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话语与新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电影发展

2020-11-14 09:39牙森江买提尼牙孜
电影文学 2020年14期

牙森江·买提尼牙孜

(新疆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一、国家电影产业化政策——新世纪女性电影的转向

相关研究考虑到我国电影行业内外因素,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应自2000年开始计算。当年10月,我国出台文件正式确定 “文化产业”的合法地位,其引起电影行业内部的自身开放化、集团化和院线制改革的形成。2001年新《电影管理条例》的实施为管理电影事业、规范电影市场提供了有效依据。

电影行为的产业化标志着电影行业要脱离老的电影制片机制的依托。当时我国电影制片厂的创作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观众对国产电影的冷漠和对好莱坞大电影的热情使那些想坚持自己艺术与风格的导演难以找出商业化与艺术化的交叉点而感到困惑。自然,这种困境也影响到女性电影。2000—2004年上映的《康家大院的媳妇》(2000)、《庭院里的女人》(2001)、《生活秀》(2003)、《我爱你》(2003)、《20·30·40》(2004)、《暖》(2004)等电影从不同角度塑造了女性形象,也获得了国内外不少奖项,可经济效果不佳。这说明,国产女性电影原有的生产机制无法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2004年,广电总局提出“加快电影数字化进程,促进电影产业升级”的重要策略,大力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电影产业化刚提出的那些年,我国女性电影无法面向国际电影市场。女性电影导演任务是首先开掘国内市场,保证女性电影观众规模并培养他们。“电影进农村”工程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此任务。“2003年以后的‘电影进农村’活动开始的前几年国家向农村地区投放电影放映设备共计约1.7万套”,其初步满足广大乡村居民观看电影的愿望。这使得包括女性电影在内的大量影片“走进基层”。《榴莲飘飘》(2000)、《西施眼》(2002)、《我爱你》(2003)、《暖》(2004)等影片走进千家万户。它们为观众呈现了新世纪女性形象,为女性电影的院线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说,“电影进农村”工程以政府扶持的形式提升中国乡村电影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大批国产电影的忠实“粉丝”。

2004年,广电总局出台《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并要求电影企业打破“等、靠、要”的思想。《意见》拒绝部分电影制片厂和导演通过政府补贴或某个电影频道的支持来运作的制片机制。此时,调整叙事策略,以低投资制片形式面向院线放映,成了女性电影的必然选择。

从2005年开始,中国女性电影进入了试验期。2000—2004年之间的我国女性电影没能彻底走出传统的叙事模式,无性别化的刻板思维仍然存在。2005—2008年的部分女性电影从这里切入,逆行地展现了非传统的诸多画面,丰富了电影中的“女性”味道。此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影片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4)、《茉莉花开》(2006)、《梦想照进现实》(2006)、《图雅的婚事》(2006)、《苹果》(2007)、《爱情的牙齿》(2007)、《女人不坏》(2008)等。这些影片导演的努力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注重新式女性意识表达。其中《梦想照进现实》《图雅的婚事》《女人不坏》等电影强调 “女性问题由女性做主”的意识。她们大胆追求思想解放,敢于打破传统社会的限制和偏见。这可以说是中国女性电影产业化、市场化改革后的一种试验和升华。另一方面,女性电影中“性”画面成了新的“刺点”。一些导演尝试将男女之间情感、肉体和灵魂高度开放的融合作为女性电影创新的一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爱情的牙齿》《苹果》等电影中的性爱画面一定程度上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二、国家宣传机制的新探索——保证新世纪女性电影规模

2008年后,女性电影带着“轻技术、重叙事”的特点进入了商业化阶段。“电影作品内容为王,导向为魂,叙事为先”。女性电影叙事涉及的问题不只停留在女性问题本身,往往深入社会其他敏感层面。这是女性电影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国家宣传机制把关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电影产品的政治合格和价值观的主流性,我国实行以审查制度为基础的电影‘双许可证’制度”。电影总局还实行电影剧本备案和影片审查制度。表面上,限制了包括女性电影的我国影片在海外电影院线的数量。实际上,这对国家文化安全、电影行业的正确发展起到导向性作用。新世纪电影的发展亟须在原有宣传机制与市场化之间的定位思考和研究。

2003年9月到2008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电影产业开放和发展的文件,向市场开放制片环节,有效减少中外合资拍片过程中的障碍,降低拍摄影片审批条件。投资主体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数量。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商业化,我国女性电影从2008年末的商业化表现也比较明显。2008—2013年的女性电影中《风声》(2008)、《非常完美》(2009)、《杜拉拉升职记》(2010)、《金陵十三钗》(2011)、《亲密敌人》(2011)、《二次曝光》(2012)、《万箭穿心》(2012)等电影既没有盲目跟风当时的国内外大片来哗众取宠,也没有照搬西方女性电影的叙述形式,而通过朴素、真实的方式叙述中国社会的百态。

量变可产生质变。女性电影规模的逐渐扩大,使其得到了产业化中的发展机会。对新世纪电影行为而言,商业化变成了最强烈的国家话语趋势。在这种创作语境下,似乎纯粹的女性叙事很难抓住观众的眼球,所以,女性电影叙事中出现诸多类型元素并存的情况。如:《风声》(2008)、《金陵十三钗》(2011)等两部电影在抗战类型化叙事中又糅合了女性、谍战、爱情等元素;《杜拉拉升职记》(2010)的题材涉及现代女性职场,而更没有局限于纯粹的女性问题上。

三、新媒体——女性电影的存在感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积极促进动画片、纪录片、科教片以及适合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形式传播的产品的生产,努力形成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生产格局”。这表明,国家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大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国产电影经过新媒体手段创作与传播,争取多渠道制作与放映。

2005年以来,网络积极加入电影产业链。视频网站给女性观众创造了极大的观赏便利。遭遇“电影院一日游”的有些女性电影,在各视频网站上的评分不低。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终结了只在电影院或者电视前观看电影的局面并逐步调整观众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这对难以进入院线的部分女性电影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2年,国家开始通过补贴金额的方式扶持高新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运用。到了2013年,国内视频网站快速崛起。腾讯、优酷、爱奇艺、1905电影网等视频网站给一些小成本电影提供了发展平台。这对在院线表现很一般的电影带来了与最广大的观众见面的机会并扩大了受众的半径。诚然,女性电影往往在“院线表现很一般的电影”的范围内。比如,2013年院线票房超过1亿元的3部国产电影中,只有《北京遇上西雅图》一部女性电影。2014年票房超过1亿元的38部国产电影中,只有《亲爱的》《撒娇女人更好命》和《我的早更女友》三部女性电影。但是其中部分女性电影则获得更好口碑。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2013)、《亲爱的》(2014)、《归来》(2014)等电影豆瓣评分分别为7.3、8.4和7.9。这对制作女性电影的企业与导演而言,是一种鼓励,同时也为下一次融资打下了基础。

四、文化自信——女性电影的中国叙述

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 族 的 灵 魂。没 有 高 度 的 文 化 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女性电影中体现的文化自信应该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讲好中国女性的故事。中国好故事才是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讲好故事的关键是“讲什么人的故事”的问题。中国女性好故事也不例外。学者姚思佳在《女性化与中国电影“走出去”》一文中,批评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因素都传达的一系列消极信号写道:“ ‘菊豆’‘颂莲’等形象不停地强化一种信号:受压抑的、无辜的中国女性。西方在接受这些高品质中国电影的同时,又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误读中国,甚至固化一些以往的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反而削弱和限制中国的话语权,阻碍中国电影发挥其潜能。”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的、真实的生活。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对姚思佳的这些看法质疑;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书写此类人物有何意义?眼下,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电影的“走出去”以美洲、欧洲、日韩等主流电影市场的票房和奥斯卡或者戛纳等主流电影节上的获奖为标准。在这个角度上,中国女性电影早就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亮点。反而我们好像没有注意到它们在讲述什么人物的故事。现实的、乐观的、能代表中国优秀文化的故事人物也是中国女性电影坚持文化自信的一种选择。其次,“传递什么样的精神”是中国女性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与刚刚提到的相反,中国女性电影“走出去”的标志很可能不是在于国外赢得的那些奖项的问题上,而在于是否给海外观众传递出美丽和谐、积极向上、健康安全的文化精神。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观、世界观,这些精神财富可以通过电影银幕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才是对我国独特文化的自信,才是“走出去”的法宝。

“讲好中国女人的故事”也是中国女性电影坚持文化自信的表现。在此我们就《黄金时代》(2014)、《柳如是》(2012)展开简单的分析。《黄金时代》以女主角萧红追求理想、追求爱情和自我觉醒的经历为引子,给观众还原了传奇作家萧红的一生。影片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在“为女人话语而奋斗”的情节上,反而着重于塑造“追求爱情、怠忽物质的需求”的形象。《柳如是》(2012)是以明末清初时期的传奇女诗人为主人公的女性电影。影片把 “女性主义”意识放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中,使电影充满了仪式感。西方国家女性主义意识形态与东方国家有所不同,东方强调的不是女性夺回所有的权利。我们认为其会带来新的性别霸权,也会产生两性关系的失衡。我们需要的是和谐、平衡的两性关系。这是女性运动与女性电影叙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世界女性电影观众可以理解的电影语言。

坚持文化自信,不仅是要讲述过去的历史,也要讲好现在的、将来的故事。其需要多元多层次并且丰富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变化”“女性面临的新问题”均可以成为中国好故事。《我不是潘金莲》(2016)、《嘉年华》(2017)、《找到你》(2018)、《悲伤逆流成河》(2019)、《麦子的盖头》(2019)等女性电影有待开展此方面的研究。