
一直以来,只有异性恋才能被认可和接受,同性恋则作为“边缘的”和“不道德的”被排斥于主流价值体系之外。作为普遍且自然存在的人类基本行为模式之一,同性恋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并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文艺作品中。从1895年电影艺术诞生直到20世纪50年代左右,人们只能在地下电影、实验电影中窥探到同性恋者影影绰绰的身姿和形象。60年代以后到80年代前期,电影中的同性恋因素才逐渐被宽容和允许,同性恋电影开始发展起来。此后直到现今,社会包容度日益提高,人们对同性恋的理性认识从纵深两个层面都得到了延伸,同性恋电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观影视野当中。
在早期主流电影中,由于社会对同性恋者根深蒂固的歧视和偏见,大多数同性恋者往往被妖魔化和丑恶化,加深了大众对同性恋群体的误解和偏见,以这些电影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拒绝从平等的角度出发与同性恋者进行对话,进而使他们在主流话语体系当中的“另类”形象不断被固化,仅有少数同性恋者本身或同性恋认同者倾向于在电影中突破各种限制隐晦而含蓄地表达被压抑和限制的痛苦、无奈等情绪。60年代以后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关注点逐渐从个人扩展至群体,在进步的社会运动以及思想变革之下,同性恋者从狭小的生活范围或隐藏的生活状态下逐渐解脱出来,与社会产生进一步的接触,其处境相比之前有所改善,但由于其边缘属性并没有从法律、道德、世俗等桎梏下得以彻底逃脱,因此,长久以来,同性恋电影弥漫着浓重的悲剧氛围。在这些电影中,同性恋者首先要面对的是来自主流伦理道德的唾弃和法律法规的惩戒,在重压下他们不敢轻易跨越雷池,同时与生俱来的天性亦使其无法完全屈服和遵从社会规范,在内与外的交叉折磨和煎熬中,同性恋者往往会陷入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双重危机。此外,为了强行纠正或隐瞒性取向而与异性结婚的行为又成为其婚姻甚至整个人生不幸的根源。以《断背山》为例,影片中埃尼斯从小在父亲“两个男人在一起,绝对不可以”观念的影响下,对同性恋充满了畏惧,当他因无法克制汹涌而来的欲望与杰克发生关系后,第二天一早便急忙向杰克表示自己并不是同性恋,希望已发生的事情可以被忽略和遗忘。与其说埃尼斯是在拒绝杰克,不如说是在拒绝承认个人为世俗所不容纳的性取向,已然陷入身份认同的迷茫当中。此后无论是分别时的悲伤欲呕还是重逢后的激情拥吻,都足以证明天性可以被压制而无法被磨灭。埃尼斯和杰克各自与异性所组成的家庭充满了琐碎、凡庸,所谓的正常生活非但未能使他们获得幸福,相反却经受着现实的一地鸡毛。以异性婚姻为掩饰而延续的同性爱恋不仅使埃尼斯和杰克饱受相思之苦,更使两位女性被深深伤害,两个人的悲剧最终笼罩了四段人生。
尽管也有少量同性恋电影以喜剧性的结局收尾,但在大部分同性恋电影中,沉重的现实、道德的冲突、身份的迷失等都成为一种类型化的范式特征,被重复地演绎和讲述。
近年来,随着人道主义等开放性社会思潮的发展,LGBT群体获得广泛的关注与支持;与此同时,相关展现其生存状态的同性恋电影也得以繁盛发展并入围奥斯卡等奖项中参与角逐,《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在同类电影中最大的创新与突破之处恰恰在于反其道而行之,最大限度地剥离了同性恋因素,无论是价值呈现还是受众范围都已经远远超出了同性恋群体,实现了去标签化讲述。在这部影片中,歧视同性恋的社会观念、自我身份认同的迷茫和危机等传统的同性恋题材电影元素都被极大地弱化乃至隐匿。尽管故事发生的背景处于同性恋者依旧被种种禁忌和阻碍所牵绊、困囿的20世纪80年代,但影片对当时真实的同性恋者社会地位和存在状态等基本不予讨论,与其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在讲述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不如说其根本目的在于讲述基于人类自然属性之上的两个个体存在之间的恋情发展。
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问题不复存在。艾力奥与奥利弗从相互吸引、相互试探到互表心意虽然并非水到渠成,但二人自始至终未曾表现出与个人性取向做斗争的精神困惑和痛苦。首先,二者皆认同个人的男性生物属性身份,甚至恰到好处地展示着肉体之健美与力量。在影片中,镜头多次聚焦于艾力奥的青涩与奥利弗的健硕,从沙滩排球到水池游泳,他们尽情享受着肉体与灵魂的双重自由,当艾力奥与奥利弗之间超越友谊的感情朦胧萌发时,艾力奥在短暂的苦恼后大胆地向奥利弗表明心意,而奥利弗虽有推拒但很快接受了这段感情。影片开始,艾力奥初期对奥利弗的回避乃至敌意更多出自少年初恋的羞涩胆怯和想要获得对方关注的故意为之。奥利弗对艾力奥初次告白的拒绝也并非源于对突破禁忌的畏惧,他所纠结的更多在于艾力奥是自己导师帕尔曼教授的独子,对艾力奥身份的顾虑远多于对其性别的忌惮。此外,奥利弗在初到意大利时便曾以抚摸背部的形式对艾力奥做出试探,更加足以证明其拒绝并非由于性别相同,坦然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并大胆追逐所爱成为该电影与诸多类型化同性电影的不同所在。另一方面,影片在情节、背景的设置上回避了来自世俗的阻碍和压力,艾力奥的父母作为人文学者拥有开放且前卫的思想,他们和一对已然步入老年的同性恋情侣保持多年的友谊和往来,热情接待其前来做客,告诫儿子艾力奥应尽地主之谊,并鼓励其为两位客人弹奏钢琴曲。在艾力奥与奥利弗的相处中,帕尔曼夫妇通过六芒星项链、发生矛盾后的特殊氛围等发现了两个年轻人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非但选择沉默不予点破和打扰阻碍,反而表现出理解和关怀的情绪,避免艾力奥与奥利弗陷入尴尬。尤其在影片的最后,帕尔曼教授对艾力奥的宽慰和教导体现了这位在世俗之中却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父亲对儿子的深切体谅与支持,这在其他同性恋影片中几乎是难以寻觅的。
如同讲述异性恋一般讲述同性恋,愈是对同性恋因素的剥离愈加明确了电影本身对爱情无关性别这一理念的坚定,该影片去标签化的努力恰恰是在呼吁社会同等看待LGBT群体。
与小说不同,电影版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尽管剧本对情感的处理和演员对情感的演绎使观众感同身受,但就影片的时空设置而言,距离感显而易见。20世纪80年代与意大利里维埃拉地区的时空叠加使影片充满了复古意蕴,进一步而言,影片仅仅讲述了1983年夏天里六周之内发生于一个小镇的故事。相比原著,导演卢卡·瓜达格尼诺仅截取故事中的一段,将空间与时间都最大化地进行了压缩,尝试在有限的时空内剔除冗杂因素,无限回归爱情本身,以零阻力的形式结合唯美的镜头带给观众极致的观赏体验。
在卢卡·瓜达格尼诺的镜头中,1983年的里维埃拉是近似于乌托邦般的美好存在,作为度假胜地,这里是自然与人文的交会点,明媚的阳光、澄澈的海水、丰硕的果园、随处可见的古迹、自由碰撞的哲思……人们似乎可以不用考虑谋生,只须寻欢作乐;人与人之间似乎没有隔膜,群体和谐共处,现实社会的艰难与痛苦被影片回避和剔除。在乌托邦式语境下,性别定义、家境差距等世俗界定被抹除,艾力奥与奥利弗的情感脱离了现实的一切束缚,他们不必凝视外界,可以真正做到对自我和彼此的审视。对观众来说,这样的时空设置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将焦点集中于爱情本身。影片以牺牲戏剧冲突实现了对爱情内核的深刻探讨,以去繁从简的理念将爱情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无论是表明心意前的小心试探、吵架吃醋时的嫉妒郁闷、敞开心扉后的亢奋愉悦还是面临分别的不舍悲伤、终将错过的无奈痛苦,这些共通于全人类的爱情体验超越了性别的界限而普遍存在着,尽管最终艾力奥与奥利弗天各一方,但二人在电话中彼此以对方的名字深切呼唤的场景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性别之上的缺憾美,而非对种种现实问题的批判和反思。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在恋情中的影子和痕迹,与故事中的人物一同感悟爱情的酸甜苦辣。在此意义上,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同性恋故事的讲述,更接近于爱情元文本叙事。李安曾呼吁广大影评人和观众不要将《断背山》局限于同性恋范围内进行审视和解读,但其现实语境的构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受众对影片的接受和打开视角,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则以乌托邦式语境的构造达成了对广义爱情理念的讨论,实现了爱情无界价值观的生成和传递。
此外,影片最感人之处莫过于父亲对儿子的开导和教诲:“如果有痛苦,就去照料;如果有火焰,也不要掐熄,不要粗暴地对待它……为了用不合理的快速度治愈问题,我们从自己身上剥夺了太多东西,以致不到30岁就已经破产。每次重新开始一段感情,能付出的东西就变得更少。为了不要有感觉而不去感觉,多么浪费啊!”借助艾力奥与奥利弗的爱情,影片传达出对同性恋乃至异性恋中不完满结局的另一种解读,即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珍惜每一份情感际遇,并始终保持对生命的尊重与热情,在基于乌托邦语境的元文本叙事下,爱情中的异性恋霸权主义被自然消除,影片也从爱情体验升华而至人生感悟,其内涵厚重却不深沉,与其他同性恋电影区别开来。
在电影技术及艺术繁荣发展的今天,《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能够在同性题材电影中突出重围获得一致好评,并非在于其对技巧的雕琢和展现,去标签化呈现的创作理念和以爱情元文本叙事获取观众情感共鸣的表达方式才是其获得生命力和关注点的立足之道,它在以柔和无害的姿态为同性恋者发声的同时,也从更加超越性的视角启示所有人珍惜所爱,感恩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