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读种族歧视现象
——以奥斯卡最佳电影《绿皮书》为例

2020-11-14 11:04
声屏世界 2020年23期
关键词:谢利绿皮书托尼

2019年2月25日,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绿皮书》在奥斯卡一举拿下五大奖项。这部电影是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为背景,讲述了白人司机托尼·立普(Tony Lip)和黑人音乐家唐·谢利(Don Shirley)在漫长的8周南部巡演中发生的故事,从曼哈顿到美国南部,越往南,他们遭受的盘问和不公待遇就越来越多。就是这样一段跨越阶层、肤色的友谊成功化解了当时尖锐的种族矛盾。作为一个异域文化文本,《绿皮书》的成功代表着以种族问题为题材的奥斯卡电影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商业“突围”,同时也成就了一次经典的跨文化传播活动。

戏剧冲突式的电影文本叙事

对于影片《绿皮书》这样一个独特的片名,引发了观众的思考。《绿皮书》是一个1962年发生在美国关于种族歧视的故事,这一时期的种族歧视现象至今仍存在于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迄今,美国黑种人的境遇仍是美国民主的灰色地带。在美国种族抗争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一本非常重要的黑人专用书。作者是个黑人邮递员,他在书中整理了美国当时可以供黑人入住和就餐的旅馆和餐厅,以免他们误闯了不该去的地方而受到虐待和杀害。该书曾是一本为黑人专属定制的保命旅行手册。

《绿皮书》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好莱坞公路题材电影,整部电影是根据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真实经历改编的一部白人视角下诉说黑人人权的故事,以避重就轻的叙事模式模糊和弱化了黑人境遇。但编剧不仅仅满足于“绿皮书”的故事,他们更倾向于把“绿皮书”当作影片的故事基底,当作孵化故事的土壤,将一个关于精英黑人和底层白人的故事巧妙地植入《绿皮书》中。电影里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三个博士学位,在上流社会有着很高知名度的美籍牙买加裔黑人钢琴演奏家唐·谢利;另一位是没怎么受过教育,只在各种高级夜总会和俱乐部做保镖工作,经常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美籍意大利裔白人托尼·立普。

影片讲述的是谢利博士请托尼做他一路南下演出的私人司机和助理。两个地位和性格截然不同的男人,从刚开始的格格不入,到中途的彼此藐视,直到影片最后两人相互包容、帮助彼此,从而产生的这样一段跨越种族、跨越肤色、跨越阶层的温暖治愈的友情故事。

影片中精英黑人唐·谢利与底层白人托尼之间跨文化的交织碰撞部分成为《绿皮书》画龙点睛的部分。《绿皮书》中的人物设定——反常态,早已固化的种族人设被创作者饶有趣味地进行了对调,电影中两位男主角的地位尊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冲突。首先,戏剧性来源于肤色的巨大反差:白与黑。白人托尼是个底层工人阶级却拥有“白人特权”的保镖;黑人唐是个衣装革履却因“黑人”头衔而惨遭白人种族歧视的天才钢琴家。其次,戏剧性体现在个人素质水平的低与高上。白人托尼烟不离手,脏话不离口;而黑人唐时常带着知识分子的“清高”和“架子”,谈吐举止优雅高贵。相比较来说,白人托尼更加崇尚他的“拳头理论”,认为其是屡试不爽的不二法则;但是黑人谢利却坚信“讲道理”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当托尼为了微薄的赏金前去给正计划去美国南部巡回演奏的谢利当保镖时,人物发生了对调,强烈反差与戏剧性冲突也随之产生。影片中,由于两位男主人公在社会地位和种族肤色上的颠倒反差所造成的各种“事件”成为整个电影的明线。而电影的暗线则是在表现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种族、不同阶级在最大程度上放下偏见和有色眼镜,从广义的文化维度上跨越彼此的藩篱、彼此间相互走近并剔除文化芥蒂,从而实现由“分歧”走向“融合”。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傲慢与偏见”

一般来说,跨文化传播表示的意思是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文化交流。也可以说是“文化异质”的人之间产生互动交流。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并不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在实际空间中的距离障碍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上的距离障碍,不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产生的距离感,也不在于彼此间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冲突与碰撞,而是我们以一种本族文化去理解他族文化、支配他族文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同质化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如种族歧视、民族中心主义、偏见等。正如影片《绿皮书》中白人托尼与黑人唐之间的互动交流,黑人与白人间存在着一定的难以消除的种族歧视、偏见、民族中心主义等文化差异和隔阂。

《绿皮书》中的白人托尼尽管是个生活窘迫的下层工人阶级,但他依旧保有白人种族歧视者的傲慢与偏见,他拒绝接触黑人使用过的东西,会偷偷把来家里干活的黑人用过的杯子丢到垃圾桶。而黑人钢琴家唐,尽管声名显赫,家财万贯,却依旧带有黑人的自卑和自我认同的缺失,哪怕内心感到不满也不会有太多的外化表现,只是默默承受着当时社会对黑人种族的所有恶意,以服从代替反抗。影片中描述黑人唐的巡演是一路向南的,而在当时的美国,越往南,种族歧视现象便越发严重,直到巡演后半程,唐甚至已经开始不被允许上白人卫生间,不允许试穿西装,不允许和白人同桌吃饭等,这种变化成为这部电影最主要的叙事推动力,这种跨文化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在慢慢击垮唐的内心,也在慢慢改变托尼的立场。这正体现了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展现出的难以消除的“傲慢与偏见”。

一场对抗“种族歧视”的公路拓边之旅

《绿皮书》的成功并非偶然,影片从跨文化传播视阈成功揭示了植根于西方文化中难以消除的“傲慢与偏见”“种族歧视”等现象。诚然,这部电影获得高票房与广大观众认可的重要因素是编剧在使用了传统好莱坞公路片经典套路的同时,敢于大胆创新,尝试将影片与“种族歧视”主义题材内容进行高度融合。例如,“炸鸡”元素是影片《绿皮书》的一个重要符号,一开始,当托尼一只手握着方向盘,一只手拿着一大块炸鸡吃得满嘴流油的时候,唐望着窗外内心毫无波澜。但在托尼的逼迫下唐吃下了第一口炸鸡,唐的表情足以告诉观众,味道不错。这些略显轻松的情节,完整地塑造了二位主人公的性格差异,一个活得像黑人的白人,一个活得像白人的黑人。此类情节积蓄着影片将要爆发的能量,但其最大的趣味还是来源于它公路片的内核。影片的高潮是一个在雨夜爆发的激烈片段:天才钢琴家黑人唐绝望地朝着托尼咆哮:“我不像个黑人,也不像个白人,甚至不像个人,那你告诉我,我是什么?”唐提出的问题也正是这部电影的母题,唐完全可以选择待在城堡一样的房子里,坐在国王的椅子上优雅地弹琴,而不是狼狈地完成他的南部巡回演奏会。其实唐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巡演,而是要一路向南找自己。当他选择踏上前往南部的旅程,走在种族歧视观念根深蒂固的南方土地上,忍受着白种人鄙夷厌恶的目光,坚持完成南巡之旅时,唐就是意图以音乐为媒介,使黑人与白人互相间增加了解,以期改变世俗对黑人的偏见。这种为了赢得种族平等、种族尊严、社会地位以及个人尊严捍卫的决意之行的背后,体现的是在挑战权势和勇于在斗争中努力追求从而获得人生幸福的价值观念。

结语

肤色、阶层、种族、性格和价值取向相差甚远的两位男主人公,因命运而碰撞交织在一起,因公路旅行而成为挚友。《绿皮书》这部影片就像一颗绿色的小石子,投入黑白分明的美国社会,激起轻小而美丽的涟漪。石子虽小,但其内在动力却推倒了那面墙,得以开门见山。同时,此类“种族歧视”题材的电影较为成功地引起了社会大众对于种族问题的深度思考。但是,如果该电影对人的影响和社会的影响仅仅是在汹涌的大海上掀起的一个小波浪,仅仅成为人们简单浅显的娱乐消遣活动,那么,它终会淡出人们的视线。因此,创作者对于大众传播策略的选择应选取具有超前意义的题材或是采用直击社会现实痛点且富有戏剧冲突式的叙事方式,而且要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镜头语言、色彩冲突、蒙太奇剪辑方法等,精心处理和设计经典桥段的呈现。总而言之,创作者应当始终秉持尊重他国形象和文化的原则,文本创作要进行“克制”,保留对文化、形象的完整呈现,因为“宽容、互重是构建跨文化传播全球伦理规范的基本理念”。

猜你喜欢
谢利绿皮书托尼
电影《绿皮书》中唐·谢利文化身份认知的成长
与孤独作战 喝一碗《绿皮书》煲的“鸡汤”
救赎与反抗
——论《绿皮书》中的他者
理发师托尼
碰瓷的绿皮书
我想自己做
喧嚣与孤独的彼此救赎
像命中注定,唐和托尼同年去世,才有了《绿皮书》
托尼逃跑
《杜仲产业绿皮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